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饿死,活活烧死:他们就这样治疗精神病人?!
在以前的推送当中,小编跟大家讲过祖先用来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环锯术”,也就是所谓的“开个脑洞”。
那么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进,让我们将视角转到古老的欧洲,看一看那时的精神类疾病治疗措施和体系,是否变得更加科学与人性化了呢?
那个时候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2MTUvMjI1NzMzOTk0XzJfMjAyMTA3MDYwMzAzMTI3MDc=.jpg)
中世纪——“祈祷+挨饿”
在讲中世纪关于精神病治疗的一些知识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中世纪”这个统称所在的时间范围——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内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中世纪的末期,由法王路易十一统治的法国。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2MTUvMjI1NzMzOTk0XzNfMjAyMTA3MDYwMzAzMTM0NDI=.jpg)
《巴黎圣母院》中的经典场景,埃斯梅拉达给卡西莫多喂水
雨果在他的笔下如此描述中世纪的人们,他们蒙昧如同孩童,一群乌合之众,将死刑当作一场热闹无比的戏法,乌压压的人群,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里都是狂热的表情,小贩们挤在人群里,一如盛大的集市。
在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气氛尤其浓重,一切事情都被认为受到超自然的控制,精神疾病自然也是如此,其程度只会比“环锯术”时期更加严重。
宗教理论的愈加狂热,科学的黎明却还远远未曾到来,大部分话语权被神职人员掌控着,一切似乎都是漆黑而蒙昧的。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民众们一般都会认为得了精神类疾病的人是因为受到了恶魔的蛊惑或者是附体,那么他们采用的治疗方法自然也会与宗教手段挂钩。
在中世纪的村落当中,假如一个村民出现了精神类疾病的症状,例如歇斯底里,不受控制的暴力,他会得到怎样的治疗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村民和牧师的一种做法是把这些人带到宗教圣地,比如说教堂或者小礼拜,牧师领导众人为他祈祷,向他的身体挥洒圣水,期望以这些方式将魔鬼驱赶出患病者的身体,使之恢复正常。
而另一种做法与之相比,则更为残酷,让人难以理解。
在中世纪的驱魔仪式当中,折磨“被附身者”,使魔鬼不堪忍受折磨而离开,是一种常用的办法。
患者会被捆绑,殴打,寒冷的天气里浸泡在冷水当中,长时间不给患者饭吃,以折磨他们体内的魔鬼,促使魔鬼离开患者的身体。
这种折磨患者以“驱魔”的方式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巫术仪式当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最近网飞2014年推出的泰剧《鬼校亡友》第五集中,女主的母亲驱除邪灵的方式就是用鞭子抽,用香烫“中邪者”。
当然,女主母亲的女巫身份只是一个骗钱的幌子,驱魔仪式也是一个拥有诸多群众演员的小剧场。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找巫师不如去医院,有驱邪的钱不如做个核磁共振看看脑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鬼校亡友》第五集的驱邪情节
如果经过以上两种办法,患者还是没有恢复正常呢?
这也容易,这个患者就会被宣称,他是被上帝放弃了,是神的弃儿,那么祈祷与驱魔不管用也就合情合理了。
在中世纪教堂的彩色玻璃上,发狂者与盲人,跛脚者一起接受着圣人的治疗,失明和腿疾这样的身体疾病也有宗教手段来治疗,似乎……中世纪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只能算是那个时代的正常操作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基督教教堂中漂亮的花窗,造价昂贵,费时费力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到了中世纪晚期,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被应用在精神病患者的身上——囚禁法。
顾名思义,就是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从各个村庄和城镇当中搜集起来,集中关在一个地方,让他们远离正常人群,这也是后来疯人院的雏形。
他们在那里虽然免除了身体上的折磨,却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甚至在后期,精神病院成为了类似于主题公园一样的观光胜地,普通民众买票就可以去参观囚笼当中的病人,并以此为乐……
大概就像现在的我们去峨眉山喂猴子,这恰巧对应了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当中写到的,中世纪的民众蒙昧如孩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艺复兴-“我们的治疗方法是……烧死你”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精神病院比中世纪晚期具备了更多的雏形,平民院和普通医院也接纳了不少精神病人,这可能是西方历史上对于社区照顾机构化的第一次重大努力。
不过这些进步并没有掩盖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丑恶事件,“捕猎女巫”,从15世纪到17世纪末,大概有十万人被当作巫师处死,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女性。
十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一个人比较舒适的站姿大概需要0.36平方米的空间,而十万个0.36平方米就是360000平方米,一个600m×600m的空间内站满了人,她们的身体上燃着烈火,发出痛苦的嚎叫,衣物和头发在高温下卷曲、燃烧、化为灰烬,神经在高温的刺激下猛烈活动,肌肉的急剧收缩甚至能够拧断它所附着的骨头……
周围的民众面对这样的景象发出欢呼,眼含热泪感谢神明,他们又消灭了一个魔鬼,请神降下恩赐,让家中的那只瞎眼小羊重新变得健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是这样的情景。
直到今天,人们对于“捕猎女巫”运动的解读依然分为两种。
一种理论认为,女巫这一头衔是个“口袋罪”,当局营造出了女巫存在并且祸乱人间的恐怖气氛,以便于处置那些让当权者不喜欢的人,圣女贞德被当作女巫烧死就是这样。
由于当局者对于捕猎女巫行动的鼓励,有许多人的阴暗心理被充分发挥,寡妇、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更加容易被扣上使用巫术的帽子而被处死,这些人的财产自然就被其他人掠夺一空。
第二种理论则是,精神病人被当作巫师而被烧死。
在许多正义人士的著作当中,都记载着遭受此等厄运的精神病人。
早在1563年,一名德国医生就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被当作女巫烧死的人们有许多都是心理异常患者,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所做行为的意义,他们不应当被处以火刑。
而另一位英国人很快就响应了他,在1584年发表了《巫术的真相》一书,提供了那些被当作女巫处死的精神病患者的证据。那些浑浑噩噩的精神病人,本该得到治疗,却在大火的烧灼之中惨叫着结束了一生。
小编认为,第一种理论是可以相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世纪那场延绵几百年的大火之中,飘荡着精神病患者痛苦的灵魂。
说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你们是否对于古代欧洲的精神病治疗历史有所了解呢?在接下来的回顾过程中,我们将踏入古老的精神病院,看看住在那里的人们在接受怎样的治疗,我们下一篇再见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