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家」赤诚之光——杨之光
杨之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家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揭西。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杨之光美术中心创办人。曾荣获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美中杰出贡献奖”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艺术家,其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杨之光先生曾说过:“我这一辈子都在找难题,每一张作品都在寻找闪光点。”
2020年,藉着纪念杨之光诞辰90周年之际,一起回顾这位艺术大师笔下作品的“赤诚之光”。
生活与时代同步
关注现实,关注情感,始终扎根于祖国
对于艺术创作,杨之光有着一以贯之的明确态度。他在面对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记者访问时,曾多次说到:“我一直关注现实题材,感情的根和艺术的触角始终扎在祖国这一片热土之上,我的作品是与时代同步的。”
一辈子第一回 1954年 中国画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1954年春,杨之光四易其稿,创作了《一辈子第一回》,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杨之光进入人物画坛打响的第一炮。《一辈子第一回》着力刻画了老大娘“刚领到选民证时脸上和双手激动的心情”,画面简洁而质朴,由内容到形式都至为吻合那样一个时代的特征。
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重要阶段的历史行进,杨之光的作品中都有直接的体现。1958年的《雪夜送饭》,以一个富于人情味的普通镜头描绘了大跃进时代的生活。
雪夜送饭 1958年 中国画
之后,他有一系列深入社会一线写生所得的工农兵题材作品。70年代初有《矿山新兵》,接着是《难忘的岁月》《红日照征途》《激扬文字》等重要作品。
这既是视觉艺术作品,又是一个时代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一段逝去历史的重要而丰富的信息,其功用决非其它记录手段所能替代。
矿山新兵 1971年 中国画
杨之光曾说,“我始终追求生活中的美。所以我想应该表现乐观的,像朝阳一样的,阳光灿烂的场面,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就像《矿山新兵》的女青年那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难忘的岁月 1971年 中国画
红日照征途 1972年 中国画
由于从题材、内容、心理情怀到语言形式均紧扣中国社会发展前行的现实走向,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其作品也因而能在变革与创新中展现出个性风貌。
激扬文字 (杨之光与鸥洋合作)中国画 1978 年
中法与西法
中西突破,相得益彰
得之于李健、高剑父的笔墨技法和诗书画印知识,以及徐悲鸿学派的写实观念与素描、水彩、造型技巧,在杨之光身上不仅不生牴牾,反而相得益彰。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与中央美院“从头学起”的西画基础,成了杨之光日后创造的坚实依托。
西班牙的阳光 中国画
他对自已有清晰的定位:“我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我的作品来体现的。”确实,《雪夜送饭》隐含着他娴熟的水彩画元素,《矿山新兵》使用了从未之见的逆光手法,《浴日图》以花鸟画的大写意笔法画人物,作品在题材和意境突破的同时,在技法语言上也有明显的的突破。
浴日图 1962年 中国画
有了纯熟的笔墨造型能力,下笔才能胸有成竹,才能准确造型和刻画精神特征,才能充分表达艺术意韵与发挥笔墨符号的感染力。由此,杨之光在中法与西法的不同体系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罗马街头老画家 1994年 中国画
西班牙舞 中国画
小提琴手 80年代 中国画
光影与色彩
充满透明感的没骨人物画
熟知杨之光的理论界前辈迟轲先生曾有这样的分析:“程十发走的是民间艺术装饰化的路子,黄胄基本上是从速写发展过来的,而杨之光的特长是引进了西方的光和色。”
杨之光的画有一种不加掩饰的“水彩味”,在用色、用墨方面常呈现出一种别人所无的光感和透明感。晩年的没骨人物画,更显现一半是水彩,一半是国画笔墨的意境。
女人体写生之十一 中国画
女人体写生之二 1989年 中国画
女人体写生之八 1998年 中国画
他在水彩画方面有长期积累的素养,自辟蹊径,将中国书法及水墨的笔法与西洋光色造型手段整合,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超越既往人物画笔墨技法体系的新画风。
妈妈的衣服宝宝的被 1981年 中国画
画家陆俨少 1981年 中国画
在50年代,曾有人批评杨之光是用国画手法画水彩。而他的态度也很出人意料:“其实我真的是用国画画水彩,我当时就是想这样去改变传统的。”
农会财政部长 1960年 中国画
秋色艺人 1960年 中国画
如何在实践上使传统的线条表现体系与西方的写实造型手法得以整合,成为一种创新性的中国人物画语言形式,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极大难度和风险的课题,而杨之光似乎天性中便有直面挑战的基因。
到了晚年,杨之光更不拘一格,把传统花鸟画的没骨写意法与西画光影明暗造型技法熔铸一体,创作出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没骨写意人物画。
这种没骨写意画法有素描、水彩、书法的影子,同时具有令人信服的笔墨韵味。
瑶族长鼓舞 1991年 中国画
杨之光耕耘艺坛教坛数十载,传播着崭新的艺术与教育观念,提升了社会对新观念的认知,更致力于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与国际现代美育理念接轨。正是他对作品“闪光点”的不懈追求,杨之光的人生和闪光的艺术连在了一起。
部分内容节选自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简论(代序)》,梁江
展览回顾
广州艺术博物馆丨赤诚之光——纪念杨之光诞辰90周年作品展
展览图片转载自广州艺术博物馆
我社的杨之光相关出版物
《杨之光画集》(上、下编)
出版时间:2002年6月
书 号:ISBN 7-5362-2580-6
《杨之光传世作品全集》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书 号:ISBN 978-7-5362-4476-4
《阳光雨露——杨之光美术中心成立三周年》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书 号:ISBN 978-7-5362-3177-6
《当代名家精品之三——杨之光》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书 号:ISBN 978-7-5362-2978-X
《中国画摹本——杨之光人物画技法》
出版时间:1996年1月
书 号:ISBN 978-7-5362-1473-6
《杨之光速写》
出版时间:1995年8月
书 号:ISBN 978-7-5362-1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