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什么?答:肥胖。

工业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时间里重新塑造了地球,它是漫长历史演变中的催化剂,在改变地球的同时,也改变了每个人的身体。

——丹尼尔·利伯曼

我们都知道,工业革命把机械带入工厂,取代原来工人们的臂膀。机械负责制造和搬运,劳动效率不断翻倍,工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每天要在工头的监督下快速稳定的工作12哥小时以上。

人类的饮食结构、咀嚼方式、工作方式;还有生活中的保暖、医病、社交、散热、衰老、繁殖都因此而变化。

从身体的角度看,一份工作实际消耗劳动者多少体力是核心。相比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劳动者在一份工作中的能量消耗却有了极大的变化。

曾经人力的采矿、装卸类工作和农业时代的劳动量是差不多的。随着工业化越来越普遍,人们的工作渐渐倾向于坐着不动的加工工作,比如缝纫或者其他加工性质的工作。这些工作形式的变化大大提升了劳动效率,也节省了体力。

我们终于不用那么辛苦的为了工作消耗掉那么多能量了,可与之相对比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体力活动的降低而减少饮食。反而因为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摄取越来越多的能量。

现在,我们想坐着就不需要站着,可以随意乘车,吃饭连门都不用出。诚然,这些都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为了自己的健康和魅力,我们就不得不去刻意寻找一些运动。

这些问题若是再次回归到生物进化的理论中去追寻本源,那么从我们日常讨论的“体质”出发,人体本身就倾向于储存脂肪。

在人属的进化中,自然选择了体脂高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人类,这是因为脂肪在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怀孕的母亲没有足够的能量,肚子里的孩子为了活下来,长得就得更小一点。小小的体型意味着更少的肌肉量、更小的肾脏器官。这样他们出生后才能在能量匮乏的环境中活下来。

而当孩子出生后,由于器官较小,面对周围高能量的食物代谢能力就比较差。

这是1992年尼克·黑尔斯和戴维·巴克提出的“节约表型”假说,这一理论考虑到了胎儿在塑造身体和发育期内,基因和环境是如何互相作用的。他们研究观察到,低出生体重儿在成年后出现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更高。

一些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孩子,如果成年后的身材反而高大,那么患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就会更高一点。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百度百科)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特点:

①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所以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而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之一。

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③可造成多种疾病增加。

④有共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防治住一种代谢紊乱,也就有利于其他代谢紊乱的防治。

“胖子的家境未必就很好。”这句话在10年前形容的是美国人,毕竟西方饮食含有更多的糖和淀粉,也比东方饮食更致胖。

现如今这句话用在中国也正合适。需要强调,我们无意于人身攻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我们愿意帮助支持每一个想要经营好生活、照顾好自己的人。

可是不得不承认,上述那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日常饮食生活中的甜味剂、糖分、随处可见。父母爱孩子,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第一标准就是别饿着孩子,他们大部分不会计算孩子摄入的糖分和热量。

可长期研究显示,如果高出生体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再超重(即体重和身高不成比例的增长),那么他们通常是健康的;可如果孩子的体重继续不成比例的增长,成年后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饮食方式从小开始,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减肥为什么难?改掉一个习惯有多难。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让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吸收;为什么倡导吃粗纤维食物?因为它不会全部被吸收掉啊。

所以无论孩子生下来多大,他们都不能超重。

儿童时期超重的代价,就是他们会发育出多于普通儿童的脂肪细胞,这些细胞在成年后是恒定的。

这些细胞的威胁在于,当他们成年之后,多出来的脂肪细胞多数都分布在腹部、肝脏、肾脏和肠道器官周围。(即内脏脂肪细胞)

内脏脂肪细胞对激素更敏感,代谢活性更强,它们储存和释放脂肪的速度更快。在脂肪细胞释放脂肪酸的时候,内脏脂肪细胞几乎是直接把脂肪酸分子转运到肝脏,这些脂肪在肝脏部位囤积起来,最终损害的就是肝脏调节葡萄糖释放入血液的能力

再接下来,过量的内脏脂肪可能会导致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就不必多提了吧。

点开原文链接,收听太子爷的节目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