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杂、羊杂……脏不脏?牛羊哪些部位吃不得?权威解答来了

本文专家:

赵爱利, 福建医科大学 营养与食品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文祥,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营养与食品专业博士生导师

牛杂、羊杂、 卤煮 是牛、羊、猪肉的边角料,俗称“杂碎”,通常包括肚、肠、心、肝、肺、筋、蹄、头和血等十多种。

中国人吃“杂碎”的历史由来已久,山东有“ 九转大肠 ”,四川有“ 干煸肥肠 ”,重庆有“ 毛血旺 ”,广州有“炖牛杂”,而北京有“卤煮”。

“杂碎”的吃法众多,令人闻之便垂涎欲滴,且因其价格低廉,深受广大“吃货”朋友们的喜欢。但也有人问牛杂、羊杂、卤煮这类边边角角的肉到底脏不脏?能不能放心吃?今天让我们一次说清楚。

牛杂、羊杂、卤煮

到底脏不脏?

人们担心这些动物“杂碎”脏不脏,主要是因为肝、肾、肠、肚等是食物代谢、盛放食物和食物残渣的地方,如果清洗处理的不当会导致食物异物污染、血液残留等。

因此针对此问题主要是看如何处理这些食材,针对不同的动物内脏(以肾、肺、大肠为例)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1. 肾:  撕去外表的膜,切成两半后去除中间的白筋。

2. 肺:  将肺的主血管对准水龙头,进行灌洗,反复清洗4-5次,直到 肺叶 发白,焯水后去掉肺管。

3. 大肠:  将肠里外翻洗,用盐和淀粉反复揉搓,去除粘液和异味,并用刀去除肠壁上的脂肪。

所以无论是哪个部位,只要清洗得当,便不必担心“脏不脏”的问题了。

动物的“杂碎”

到底能不能吃?吃多少?

动物内脏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B2、血红素铁、硒等,因此推荐每月吃2-3次动物内脏,每次摄入量50克左右,可以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的这些“杂碎”虽美味,但不宜多吃,且对某些“特定人群”而言尽量不吃,原因如下:

1. 毒素残留

内脏尤其是肝、肾等是代谢器官,可能有代谢废物和重金属蓄积。

2. 高胆固醇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比较高,以羊的后腿肉为例(83毫克/100克),羊肝的胆固醇(349毫克/100克)是羊后腿肉的4.2倍,羊肺的胆固醇(319毫克/100克)是羊后腿肉的3.84倍, 羊肾 的胆固醇(289毫克/100克)是羊后腿肉的3.48倍,羊肚、羊大肠、羊心的胆固醇含量也比羊后腿肉高。

吃过量会导致血脂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  肥胖、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宜吃  。

牛、羊、猪各部位“杂碎”胆固醇含量表

(每100克食物含量)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杨月欣等编著

3. 高嘌呤

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  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不建议食用  ,易引发痛风。

4. 高维生素A

据 中国营养学会 的维生素A每日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是800微克视黄醇当量(RE),女性是700微克。

而“杂碎”中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是肝脏,如每100克猪肝维生素A含量为4972微克,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的6倍多;而每100克牛肝和羊肝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20220微克和20972微克,是每日推荐量的25倍多。因此食用过量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

此外,  对牛、羊肉过敏的人群不宜吃  。

牛、羊什么地方最好吃?

答案因人而异,肉的口感因其脂肪含量和 结缔组织 的含量不同而异,脂肪含量适中肉质口感较好,多汁而不腻,结缔组织含量高,肉质紧实耐嚼。

不同部位的肉脂肪含量和结缔组织的含量不同,其中牛羊里脊脂肪含量少,蛋白含量也较高,且肉质鲜嫩,可滑炒、滑溜或油炸,成为人们最爱的部位之一。

当然牛羊肉的各个部位都有其“热衷者”,不同的加工和调味方法会赋予其独特的口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

牛肉各部位三大产能营养素含量表

羊肉各部位三大产能营养素含量表

牛、羊哪些部位不能吃?

真正不能吃的是牛、羊的“三腺”:

甲状腺

肾上腺

病变的淋巴结

误食甲状腺和 肾上腺 后,其中所含有的 甲状腺素 等激素类物质会给机体造成一系列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呕吐等。

而病变的淋巴结对于牛、羊本身有免疫和防御的功能,但误食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综上,“杂碎”如果清洗得当就不脏,对于“非特定人群”,适量吃“杂碎”对人有益无害,真正不能吃的是牛、羊的“三腺”。

本文首发于“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编辑:王真 审稿主任:杨小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