当前学校“复课”的条件及其逻辑是什么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从春节开始我们就进入“停工停产停课”状态。之后随着国内疫情控制,自2月中旬开始,在政府的指引下,各地道路逐步解封,各类企业才陆续地分批次“复工复产”,截至当前(4月中旬)大部分企业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已经完全进入了正常工作和生产状态。

现在“复工复产”是跟上来了,但是“复课”却一直受影响,没有定期。先期的“毕业班”有安排“复课”,而其他更大一部分学生何时“复课”,学校等政府通知,政府等专家建议。专家给了建议,政府要确保万无一失需花时间多方考虑,通知未下,学校无通知,学生自然不知。

在此我们不对学校和政府妄加议论,单就客观地“复课”条件看看专家如何给建议,以及建议背后的逻辑或依据是什么。

-01-

就“复课”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专访时讲到:

“复课”核心是学生的聚集,意味着近距离接触。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上课的学生应该是没有感染,或者被感染后多次核酸检测是阴性、抗体强阳性不会再被感染。第二,我们需要注意距离,是不是还要这么密集?有些学校条件比较差,要注意把学生拉开适当的距离,只要这样,我觉得可以“复课”。

(我不觉得一定要等新增病例为零多少周后才“复课”,因为现阶段都不可能,偶发病例不奇怪。)

另外,“复课”以后,学生要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勤洗手、课间不聚会。学生家长也很重要,要看学生家长是否有可能被感染,比如跟患者有密切接触、家里曾经有病人等情况。

此回复明显地给出了观点:现阶段可以“复课”。

提出了四个条件:一学生没有被感染(携带病毒),二学生之间保持距离,三学生坚持卫生习惯,四学生的家长做好防护确保不被感染——该条件是第一条的前提。这些即是依据病毒传播途径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阻隔建议。其中,就现阶段国内情况而言,“复课”的核心是第二个。

同时,否定了一种条件:以“新增病例为零之后的时长”来判断是否可以“复课”。

-02-

就第一个条件:“上课的学生应该是没有感染,或者被感染后多次核酸检测是阴性、抗体强阳性不会再被感染。”其背后的防控逻辑是:从病毒源头防控,制止病毒进入校园

这个逻辑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病毒之所以传播,前提是它存在着,即有了病毒,才会又病毒的传播。如果通过一系列方法能把病毒挡在校园外,那么校园里的学生、老师和其他人员,在一起进行学习、上课及提供其他服务时就是安全的,没有病毒存在自然就不存在传播,大家也就不可能被感染。

这一方式被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国内病毒爆发初期各地就立刻采用了此方式,避免了病毒的输入,确保了各地的安全。在当前,绝大部分病毒携带者(包括隐形患者)已被发现,并接受治疗避免了病毒再传播,但仍然不排除有极少数隐性携带者未被发现。所以,于学生返校“复课”而言,做好病毒携带者的再次筛选与复查很必要。

具体的措施,类似的如在开学前半个月,各学生在家每天测量体温两次,并通过微信/短信以班级为整体给学校做汇报,这样形成第一道检测关卡;其次,老师和其他校内工作人员同样的需要进行前期的自测体温记录,确保自身安全;之后,对于开学入校时,校大门口严肃认真地做好师生的测温、登记工作,并凭证件进入,其他人员谢绝。

-03-

就第二个条件:“我们需要注意距离,是不是还要这么密集?有些学校条件比较差,要注意把学生拉开适当的距离。”其背后的防控逻辑是:保持人际距离≥1.5m,阻隔病毒通过飞沫或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这个条件的逻辑是“严防病毒进入校园”之后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是对第一层防线的补救,当且仅当病毒为隐性,并被进入校园的师生或工作人员所携带,但自测体温时没有问题的情境下发挥作用。通过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把传播或者被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尽可能压到最低。

此条件之所以被称之为学校“复课”的核心,归功于前段时间的整体防控已取得的效果,现在在第一道防线处几乎查不出东西了,能做的就是以防万一——万一有隐性病毒携带者进入校园时,通过保持一定距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传染。在不知道“到底谁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之前,大家各自都保持距离就是对彼此的安全负责。

如果“复课”了,在校园里面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是一种必要。其他可参与的防疫行为仍需要坚持,比如师生戴口罩、教室常开窗通风、课桌椅间距拉开、不举办也不参加集体活动避免扎堆等。

-04-

就第三个条件:“学生要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勤洗手、课间不聚会。”其背后的防控逻辑是:餐前便后勤洗手,阻隔接触传播和粪便传播

这个条件的逻辑是与第二个条件的逻辑性质、效用情境相同,同为第二道防线,意在阻隔病毒的另外两条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复课”后,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入校园,万一有未被排查出来的隐性病毒携带者进入了校园,其使用公共设备或设施如洗手间时,不经意间会使带病毒的分泌物如喷嚏、口水等沾染在上面,如果再有其他学生去使用,他们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因接触而被感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复课”之后学生们需要持续坚持先前防疫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勤洗,这样便可以很好的将病毒传播的途径给切断,最大程度减小学生们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学校此时需要全面组织清扫卫生及消毒。教室、餐厅等公共空间打扫干净,垃圾点及时清理不累积,公共设备设施琴勤消毒,洗手杀菌物品要齐备……尽可能的使校园环境安全起来。

-05-

以上,开学是有风险的,但是这个风险程度较之之前小了很多,“复工复产”之后的“复课”是个必然趋势。

我们谁都不能保证一件事做起来无风险,但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将风险降至最低,即是一种最优选择,执行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严谨,这样社会秩序的每一环节才能逐步地运转起来,恢复正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