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最后两个月,无疑也是各类商家冲业绩或是清库存的时候,因此导致大量优惠促销活动会集中在了这段时间,例如上月的双11,以及即将开展的双12等等。不过在各电商平台推出各种优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内容付费产品也同样乐于在这两个月里集中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比如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喜马拉雅123狂欢节中,就获得了很是亮眼的销量成绩。根据日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落幕的2019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活动中,消费总额突破了8.28亿元,活动期间首次付费用户占比近25%,付费内容超200万条,超过去年同期45%。不过,有声读物出现在消费者购物清单中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而整个市场对于培养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行为也只是初入门径,那么喜马拉雅究竟凭借着什么来吸引用户做到争相购买的呢?
根据公开资料中显示,在2016年喜马拉雅主要攻克的还是“有声读物”这一市场,并且在当年就联合国内外多家知名伙伴举行了“有声出版业启动发布会”。不过就在当年底,喜马拉雅也逐渐将业务拓展到了彼时正处于上升期的新风口——“知识付费”上。实际上,喜马拉雅的123狂欢节在2018年之前,还被官方称之为“123知识狂欢节”,原本成立这个活动的意义也是“号召全民重视知识的价值”。在官方关于往届这一活动的描述中不难发现,例如《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不一样的新概念》、《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等带有明确功利性质的“知识内容”排名一直靠前,而唯一“杀出重围”的则还属郭德纲的脱口秀。不过知识付费的风口崛起,本身就是趁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给职场人士带来焦虑感这阵东风而起。但是作为知识付费的主要商品,“知识”这一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也成为外界对“知识付费”风口最为诟病所在。不管是用自己做口碑背书的逻辑思维,或者“大神”云集的知乎,似乎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对内容质量进行评估。因此也使得这一风口,并没有如外界想象的那般持续火爆到,而是逐渐成为各内容平台完善多元化所添加的“细枝末节”。在“123知识狂欢节”进行了两届之后,从2018年开始,喜马拉雅在宣传“123知识狂欢节”时就已经将“知识”二字抹去,简化为“123狂欢节”,并在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品类上也进行了极大拓展。
今年的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期间,其所推出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已经不再强调“知识”属性,而是投资千万的《三体》广播剧、开心麻花出品的有声剧《甜咸配》等更富娱乐性质的内容。在官方统计的“百万俱乐部”中,登榜的专辑中《三体》广播剧位于排名第一的位置,随后则是老少咸宜的历史人文,再往后才是“知识付费”时代被奉为上宾的商业财经及个人成长等内容。根据喜马拉雅发布的《123狂欢节新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平台内容的多元性得到扩张之后,产生购买行为的用户也变得更为丰富。其中既有来自湖南长沙的“铁杆粉丝”花费8万余元购买《每天听见吴晓波·第四季》,也有来自阿根廷卡塔马卡省的留学生,身居海外也不忘购买《郭德纲超清经典相声集》。在官方数据中,本届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活动“顶级流量”中所出现的关键词,大多是“三体”、“郭德纲”、“天天向上”这类偏娱乐向的内容,至于那种目的极为明确的“知识内容”,则只有“新概念英语”登上了热搜词条榜。由此可见,本质上同样属于有声读物内容,带有娱乐属性的商品远比强调“知识”的,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们的接受。针对这一特性,喜马拉雅方面甚至还透露称,有200多位明星在平台上开设原创音频节目,这也将极大丰富平台内容的多元化性质。
当然,也不是说“知识付费”在喜马拉雅就无一席之地了。在官方列出的最受欢迎品类中,除了在“知识付费”时代被无限拔高价值的“哈佛教师亲授”、“人际关系”、“股市”等成年人或许会感兴趣的话题之外,少儿英语、小学高分作文、名著精讲等亲子儿童品类更是成为黑马。正如官方透露的信息一样,针对学生党的“新概念英语”搜索需求,显然比“股市大神”要旺盛得多。根据这些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在音频类的内容中,除了各种环境下都能享受的音乐之外,似乎学生时代的英语磁带就是我们最频繁接触、同时接触时间较长的内容了。难道说,“知识付费”的突破口不在于成人,而在于为肯为儿童用户付费的成人?”抛开稍稍有些偏题的猜想,总的来看,不管是知乎从主攻“知识付费”到如今不再多谈,亦或者是喜马拉雅将“知识”二字彻底从“狂欢节”活动中删除。多方面的案例或许也在证明一个事实,现阶段单一的“知识付费”可能还没有独立生存下去的能力,更加多元化才有可能发展壮大,而内容平台也只有先存活下去,才有可能继续探索及挖掘所谓“知识付费”背后的价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于竞争对手,高通可以说已经赢下了第二代5G时代的首场比拼。
经过饿了么口碑的智慧改造,这些商家也带来了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