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处暑,养生重点仍是这两件事!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了

处暑是24节气中第14个节气

也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2个

“处”字,有着“消止、隐退”的意思。

所以,“处暑”在二十四节气中代表的

也就是暑气消退、酷热结束的含义

处暑一到,便意味着夏天的炎热正式结束

气候开始逐渐向秋高气爽开始过渡

入秋以后,尽管湿气逐渐消退

但天气仍然很热

根据这一节气特点

基于这样的气候基调

处暑养生重点有二

“清热祛湿、防秋燥”

养生重点一:清热祛湿

想要祛湿就要健脾。而健脾下面三件事是最有效的!

1、饮食均衡

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要吃,并且注意食物多样化,让身体能够充分地吸收到各种营养物质。

需要多吃点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红豆、薏仁、南瓜、小米粥等,这些是有一定的祛湿驱寒的作用,体内的湿气去除,更有助于健脾养胃,身体能够更好的运作。

2、作息要规律

经常性的熬夜也会造成脾虚的情况出现,因此要注意及时的改善,每天控制自己熬夜的时间,定个闹钟,尽量在十一点之前睡觉,让体内的各个部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及修复,减少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体内代谢和排毒的能力,有助于缓解脾虚的情况,让身体更顺畅的运作。

3、及时的放松心情

压力过大的时候,不要总是自己一个人憋着,需要放松一下,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来放松你的精神。

并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理内分泌,使之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运作,对脾胃也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脾胃健康的运作,身体也能够更顺畅的运行。

养生重点二:防秋燥

处暑时,酷热退去,燥气仍烈,伤津耗液,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痰黏、皮肤干裂等症状,所以防秋燥是此时养生的一大要事。

1. 少食寒凉之物

整个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人们为了补充水分而多食瓜果,所以夏末秋初之际,脾胃正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

这个时期不能吃的过于寒凉,不然脾阳亏虚,原动力不足,全身气血生化受到影响,水湿凝聚不散,容易形成外干内湿,常常表现为舌苔白、胖大,舌体齿痕多等症状。

2. 处暑宜“清补”

秋后的调理进补十分必要,但秋季的“补”应以“清补”为主。“清补”可以选择一些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瘦肉、鱼、鸡、牛肉等。

处暑药膳

1、冰糖莲子《仿膳菜谱》

原料:莲子2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取干莲子,凉水浸泡,去除内心,倒入锅内,小火炖煮,至莲子熟软时,加入冰糖调味,即成。可当甜点食。

养生 饮食 节气 肝 疾病

2、三鲜丝瓜

原料:鲜嫩丝瓜250克,西红柿100克,嫩毛豆米50克,精制植物油、葱花、姜末、精盐、味精、湿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丝瓜去外皮,洗净,切成3厘米的长条。西红柿用清水反复洗净后连皮切成薄片。嫩毛豆米用清水洗净后盛入碗中备用。炒锅置火上,放植物油,油至六成熟时,放入丝瓜,翻炒片刻,加清汤适量,放入毛豆米、西红柿片,加葱花、姜末,大火烧沸,焖10分钟,加精盐、味精炒匀,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清心除烦、凉血解毒、止渴。

养生 饮食 节气 肝 疾病

3、木耳炒猪肚

原料:黑木耳25克,猪肚250克,青蒜50克,精制植物油、酱油、精盐、白糖、陈醋、姜末、味精、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木耳切成小片,猪肚切成薄片。姜末放入热油锅中,炸香后投入木耳、猪肚片和青蒜翻炒后,烹入料酒,加白糖、精盐、酱油和适量清水,煮沸后,用湿淀粉勾芡,打散入味精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补虚益气。适用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胃炎、胃下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