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文稿撰写与规范

族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之一,被称谓为族谱文化。它历史久遠,流传广泛,是民间典藏较多的一种古藉。历经朝更代迭,世道沦桑,仍生生不息。

它又是一个姓氏历史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起源与迁徙,铭记着一个姓氏的繁衍生息,记录着一个姓氏的世系与祭祀,彰显着其家族的兴衰与荣耀。是一个姓氏的象征,是一个姓氏的历史图藉。翻开它,一个姓氏,一个家族,一个分支的历史斑斑可考,赫然在目。它与祠堂联映,互为补充,而被各个姓氏视为“传家至宝”。

那么,如何让视为“传家至宝”的族谱名符其实而不错乱,与如何撰写它的内容、文字、用词有关。族谱与文稿只是一个外表与名称,它的内涵,它的各个章节,才是它的肌体,它们的完美与规范,才能充满生机。

怎样去实现它的内外融合与衔接,它取决於族谱编修机构的指导思想和规则,取决於主修、编修、撰稿及参与人员的文化基础,历史知识,对古文和称谓的掌握及写作水平;审校人员的文化素质,一丝不拘的严谨文风,勇於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供主修参考的担当;主修人员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开放包容的思想境界,才能减少它的失误。

因为一部族谱的编修,凝聚着各方面人士的辛勤和努力,从主修到各地、各支系、各房的撰稿人员,要从各地汇合而来的浩翰手稿中,认真审校、对接、斟酌、修正来自最基层的谱牒初稿。可见难度之大,幅员之广,所用文字措辞也不十分规范。需要客观、公正、严谨,上承祖德,下为后裔,无私无怨的精神去整理编排。只有这样,方能做到所编族谱成为上乘之品,珍藏之作。所撰族谱文稿内容翔实,世代清晰,规范有序,称呼与格式准确。

在日常中,从游览网上一些姓氏的族谱,拜读一些古谱及新编族谱文稿。看到一些所撰文稿有些地方不够规范,审校不够严谨,称谓用词有的与历史年代不相匹配。在名、别名、字、号、行派等方面,顺序排列上有前后紊乱的现象。

在此,仅举几例。以为探讨。如:记载历史上宋代的一位官员,从京城到地方州县为官,后来新帝登基,下旨把他从州县重新诏回京城参与朝堂议事理政。该如何表达这个意思?有的则写为:“重入政府”,但是在宋朝,经考证,还没有用政府二字来形容和代表朝廷。这个写法就与历史时代和当时所用文字语句有点不相符。是否应用:“重入朝廷”,或是“奉旨返京,复出朝堂参与朝议理政”,这样写就沒有超出当时历史年代的范畴用语。

例二,有的在撰写古代人物的简介时,标题是XXX的名字,正文第一行开始“又名XXXXXX”,把两个名字连起来,沒有用标点符号分开,这样也不够规范。正文第一行应是:XXX,又名XXX,字XXX,号XXX,行派XXX,这样就顺序有别,规范有序,当然,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又名、字、号的,在名字之后就可以写后面的其它内容了。

例三,在撰写谱稿与传记时,对地址名称一定要使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因为它不是一篇新闻报道文稿,新闻报道稿只具时效性。而族谱文稿和人物传记等,既是给现代人看,也是留给历史的,它具有历史资料参考的长期性。所以它必须用规范、清晰、明了的语句来写,以便今后更好地理解和阅读。

如:“人委、卫技”怎么去解读,个人以为;人委的全称应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委员会” 。“评为卫技一等一级专家”,“卫技”的全称是否应是'卫生技术委员会',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它的全称,几十年上百年后,后世就更无法理解它的真正内函。它是一个名称,还是一个用词呢?又要去考证历史資料,所以它必须用全称。文字可简的即可简,不可简的则不能简,否则就会对该内容产生误读误解。

例四,有的在抄录古代谱序文稿时,不是照原文原字原标点符号抄录,而为简易,使用了一些当时没有的近代简体字,这样就降低了原文的历史价值和真实性。那些历史学家、评审专家、文物鉴定专家,他们不就是从片言只语,字里行间去审定其真伪,鉴别其正品与仿真吗?

