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常志︱学了几个字
2020年9月16日,阴
在一个小视频平台上,学了几个字。
一个是“㧅”。我们这儿的人,常说“㧅菜”。但好像很多人一直不知道那个“㧅”字,怎么写。
再一个是“搊”。颍上人常说的,“搊人上皂荚树”中,就是。
很多方言俚语中的字,看似有音无字,其实是没有花功夫,在字库里面寻找。功夫花到了,自然功成。
上午,我跟几个同事,去城南老人委南边吊孝。很早的一位退休老同志去世了。返回时的路上,想起谁说过的:人生的下半场,就是不停地送人。
这是人生的感慨。其实送着送着,不就轮到我们这些步入下半场的人了吗。农人从前说的割韭菜,也是这个道理。
2020年9月17日,阴有小雨
我的日记,不只记下来,还在网上发布出来。我不认为,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见不到人的事。那种“私密日记”的说法,我不以为然。
有的人读了,问我:这样记,有啥意义?
还真把我问住了。有啥意义呢?我思忖,也许只能算是立此存照吧。也许,立此存照这一条意义,也足够了。
2020庚子疫情,我“做”了若干本册子。自己印,自己花钱装订。我觉得这样,才对得起春上的那一番封闭。
尤其在现今,立此存照的意义,似乎更大了。今天是网络时代,各种资讯信息看不过来。手机的加入,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更广泛了。但好像很多人得了健忘症。不管什么样的事情,也就三天的“新劲”。三天一过,不记得了。
我的已经退休了的同事刘丽,受邀去山东一些地方转了一圈。她回来,直夸那里的传统文化传承得好。尤其是孔子的思想,那真叫从娃娃抓起。她看到有孩子听了传统文化的课,下跪向长辈感恩。她说她受到了震撼。
我说没有啥可震撼的。齐鲁那个地方,真要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过尔尔。撤村并居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怨声载道,孔子的仁政,哪里去了?2020年曝出的冒名顶替事件,就集中在山东。很多教育战线上的师者,他们自己把自己的牌子砸了个稀巴烂。
说那个地方传承文化,我信。但要说那里的传承有多大效果,我还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