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你还是原来那个“你”吗?
最近我身边有朋友买了“龙湖北城天街”的房子,这个楼盘就在我家附近。再加上我得到了一套六楼的房源,也是带阁楼的,正在挖空心思如何改造呢。正好灵机一动,写写LOFT吧 。
LOFT的定义:
“房屋中的上部空间或工、商业建筑内无隔断的较大空间。”(出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这个外来词,开始仅意味着仓库或工厂的上部楼层。源自商业而非居住楼房,逐渐演绎为由仓库或厂房改建而成,集工作和生活为一体的大空间。
LOFT的由来:
其实是一段辛酸的历史: 二战之后的纽约,不断有从世界各地涌入的难民汇聚于此,里面不乏有才华的人。
落魄的艺术家们由于支付不了市区里昂贵的租金。被迫住在廉价的废旧厂房或者仓库。但是在这本来就废旧的空间里,艺术家们创造出了可以自己改造的艺术生活区或者工作室。而loft风格在这些艺术家手里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殊而又便宜的艺术。这也就是loft风格的美丽所在。
LOFT的发展:
最早聚集在曼哈顿区的SOHO地区。
在上世纪50年代后迅速繁衍至美国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矾、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德国柏林、法国巴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0世纪90年代末期,台湾设计师登琨艳率先入驻上海苏州河畔的一栋2000平方米旧棉纺仓库始,LOFT这种建筑形态就开始在中国大陆落地。
而北京798工厂区的成功改造,使LOFT成为国内以先锋艺术家自居者的“厚梦”,并在全国各地生根、成长、散枝、开花。
国内已经形成体系的LOFT建筑群主要有:上海苏州河畔LOFT群落、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昆明“创库”、杭州京杭大运河畔的LOFT49、南京城西仓库区、重庆“坦克库”等
LOFTER:
LOFT爱好者的称谓,此类人通常是出于好奇或其他原因对LOFT风格的建筑尤其是家居感兴趣。他们喜欢这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并且愿意去尝试。
通常是一群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他们体验LOFT的独特韵味,寻觅他们所向往的心碎乌托邦。
LOFT文化盛行的原因:
1.自身空间的象征性:
开放、充满设计感、完整宽广的视野。
2.人文气息浓厚 :
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对LOFT文化的接受导致其最终商业化。LOFT社区的人文色彩、文化气息浓厚,也吸引很多上流社会人士附庸风雅。
3.城市更新,怀旧情结:
由于公众对旧建筑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的怀旧情结,推高其价格 导致了专门致力于开发LOFT的房地产公司的出现。
而今,LOFT的概念被广泛的移植到了住宅中。龙湖的这个项目就是如此。
1.层高4.5米,局部空间做2层。
翻译下:就是每层的净高在2.1米左右,舒不舒服看剖面示意就清楚了(人的高度1.8米)
上海对层高的规定:商业、办公建筑层高不超过4.5米,层高超出上述规定的,按每2.8米为一层、余数进一的方法折算该层建筑面积,并按折算的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
毕竟容积率和土地使用效率有关,“铜钱银子关心经”,所以2012年以后上海市场上鲜有超过4.5米层高的LOFT产品了。
2.面宽为3.6~5.2米
翻译下: 一个房间有开窗或者是1个半房间。
这样的产品关键不在于面宽有多大,而是在于南北不通透。因为在看样板房的时候你只能看到一个局部。
还是同一个问题:因为土地效率的利用太高效,导致“双边布房“(一个走廊两边都有房间),所以很多空间(厨房、卫生间)通风都是需要机械辅助的。
3.通燃气
翻译下:人家的LOFT都是没有燃气,用电的话使用费用会高很多。
目前有不少的LOFT项目都在立项时就想办法通天燃气。所以很多大家看到的敞开式的厨房,就是为了应对靠近走道不能开窗的尴尬。
4.总价低
翻译下:比住宅便宜多了,有时候可能是1/2,或者是1/3的关系。
但是因为LOFT的面积段都比较小,所以和住宅动则八九十平方来比较的话,总价确实低了很多。有个普遍规律:商住的单价是周边住宅价格的8折左右。
另外购买商住性质的LOFT时,还要考虑以下问题
1.后期使用费用
水费:非居民的综合水价是居民水价的1.44倍。
居民阶梯水价分档水量及价格
本市非居民客户水价
电费 : 非居民的电价是居民电价的1.65倍。
2.投资价值问题
交易的税费比住宅类的高出较多,都给国家交税了 。
3.子女上学等问题
商业用房不能落户口,所以子女上学会存在诸多不便。
LOFT作为一种建筑空间形式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虽然受到一部分客户的追捧,但绝不是“全能运动员 ”。
大家在选购时,只要认识到了上述这些问题。不管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相信都是经过审慎思考后的正确决定 。
而良子的LOFT单身公寓,也将在1个月后面向广大有租房需求的朋友。就在龙湖这个项目的南面500米,敬请期待。欢迎到时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