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家族病死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不救治?

张仲景家族病死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不救治?

原创2021-06-29 15:35·刘大夫194

“张仲景家族那么多人死于疾病,作为医圣他为什么不救治,而看着他们死去?”这句话是那些中医黑,以及那些打压中医的人的口头禅。他们拿出的证据就是张仲景在自己写的《伤寒卒病论集》里的这句话:“余(我)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这些中医黑或者敌意打压中医的人,经常拿这句话说事,说什么张仲景是医生,既然医术那么高,还看着自己的家族死了那么多人,这算哪门子医圣?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就是个庸医!

持这种观点的人,很无知,白痴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就挑这一句话来说事,他们不是没有看到后半句,专挑上半句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污蔑医圣,污蔑中医!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里的完整的话是这样的: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我先来解释一下这句话:(1)余:就是我,指张仲景。(2)建安纪年: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纪年,公元196年~220年。(3)犹未:还没有。(4)稔(ren):就是年,稔的本意是指谷物的成熟,一熟为一年。(5)居:占。(6)往昔:即以前某段时间。(7)沦丧:沦,即沦落,没落;丧,即丧失,失去。(8)伤横天:伤,即伤亡;横,即横祸;天,即天灾。(9)莫,即没有。(10)救:阻止,禁止。(11)求:即学习。(12)古训:指古代圣贤医书。(13)博采:博,即博览;采,即采集。(14)众方:古代圣贤们的治疗方法。(15)撰用:编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的家族人口众多,大约有二百多口。自从建安(196年)以来,还没有十年,我们家族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140人以上),在这些死亡的人员当中,有七成人是死于伤寒病(100多口)。对于我们家族的没落和人口的丧失,我感慨异常,我没有能力阻止这些天灾、横祸与伤亡。因此,我勤奋学习古代圣贤的医书,博览采纳他们的治病方法,参考沿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以及《平脉辨证》,终于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计十六卷。

这段话不难看出,这是张仲景刻苦学习,编写《伤寒杂病论》的动机与动力,及其原因。正是由于家族的衰落和死亡,才促使了张仲景对医术的研究,才造就了一代医圣的产生,乱世出豪杰,乱世出英雄!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与人和,造就了英雄的出现。有人能把这段话有选择性的来否定中医,否定张仲景,否定医生,其用心是何等的险恶,何等的阴险?

医圣的出现,不是张仲景自己封的,也不是张仲景吹大气吹的,更不是广播电视自媒体塑造的。它是经过一千五百年后才被人们推上神坛的,张仲景的医圣是在一千五百年当中人们实践检验后得出的结论!公元1182年,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首次在他写的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序》里,把张仲景称作亚圣,公元1526年,宋濂在他的书《医史》里再次把张仲景称作亚圣;公元1589年,方有执才在他的书《伤寒论条辨》里把张仲景称作医圣。从张仲景出生到这时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将近一千五百年了。还有人去汉朝找医圣,是多么荒唐的事!然而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动机,把这段话断章取义,选择式执法,来污蔑张仲景刻苦学医的动力,污蔑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动机,其用心是何等的险恶,何等的下作?

张仲景不是不救,而是要写成伤寒论,救更多的人!这是多么高尚的人格!再者说,在当时的那种天灾人祸、瘟疫横行面前,不是一个人能力挽狂澜的。常言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天要亡你,谁人能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