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回工作中的主动权,成为驱动自我与他人的高手

作者:刘Sir

哈喽,大家好,我是刘Sir

最近我们研修班的一位小伙伴找到我说:

大家天天加班,但我的工作效率比较高,每次都提前完成,到了下班时间,大家都还在继续忙碌工作,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走,怕老板看见认为我不努力工作,但不走嘛,又没有事情做。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为这个问题苦恼过,我相信很多职业上取得成就的人,也从来不会为这个问题痛苦。

我更愿意反问所有有这困惑的朋友一个问题:

这份工作值不值得你继续干?因为真正适合你,你有热情还喜欢的工作,是不会让你纠结要不要多加班一会的。

做任何事情,如果都需要别人给你下达命令,你只是被动等着听安排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你丧失主动权。

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往往会使我们变得平庸,得不到上司和老板的重视,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

耕田的老黄牛,比任何一个人类都要强壮,但无论在哪里,都是牛被驱赶着,而人类坐在车上。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不要总是被人督促着做事,不要做体魄强大却被人驱赶的老牛,而要学会在工作中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那么,如何掌握自己的主动权呢?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在工作中自我驱动

自我驱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不断驱动自己前进。这种推动力量来源于我们自己,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具备自我驱动力的人,只要设定了一个目标,就会像射出的箭一样,主动飞向靶心,主动处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那么如何自我驱动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自我驱动,首先要发现意义感、价值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工作是检查一大筐西红柿,把坏的扔掉,你会有强烈的意愿去做这件事吗?

会不会觉得只是重复动作,没什么意义?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些西红柿是用来赈灾的,而且挑选西红柿的人,将来有机会参加优秀志愿者的选拔活动,那你是不是很想马上就开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了?

所以,只有自己被意义感和价值感驱动,才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在为自己做,而不是为别人做的,这样一来,你的工作会更加有动力。

要学会把“员工思维”转换成“老板思维”,努力做事,只能将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将事情做好。

2、超预期交付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侯,曾经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是治学目标、还是人生规划,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主动给自己设定超出别人期待的目标,并想办法实现它,你才能做到“超预期交付”。

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因为只有先设置了超预期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超预期的交付,也更有利于我们感受工作中的价值感、意义感,把工作变成自我驱动。

而且,当你把目标定的比较高的时侯,你会觉得,自己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不仅仅是为了老板的目标在努力。

驱动自我的同时,也要学会驱动他人

没有一个人只靠自我驱动,就能把工作完成的,我们也要学会驱动他人。

价值感、意义感不仅对驱动自己很重要,对其他人也是。

所以在驱动他人的时侯,最重要的是,让对方看到、并认可你所带来的意义感,激发出热情,从而一起努力 。

所以,学会让对方看见做这件事情的价值感、意义感,这是一种最高明的驱动他人的方式。

比如,让下属帮自己贴发票,很多下属会想:贴发票是在打杂,并且浪费自己的时间,很不乐意去做。

但是,如果你对下属说:

这不仅仅是贴发票,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我们公司有哪些重要的客户,接待这些客户都去过什么样的场所,今后你接待客户时可以参考效仿。

下属看到了贴发票的价值感、意义感,获取了其他人获取不到的信息,为提升自己的业绩奠定了基础,这样下属才会很开心乐意地帮你贴发票。

那么,如果想驱动自己的领导,该怎么做呢?

几年前,我在磨铁图书做总经理的时侯,经常让老板给我做助攻。

当时,我想搞定李开复老师与我们合作出版项目,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老板出马。

我就给他讲:如果我们想把公司做的像贝塔斯曼一样,就需要多和财经企业家打交道,不是说一定要达成合作,就只是多跟他们打交道,这样一定会往我们希望的路线上靠。

这个说法打动了老板,并且,我还成功驱动他去见了李开复老师,最终达成了合作。

所以,驱动老板的时侯,要学会给他画饼。

只有向上的管理做的好,升职加薪的可能性才会大。

两个方法,扩展自己的主动权

我们在驱动别人的时侯,不仅是情感上的激励,也要学会在物质上进行激励。

但是,激励也要讲究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激励方法。

第一种,“如果—那么型”驱动:事前立个flag,跟自己或别人说,如果达到怎样的目标,就给自己或对方一个什么奖励。

第二种,”既然—那么型”驱动:在没有事前约定的情况下,事后给自己或者对方一个临时起意或者意想不到的犒赏,或者就是惊喜。

同样都是激励,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是事前激励,适用于目标的实现过程可量化的、有重复性的或者销售性质的工作。

第二种是事后,意想不到的激励,适用于那种创意性、随机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成就取得,例如艺术家,我们无法给他们设立具体的激励目标,只能通过事后取得的成就,进行激励。

所以面对不同的人,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是用“如果—那么型”驱动,还是用“既然—那么型”驱动。

还有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个人发展学会专家组,经过长期以来的调查分析及与学员的深度互动,特意推出一个“个人职业特质测试:24型心力工具!”

可以帮助职场人科学充分地,了解并利用好自己的个人职业特质,现在做为免费福利送给大家,有需要的听众小伙伴,可以添加我们辅导师的微信领取。

当然, 如果你想进一步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也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的微信,让他帮助你一对一分析并给你提供建议。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没有不能主动驾驭的事,只有自己放弃主动权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