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曲瑰宝系列】艺苑争芳——越剧主题艺术展

在中国戏曲百花园中,越剧是一个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的剧种。从浙江嵊州发源,进入都市上海,再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剧种,都是在20世纪的几十年间完成。距今不过百余年历史的越剧始终坚守着革新、求美的精神,以其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戏曲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一吐芬芳……
  在“第二届国家大剧院越剧艺术周”期间,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推出《艺苑争芳——越剧主题艺术展》。展览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以及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团、杭州越剧院、福建芳华越剧团收藏的精美越剧头饰、乐器、文献、音像出版物等,在富有江南风格的空间环境中,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越剧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经典剧目等,感受越剧艺术独具特色的魅力。
一、越剧的萌芽与诞生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前身是说唱形式的田头唱书,后发展成沿门唱书、落地唱书和走台书。1906年3月27日在嵊县东王村,唱书艺人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从此诞生这一新的剧种。为与绍兴地区流行的绍兴大班相区别,称之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因乐器只有尺板、笃鼓,也称“的笃班”。艺人大多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又俗称“男班”。所用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为民间小戏。
  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向绍兴、宁波、杭州一带流布,1917年5月13日在上海首演后,艺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敞开胸怀向绍、京等成熟剧种学习,创造了[丝弦正调]等唱腔和多种板式,改编了《碧玉簪》《梁山伯》《十美图》《琵琶记》《珍珠塔》《孟丽君》等大量佳作,逐渐把本剧种的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1921年在上海升平歌舞台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乐队,用丝弦演奏取代人声帮腔接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该戏院也成为越剧演出的首个固定戏院。

1921年男班艺人在上海合影
前排左起:金荣水、赵海潮、卫梅朵、张云标、裘金旺、马阿顺
后排左起:张子帆、白玉梅、马潮水、高兴荣、谢紫云

  二、绍兴文戏与女子越剧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 连台本戏。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张云标、支维永,小旦卫梅朵、费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童正初,小丑马阿顺、谢紫云,大面金荣水等。
  1923年7月,在上海经商的嵊县商人王金水受京剧“髦儿戏”的启发,在嵊县施家岙办起第一个女班,招收9至13岁的女孩子20余人。1924年1月,该女班到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报纸广告上称“髦儿小歌班”,演员有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这标志着越剧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女子越剧的开始。1925年施银花与琴师合作,首创了适应女性嗓音的[四工腔]。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出现了“越剧”这个名称。
  20世纪30年代,女班大批涌现,而男班则因后继乏人,逐渐衰落,最终被女班取代。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工商、娱乐业畸形繁荣,大批江浙籍人士为避战乱来沪,为越剧兴盛提供了客观条件。

女子越剧诞生地嵊县施家岙全景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首次出现“越剧”名称

  三、女子改良文戏
  女子越剧为在上海立足,适应这个大城市的环境和观众需求,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吸收文化人参与。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1938年9月,由樊篱编剧、姚水娟主演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引起强烈反响。其后4年间,上海编演的越剧新剧目超过400个,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
  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京剧、申曲成为越剧演员学习的对象。在经营方式方面,实行经理制,由经理统一掌管前后台。这种变革更适应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演员的流动,当然也带有更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女子越剧充分利用上海众多传播媒介的优势,扩大影响,赢得了观众。在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女子越剧吸收着上海文化的营养迅速发展。

“三花一娟”
左起: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

  四、“新越剧”改革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吸收新文艺工作者,率先走上改革之路,随后,尹桂芳、竺水招也加入改革行列,上海“雪声”“芳华”“东山”“玉兰”“云华”“少壮”等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进行改革的越剧被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革涉及编、导、演、音、美等方方面面,从建立剧务部,编演新剧目,到完善唱腔,再到借鉴话剧、昆曲、京剧的表演技巧与身段动作,形成写实与写意结合的独特风格,越剧在短短几年中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此时,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傅全香、范瑞娟、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组成的“越剧十姐妹”,也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团结自立,促进了越剧界的觉醒,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精彩的一页。

越剧十姐妹合影

前排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
后排左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五、越剧的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越剧发展。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通过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中心的戏曲改革,越剧开启了新时代的变革。上海成立首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组建为上海越剧院,浙江成立浙江越剧团。它们汇集越剧界大量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设计等专业人才,在艺术革新上发挥了示范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诞生了大量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整体上提升了越剧的水准。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李娃传》《春香传》《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屈原》《打金枝》《血手印》《李翠英》《胭脂》等蜚声大江南北。《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柳毅传书》《云中落绣鞋》《毛子佩闯宫》《斗诗亭》等剧目被搬上银幕,特别是1953年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国内外众多荣誉。
  50年代初,一批职业剧团从上海、浙江迁至外地。至60年代初,华东、西南、华北、西北、中南、东北的21个省市建有专业越剧团,越剧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剧种。1955年上海越剧院以“中国越剧团”名义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演出,这是建国后我国首个专业戏曲团体承担对外文化交流任务,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梁山伯与祝英台》范瑞娟饰梁山伯、 傅全香饰祝英台

《西厢记》袁雪芬饰崔莺莺、徐玉兰饰张生
吕瑞英饰红娘、张桂凤饰老夫人

《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

  六、越剧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越剧沐浴着春风复苏,在新时期绽放出新的花朵。新剧目的创作从男女合演的现代戏开始,1977至1981年,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的越剧院团相继创作演出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忠魂曲》《报童之歌》《三月春潮》《刑场上的婚礼》《鲁迅在广州》《强者之歌》等,塑造的舞台形象有重大突破。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这一时期越剧人才辈出。1982年9月,浙江举办“小百花”会演,在获奖演员的基础上选拔组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茅威涛、董柯娣、何英、何赛飞、陈辉玲等都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还有绍兴的吴凤花、陈飞、吴素英等,上海的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肖雅、陈颖、韩婷婷等优秀青年演员。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形成各自的流派。
  越剧在艺术创作上的思想和观念更加开放,二度创作更致力于吸收现代艺术的成果,新剧目层出不穷。《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等历史题材剧,《巧凤》《金凤与银燕》《早春二月》等现代题材戏,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第十二夜》《王子复仇记》等,在艺术上都有较大的创新。
  新时期越剧的理论建设备受重视,从对老艺术家生平及艺术经验的总结,到对整个剧种的总结。一批老艺术家和知名演员相继出版专著或唱腔集,并运用音视频手段记录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举行了越剧专题研讨会,发表、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如《越剧舞台美术》《中国越剧大典》《越剧艺术论》《越剧发展史》等。
  新世纪,新时代,越剧界的有志之士正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越剧之花开放得更加绚丽。

《忠魂曲》张国华饰毛委员、王文娟饰杨开慧

《鲁迅在广州》刘觉饰鲁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