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别人的眼光重要吗?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感觉同学们都不怎么理会我,我也知道原因出在我自己身上,每次他们来跟我讲话的时候我都会笑着回应,我怕他们讨厌我,可是感觉还是没什么变化。他们有时候聊天会避开我,我感觉我就跟个空气人一样,很想摆脱这种烦恼,而且我很内向,不敢大声说话,有时候我感觉我说话很大声了,他们都觉得我声音小,而且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明镜解析……

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拒绝的现象。同时,拒绝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的。所以为什么说原因在自己身上呢?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呢?这个原因是真实的吗?如果自己修正了这个原因就不会被拒绝了吗?……反求诸己是好的习惯,但是如果是一味地迎合对方而失去自我的改变就是服从和顺从了,而这种情况也只有特殊团体和特殊关系需要,比如军队。如果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还是要以自己的需要为主,自己都不能得到满足,如何能满足更多的人呢?自己都把自己搞丢了,而和其他人相处的那个人又会是谁呢?所以这是关于自我意识的建立,至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也就是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也就有了自己的底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只不过当底线被触碰时(不同的关系程度,不同的底线)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同而已。很多情况是习惯性养成的反应,当事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底线。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意识的体系,让自己的底线越来越清晰,根本的理解就是自我原则,没有原则,对待外界的人事物的关系就会是乱的,自己就更乱了,丢失自我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自认为的,觉得应该的),所以对外界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基本分为单一性和大众性两种。单一性是针对某个人或某类事件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自己只针对这种单一的情况固有的反应模式,心理学称为刻板印象。比如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一旦认定很难改变,因为这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多次被灌输的,一旦改变就是否定自我,这是内心归属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是强势;大众性是大部分人共同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对待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大部分人的反应模式。心理学称为从众意识。比如超市搞活动,又送东西又降价,大伙儿都认为这是占便宜的时候,于是一窝蜂的都去购买;还有关于抵制的事件……这里有一个潜在的现象是大家不这么做就是另类,就是背叛,就会被排斥,会被认为与众不同,会被孤立,所以,一部分人却是“不得已而为之”,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云亦云。无论是单一性还是大众性,都是自我认知缺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情况,当然也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如果能够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才是相对合理的,同时也是融合而不偏激的。因此,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任何的反应时,都只是那个人内心的自我认知所投射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而准确的说明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而一切的关系都是在磨合中进行的,从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有相对性了。所以,来自对方的任何反应都需要和自我意识体系进行比对和筛选,符合的就继续,不符合的就中断,拿不准的就需要边经历边调整了,也是帮助完善自我意识的过程。

把对大部分人的需求(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先从小部分的人开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部分人会帮助你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体系,他们也不会轻易地伤害你、抛弃你,这小部分的人可能人数不是很多,一两个或三四个,足够了,至少可以从他们对你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大概是什么样的人,同时,也可以建立基本的自我认知体系,这就可以形成对自己的初步了解,再一步步的从更多的人的反馈中完善和补充自己这个部分的内容,当然,,还要时刻做区分和比较,适合自己的留下,不适合自己的忽略,毕竟他们也是带着自己的认知体系来回馈你的,都只是个片面,而不是全面的。把许多的片面组合起来,就是相对全面的自己了,这就是成长。因此,对于任何人的反馈可以报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不跟自己较劲,也就是不跟对方较劲了,关系自然就不是紧张的,而是舒服和融洽的了。

总结,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他们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关系的疏密程度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很多孩子厌学或辍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方面,延伸的情况还有和老师的关系,对学校的制度,所以,父母在这个时期的陪伴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对于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性格来决定做或是不做,不是任何人都需要很多的朋友,也不是没有自娱自乐的可能性,但是,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和人生,按照这个准则来选择和决定,相信就能减少很多的烦恼了。

(0)

相关推荐

  • 评之应有理 论之必守道

    什么样的文艺评论是我们所需要的? 文艺评论的分类很多,笔者认为有两种评论是我们需要的: 第一类是专业性评论. 专业性要求我们的评论有一定的理论根据.知识支撑和方法论工具. 在新媒体的评论场上,传统的文 ...

  • 超出了认知底线!

    超出了认知底线!

  • 【明镜365】该怎样面对别人的看法?

    图画:焯焯 案例-- 因为家庭环境,我从小到大性格内向不合群,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怎么跟别人说话,我害怕跟别人说错话,我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跟别人相处越久别人就越不喜欢我,我总想一个人独处,可以一天 ...

  • 【明镜365】我该怎么处理别人对我婚姻的指指点点?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我于今年9月与丈夫步入婚姻,到现在应该是很如胶似漆的.因为和丈夫的性格是一致的,都是很内向,我们两个就好像是两个陌生人,不懂得沟通和交流,在外人眼里看似金 ...

  • 【明镜365】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我?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特别讨厌人群. 如果是跟自己玩的很好的朋友的话就不讨厌,但是很讨厌跟我朋友玩的那些人,常常不开心有时候激动会自残,试过上一秒还很好的突然就哭了. 听到一些不好 ...

  • 【明镜365】别人的建议真的很重要吗?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在公司当一名技术人员,已经干了6年多了.过程中我负责了一些项目,大多数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承认犯过错误,自己也不断总结,改进.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我顶住压力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

  • 【明镜365】该不该接别人的话?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社交能力几乎等于零,别人说完话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接,完全注意不到他人的需求,几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不知道怎么去接话,所以自我封闭,当时听不见外界的声音,但是当有人注意我时 ...

  • 【明镜365】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怎么办?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总感觉自己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越来越烦躁,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过自杀.妯娌的夫妻关系很好,我有时候 ...

  • 【明镜365】和别人想法不一样有问题吗?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老是感觉这个社会很脏很恶心,觉得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比如发生一件事,我感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我总是心里会觉得不奇怪,我可以接受,我可以理解,好像别人觉得有问题的.很奇怪 ...

  • 【明镜365】总被别人否定怎么办?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的脑海中一直停留着小时候有一些暴力的事情和画面,一直沉默寡言.上了大学之后才慢慢有所好转,一直都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为奋斗目标.在去年二月份的时候,被长辈贬低的一文不值,之前 ...

  • 【明镜365】怎么做才能让别人不说三道四?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十天左右了,又突然出现,像刚发生的一样.母亲去世时,有些愚昧无知素质低的人背后告状说我坏话,前半年里冲淡了很多,说来话长,半年前咨询过,母亲在医院突发心脏病走了,母亲精神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