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3万跨境学童每早两眼惺忪,让人心疼
每天早晨6点半,当深圳湾口岸卷闸门还没拉开时,已经有很多背着书包、挂着证件的跨境学童在等待。他们年龄从三四岁到十三四岁不等,有的还在打哈欠,有的还在揉眼睛。这些孩子,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到关口,过境到香港求学,下午5点钟左右返回,风雨无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来自深圳边检的数据显示,目前往返深圳和香港两地的跨境学童人数已超过3万人,过境主要集中在罗湖、皇岗、福田、深圳湾、文锦渡、沙头角等口岸,每天早晨和傍晚,这些口岸都会迎来深港跨境学童的出入境高峰。图为孩子排队准备过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月22日清晨6点,距离深圳湾口岸开关还有半个小时,就陆陆续续有学童赶到现场。随着开关时间越来越近,前来等待过关的学生越来越多。图为早晨,最早到达关口的,都是孩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记者注意到,学童过关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由机构,从深圳市区集中用大巴将孩子接到关口,过关后再用大巴将孩子送往学校,傍晚返回时也是统一过关,然后再用大巴送孩子回住的小区。图为一辆接送孩子的大巴上,贴着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标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为孩子从大巴上下来,准备集中过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为一群孩子排队等待过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种则是由爷爷奶奶或者父母直接陪同,随孩子过关,将孩子送到学校,下午再接回。图为一位家长用车子将孩子送到关口,由爷爷负责送到学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为一位父亲送孩子过境上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三种则是大人将孩子送到关口,由孩子自主过关上学,傍晚再到关口接。图为四个孩子自己过境上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了解,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跨境学童这一群体仅数百人。香港回归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深港两地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以及通关便利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跨境学童的数量也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图为一个孩子,极不情愿地被大人拉着走向关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统计,2016年通过电子标签查验系统查验的深港跨境学童人数达730.3万余人次,2017年前五个月查验人数达290万余人次。图为关口前,聚集着很多等待过境的孩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天早晨,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在关口等待的孩子,由于起得太早,还不断打哈欠、揉眼睛,两眼惺忪。据悉,一些路远的孩子,必须在早晨5点多就起床,往关口赶,看了让人心疼。图为一个孩子躺在大人的推车上,还揉着眼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由于每天过境学生太多,近年来,深圳边检总站创新服务举措,先后推出“深港跨境学童专用通道”“深港跨境学童免下车查验”等服务,在相关口岸开辟“学童候检区域”“学童集合点”,安排专人进行候检引导和通关查验。图为两个孩子在关口前玩耍,等待关口开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