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鉴赏

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南唐董源

绢本淡设色50x319.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此图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国宝。明代董其昌此卷的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元代鉴定家柯九思在卷后题:“右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元代诗人虞集对画面作了精彩的描述:

董元夏山何可得,嘉木千章铁作画。

曾峦总合雨气润,百谷正受川光溢。

犬牙洲渚善蟵洄,沧江散落碣石开。

山田何处无耕凿,寻源不得还徘徊。

展卷右起,是平静的水面,中远处有一细长的小洲,稍近处浮一渔船,渔人悠闲作业。视线慢慢左移,出现了似“犬牙”的洲渚,坡岸平缓,冈峦起伏,山头多作圆形,草木蒙茸其上。再往左,呈现出“蟵洄”错落的洲渚,树木繁茂,房舍掩映其间,偶见劳作的农人。垂柳依依的滩岸上,一戴青冠的红衣人正在招呼驶来的渡船。

局部

从近景洲渚往远看,是一片平滩,平滩后面是更远的、起伏连绵的洲渚。空气湿润,山形朦胧,整个景象与米芾所言“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柯九思所说“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完全相符。

局部

此图中沙滩、山坡、近山、远山的画法有别,近树、远树、灌木、柳树、芦苇、竹丛的法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组合有节奏、有变化,又十分的和谐,真可以称作一首视觉的“交响曲”。

高铖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