如:在抄写的一篇唐代谱序文稿中,将其中某一个姓氏的“姓氏”字,在抄写的谱序文稿中,用了二个不同的该姓氏字的简体字在抄写文中出现。该姓氏的再后一个简体姓氏字应是诞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简化字,现在以视为错字停用,它出现在一个唐代人撰写的谱序文中,就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就容易让人产生对该文的疑虑。一篇唐代的谱序文中怎么会有近代的简体字,一个字写出不同笔划的三个字,就会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会使一篇正统而真实的谱序文降低它的可信度。个人认为,抄写古代文稿时,一定要照原文原字抄写,不要出现与原文中的字有不同的写法,更不能用现代的简体字替代原文中的繁体字,以保证原文的完整和历史性。如是一篇释文,或是用现代语写历史,那是另一回事。要不,就要加以注释。该谱序文的抄写者,尽管精神可嘉,但显现出他的疏忽和不够严谨,为该谱序文留下了一些遗憾。审校者的粗心失误也是原因之一,如最后审校人员仔细校对抄写稿,也不会出现此种失误,

例五,名、又名、字、号、行派,在族谱编修中必须前后一至,不能在世系表中用名,在传记中用字名,在谱中其它文稿又用别名,这在古谱和新编族谱中时有出现。这当中有编修者的责任,也有撰稿本人的不严谨。因为它不是发表在刊物上的一篇文章,它可以冠以名、字、网名、笔名。而在谱中用名不规范,就会产生世系对接困难,后裔寻根问祖不知路在何方。

如:在撰写世系表时,世系表上本代用的是名,而在上一代用的是字名,在他的传记中又用别名,一个人变为三个人。还有老谱用的繁体字,新谱多用简体字,也为世系对接,寻祖溯源增加了无形的困扰和难度。需要前后查对,甚者要找出上届族谱考证,方能理清。

以上这些,族谱撰修人在编修时是屡见不鲜,没有被一些撰稿人所注意和重視,也没有从历史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族谱编修与国史编修具有同一个道理,必须严谨、求实、认真、规范、有序、不超出当时环境去评判,不参杂任何个人意志去书写。

上述个例从大的角度思考,它确实会影响族谱的质量,文稿资料的完美。从小的角度,也只是重音字、错别字、用词不当、审校不严而已,搞个勘误表。但从一个阅读者的感知,不是一个勘误表所能化解的感受。

(0)

相关推荐

  • 【姓氏志】长阳吕氏(二)

    长阳吕氏族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族谱,是家族档案,是重要的地方历史文献,其中一些史料,往往能弥补正史不足. 自清代至民国,长阳吕氏(不含羊角洲吕氏)共纂修族谱四次,在长阳诸姓氏中堪称最多 ...

  • 抄录的族谱

    今天把自己抄录的族谱整理了一下.因为不停的翻检.校对,隔断时间就会乱成一团也. 虽然我拥有的族谱原书跟各大私人藏家相比,好似九牛一毛,但是拥有的族谱文本,绝对是盖世无双的.天下独步,无论跟谁比,公藏或 ...

  • “趙”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赵”

    艺述史官方原创 说起百家姓,大家张口就来的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可以见得,赵是排在第一位的.那关于姓氏汉字的演变啊,我们也能看得出汉字简化的变化,像是"張" ...

  • 姓氏谱碟文化/老百姓寻根问祖时应该注意的几大误区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中国人,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无论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族墙,缅怀先祖,寻找自己的血脉根源,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我们老百姓正常的心愿. 但是,老百 ...

  • 浅谈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如此,一个不知祖姓的家族是也没有文化的表现.人之有祖,木之有本,物本孚天,人本孚祖,自然之理.从只认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母系制演绎到今天的人类发展,社 ...

  • 高质量做好文稿撰写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为改变中国命运,找到了"真经".找到了"出路".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 ...

  • 论杨氏族谱的撰写原则

    谱本来是一种文化信仰,因为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要保证家谱上的祖先是自己的直糸祖先是无法做到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基本上符合逻辑.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家谱能基上符合逻辑呢? 首先,宋朝之前世系重史.民 ...

  • 如何做科研和撰写sci论文-PPT演示文稿

    如何做科研和撰写sci论文-PPT演示文稿

  • 撰写机关文稿的方法路径(浓缩版)

    机关文稿类型虽有不同,但撰写方法相似,路径相通.只需探讨一种代表性文稿即可触类旁通.起草领导讲话的方法路径最为复杂和全面,可概括为"十步走": 第一步:领会意图.要做到" ...

  • 赶快给商都县的旅游景点撰写文稿吧!

    商都县旅游景点文稿征集通知 为挖掘和丰富商都县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区感召力和吸引力,扩大商都县旅游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商都县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电局定于2016年10月至12月开展商都县景区 ...

  • 产品方案:我的PRD撰写规范

    第一部分:PRD的背景 本身,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并没有系统的科班专业(哦,不对,之前刷新闻的时候看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好像已经在今年开通了产品经理的硕士学位和相关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工作投入之前,其实 ...

  • 撰写Research Essay的步骤和规范

    对于留学生来说,Research Essay是最常见的学术写作类型之一.即便如此,对于刚开始接触的留学生,写作过程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下面整理了一下Research Essay的写作步骤和规格供大 ...

  • 施工方案写不好?施工方案规范编写要点,文稿排版要求等,收藏备用

    施工方案是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中某施工方法的分析,是对施工实施过程所耗用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费用以及工期等在合理组织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力求采用新技术,从中选择最优施工方法也即最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