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 | 给最亲的人,扎最深的刀

“因为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我不想和在外面一样伪装,所以才会骂你。”我们总是这样,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即便亲人不计较,却并不代表没有伤害
本期,我们邀来@钟小花儿,通过她和她朋友的亲身经历,来了解最亲近之人的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看起来很完美的婚姻,
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想离婚?
我的朋友L小姐又跟我说,她很痛苦,她想离婚
L小姐7年前嫁给了一个大她七八岁的男人,D先生,现在有房有车有儿有女,三套房其中两套在一线城市,D先生花钱从不吝啬,家里买什么都支持,L小姐和D先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帮忙带孩子,请了个阿姨帮忙做饭干家务
一切看起来都挺完美的,这简直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婚后生活,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
但是L小姐不开心
为什么?
L小姐说,D先生跟她说话,永远都在挑刺儿,而数落的内容总是千奇百怪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
脏衣篮都满了你就不会洗一下衣服吗
冰箱里都没菜了你就不会去买吗
都五点了你就不知道去做饭吗
地上都是垃圾你看不见吗
一天到晚烦人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
然后总结,你真是又懒又蠢,你眼里就看不到活儿。
对话总是以“xxx都xxx了,你就不会xxx吗”的句式开始,以L小姐的沉默或者爆发继而争吵结束。
L小姐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理论上应该是与她最亲密的男人从来不能跟她好好说话,一定要用这么暴力的方式来表达。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语言这种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长期处于这样暴力的语言环境中,L小姐在婚姻中感受到的不是爱,更多时候是不被认可和不被看见的痛苦。
更可怕的是,D先生并不认为自己对妻子有语言暴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又没打你,哪来的暴力。
L小姐的遭遇并不是特例,对不起她这种情况我只能用“遭遇”这个词来形容。
网上一搜关键字语言暴力、不好好说话,结果一大堆,有来自配偶的,也有来自父母的。
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根据密歇根大学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面对父母或者配偶的辱骂的时候,我们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而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别人友善,而对亲近的人过于苛刻,觉得他们不会离开自己,就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将语言暴力施加于他们身上,殊不知,这对他们是怎样的伤害。
我曾遭受的语言暴力,
而施暴者却不自知?
小时候我家邻居有个阿姨,掌控欲很强,也很擅长用语言攻击人心,说话的时候句句往人心里甩刀子。
这个阿姨骂人经常是一些小事,她可以换着法的骂,从畜生到婊子,从没脑子到你这只蠢猪,从你真没用到生你还不如生只猪,句句诛心。
语言暴力是一种“零成本、零负担”的施暴手段,施暴者往往不自知。
而暴力,是会遗传的,如果我们在父辈那里得到的是谩骂、是讥讽,那么这些也会累积到我们身上,然后再次上演到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
所以语言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可能要比一般温暖家庭的人多两个人生功课:
一是努力去消除这种暴力对自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是时刻警醒自己,日后不要成为这样的施暴者。

那些曾伤害你的语言暴力,

转接到孩子身上了吗?

再来看看长期受到语言暴力伤害的孩子们长大可能是什么样子。
在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他们亲述自己的故事,渗透着家庭环境与犯罪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关联令人震惊。
马俊,父母几乎从来没有夸过他,骂他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为了让父亲看得起,他开始赌博,被下套欠下巨款,当他还债时被债主骂“猪脑子”,儿时受到的侮辱重现,他找到那个赌场里最有钱的人,把人给枪杀了。
唐亮,小时候因在社交场合给父亲“丢面子”,常被他骂“丢人”。长大后,在经营父亲的饭店时,他遭到竞争对手骂“丢人”,联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辱骂,恼羞成怒,找了一把斧子把骂他的人给砍了。
每天让孩子生活在充满怒火的家庭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终生的。

这些无形的暴力烙印在孩子的心上,开始变得不自信、怯弱、抑郁、敏感、暴躁,甚至产生交往障碍,影响一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有可能会变成一把凶器。”
而这把凶器,有可能是指向别人,也有可能是指向自己。
网上有一段视频,故事发生在泰国,父母经营一家超市,儿子经常玩手机,父亲恨铁不成钢,那天父亲看到儿子又在玩手机,怒火中烧,走到儿子面前,掏出身后的手枪,说“有种你杀了自己”。下一秒,儿子拿起手枪对准自己按了下去。父亲还以为他在开玩笑,扑过去准备教训儿子一顿,看到地上的血迹才吓得躺在了地上。
当你怒不可遏时,面对幼小的孩子,千万要记得:
这就是你,是二三十年前的你。
你渴望父母能抱抱你,能给予一点安慰,而不是粗暴的辱骂与攻击。
你这样想,你的孩子也这样想。
一个正确沟通方法,
竟能让人做出改变?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有一部经典之作《幸福的婚姻》,樊登读书也介绍过这本书,书里提出一个好好说话的观念,就是说事实而不是看法。

比如:
D先生想让L小姐做饭:
“你就不知道去做饭吗”这是表达看法
“你今天还没有做晚饭”这是陈述事实
老婆想让老公拖地:
“你怎么从来都不知道拖一下地”这是表达看法
“你今天还没有拖地”这是陈述事实
家长检查作业发现有错题:
“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这是表达看法
“你这道题做错了”这是陈述事实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后者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比前者要让人舒服多了?
好好说话之后,就连指出错误都让人没那么难以接受。
表达看法,往往带着个人成见和攻击性,会让人下意识想反抗,你攻击我那我得打回去。
而不带成见的指出事实,才能让人认同并做出改变。
作为高级动物,我们被赋予了说话的能力,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沟通,去理解别人。
而不是为了利用它的特性肆意发泄自己、攻击别人。
谩骂即刀,讥讽即弓弩,羞辱即匕首,恶意攻击即利斧,语言暴力即枪支。
这些凶器对身体伤害有多大,语言对心灵的伤害也有多大。
生而为人,请你保持善良。
希望我们对亲密的人多点关心,别飙狠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