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诗译与赏析800首》361满庭芳(苏轼)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译诗】杨春林
归去啊归去,
哪里是归宿?
故乡岷峨遥,
万里回家路。
奔波劳碌累,
身不由己主。
百年已过半,
人生无多苦。
蹉跎黄州岁,
四月闰虚度。
膝下孩儿语,
吴歌楚话吐。
依恋山中友,
鸡豚社酒渚。
都来劝东坡,
留下别走路。
面对友人劝,
我已无话说。
人生为何事,
奔波如穿梭。
闲暇秋风盼,
洛水看清波。
别了堂前柳,
莫剪细枝柯。
再三囑父老,
替我晒渔蓑。
【赏析】杨春林
苏轼的这首《满庭芳》词是苏词中的另类作品。此词纯系性情之作,不假雕饰,脱口而出,无穷清新,真实感人、浑然天成。东坡到黄州,原以待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囚徒日子,但颇得长官眷顾,居民亲近。由于他性情达观,善于自解,变苦为乐,在流放之地寻到无穷的乐趣。他这首词抒发的离情,是发自东坡内心的真实之情。此词“情真意切” 尤其是上下两片的后半部,情致温厚、属辞雅逸、意象鲜明、宛转含蓄,是构成这个抒情佳篇的两个高潮。
上片开头“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作者翘首西望,哀声长吟,乡情浓郁感人。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表达了自已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当年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是归隐之志已经得以实现之时的欢畅得意之辞,而苏轼虽然一心想效法渊明,无奈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此时他仍是“待罪”之身,不能自由归去,词人自已吟唱“归去来兮”仅仅是表示欲归不得的怅恨而已。“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更加浓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在黄州居住五年,对这里的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楚语吴歌,铿然在耳;鸡豚社酒,宛然在目。黄州的父老乡亲对东坡先生敬爱的热烈场面,以及东坡临别依依的情怀展露出来。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爽的可爱性格。过片“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之痛苦。“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的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闲”字将上项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是此词的最后一个抒情层次。对黄州雪堂的留恋,表达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以便自已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此处措辞含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
注:精选苏轼词30首说明
苏轼是北宋诗词大家。《苏轼诗词全集》收录3459首。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他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后期作品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他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成熟,透彻深入。”
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乐在其中。
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大约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他把所有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词博大精深。上彊村民在《宋词300首》中收录苏轼十一篇名作。《宋词鉴赏词典》收录苏轼词作89首。为了更好的介绍苏轼词作,本人在《宋词诗译与赏析800首》里,除上彊村民收录11首名作之外,又精选了30首名作,供各位朋友批评。
******************************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
作者:杨春林
笔名:大白杨、跨界诗翁
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广东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名誉理事
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
发表诗词作品:在北京、辽宁、福建、安徽、广东发表诗词近百首。
出版诗词作品集
《宋词诗译》
《春晖集》
《春韶集》
《春韵集》
*********************************
《大白杨诗词社》宗旨以文会友,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社长:杨春林,笔名大白杨、跨界诗翁。
《大白杨诗词社》 在《分类诗词)栏目下分设了《山水歌赋》、《花卉词曲》、《古今咏叹》、《季节诗语》子目。
《大白杨诗词社》在《宋词诗译》栏目分卷展示《宋词诗译八百首》的诗译与赏析稿。
《大白杨诗词社》 在《格律声韵》栏目中设置的《诗词墨迹 》栏目,刊载往期诗词作品。同时设置了《大白杨词谱100首》和《律绝格律》欢迎采用。
《大白杨诗词社》经常推送新作品,更新页面内容,欢迎各位亲朋浏览赏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