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清 俞龄《曲水流觞图》
俞龄,字大年,浙江杭州人,主要活跃于康熙时期。他善画马,兼工山水、人物、花鸟,各尽其妙。清代《图绘宝鉴续纂》记载:“(俞龄)更有传神阿堵,不异虎头,而天机所到,泉石峰峦,摩诘之后,亦不多观也。”此语直言俞龄的人物画不亚于东晋顾恺之,山水画直追唐代王维;也说明了俞龄不仅绘画技法高超,其作品还具有十足的韵味。
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俞龄《曲水流觞图》(见上图)为绢本设色,纵182.8厘米、横50.5厘米。画家在画面左上角自题:“曲水流觞。椿园俞龄。”下钤“俞龄之印”“大年一字安期”白文方印。题识明确指出了此画的主题。古人有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修禊之俗,以祛除不祥。在修禊仪式结束后,通常还伴有从仪式派生而来的“曲水流觞”游艺活动。东晋时,王羲之将兰亭修禊一事录于笔下,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王羲之独有的文人气质和个人魅力,使其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典范。从王羲之以后,“曲水流觞”的娱乐功能更加突出,并逐渐演变成文人墨客举行雅集活动的主要形式。明清时期,雅集活动空前盛行,也催生了以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曲水流觞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曲水流觞图》画面内容叙事性强。“曲水流觞”在于“觞”和“咏”。画家选取了文人饮酒、赋诗的场面入画。画家围绕一湾溪流展开构图,溪流顺山势蜿蜒而下,画面也呈“S”形铺开。山石、人物和建筑围绕着曲水左右错列,避免了空间上的重叠。按照《兰亭集序》的文意,画面的阅读顺序应由上而下、由远而近。最先进入视野的是画面上端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股溪流从悬空的危崖下激荡而出,形成飞瀑,随后迅速汇成宽阔而转曲的水面,为“流觞”创造了条件。悬崖前是摇曳的竹丛以及繁盛苍翠的乔木。在竹子和乔木的掩映下,一座悬山式的凉亭若隐若现。此时雅集已经开始,亭中的文人正执笔疾书,下笔位置已处于书卷的尾端。在文人身前的五人皆侧身斜视,以一致的面向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水面。两名童子正将准备好的酒觞放置于上游水面。顺着酒觞及白鹅,画面又转移到了对岸的一组人物身上。文士们席地而坐,或举觞、或执笔、或言谈,姿态各异。这组人物所形成的直角折线使画面中部显得更为紧凑。溪水以“Z”字形流淌,也将画面切割成三组斜线走向的场景。六组人物沿斜线有序落位,溪流两侧凸起的山石布局呼应着水流的走向,强化了构图的秩序感。画家又利用乔木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串联起三组场景,使之在视觉上形成统一的空间感。在画面下部,水流渐隐,画家代之以一截开阔的平坦地面来缓和中部场景的密集效果。画面的整体布局展现出俞龄的理性绘画思维。
俞龄的理性绘画思维还体现在对树叶的描绘上。尽管叶片丛丛簇簇,但画家却用一丝不苟的点叶、夹叶笔法来表现它们。画家以叶片为单位,经过井然有序的设计和组合积叶成团,没有丝毫怠慢处理的迹象。在坡石的刻画上,画家基本使用的是点状笔触和细碎的皴法,下笔多而密,强调深浅墨色的过渡,有效地体现出石块的转折结构,展现出细腻动人的韵味。在人物的塑造上,画家笔风一变,采用磊落飘逸的粗实线条表现衣纹及身体结构。画家有意简化对人物面部的刻画,注重以形传神。全图人物几乎都处于运动的状态中,身姿、体态显得灵动多变,具有魏晋人物的潇洒风骨。
——摘自《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