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靠谱的产品经理
这是一件最近我自己遇到的事情。
6月份为了满足供货,团队紧赶慢赶把产品装箱入库了,7月份产品发到客户现场,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设备在现场的调整非常难,二是某个功能因核心器件问题而失效。
作为产品负责人,其实我知道产品并没有调试到最佳,程序员和测试工程师觉得设备可以到现场再进行升级。产品包装入库、发客户、现场调试,都是我做的决定,但因为「可用性」有问题,设备不得不进行返工。
我们只能调整方案,选择另外一种方案,团队的士气无形中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大家只能拼命把时间花费在返工中。事情发生后,虽然我强装镇静,但我的内心还是极度过意不去。我意识到这是我的责任,因为我的错误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浪费了伙伴们的劳动成果。本来应该是凯旋的钟声,结果变成了重新出发的号角。
我以前经常和团队成员说,做产品需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我当然仍然可以以这个借口来形容这次事故,但实际上我心里很清楚,在我的环节上,我离做得好还差得很远。
1、首先,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领航员,我需要给大家领对路,不能把大家带沟里去,产品做成什么样,当然是我的首要任务。在产品定义方面,我做得远远不够,有点想当然并且自以为是了。
比如:我想到了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但我自己并没有去体验,我仅仅是在办公室里进行了几次简单的使用。虽然我对测试提出了要求,但执行的效果我没有跟进。
2、其次,还是专业基础欠缺。基础包括产品方向和策略,对技术的理解等。作为产品经理,我自己不需要设计原理图,不需要写代码,但需要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比如:产品的核心器件使用环境其实是有要求的,如果能在前期投入更多的关注及提出测试要求,问题应该可以避免。再有,采用TEC制冷的器件,设计时却没有考虑散热,这也是专业能力缺失的表现。
3、沟通问题。沟通分两个层面,其一是团队内部,最大问题在于让大家接受了“产品必然有缺陷”这个潜意识的观念,团队内并没有形成以“事实为基准”的工作作风。举一个例子:产品有缺陷,相信很多人也存有疑虑,但没有一个人真正负责任地提出来担忧。一个好的做法是:即使我给出了结论,其他人能站在整体的层面上指出来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随意附和、假装歌舞升平。
其二是团队之间的沟通,包括和客户、销售、运维的沟通。他们的目标和风险是什么,他们需要对产品掌握到什么程度,因为最终是由他们来评判你的产品怎么样。同时,他们也是产品的使用者,应该鼓励他们通过使用产品来反馈问题。
4、群体的无意识。这个概念来自心理学,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
之所以想说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团队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很多人觉得如果时间够,我们能把事情做好。但我对这一点是有疑问的,如果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给你再多时间,也不会把事情做好。另外,很多人都在说时间紧的问题,但行为学告诉我们,人们会自动填充富裕的时间,本来4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给你一天的时间,你会自动地将任务拖到最后一刻。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1、团队整体的战斗力。 产品经理、硬件、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等各种角色都需要在自己的环节上做到极致。 在自己所能触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尽量把麻烦留给自己,而非别人,然后再和大家一起直面迭代,并肩奋战,用态度和成果来获取信任,让伙伴信服。
2、设置检查节点。当身处点滴渐变的环境中时,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做法,通过检查节点强迫自己定期查看关键指标。这个前提是产品经理通过自己专业的做法,输出清晰的设计需求,然后通过清单方法去关注关键任务和节点以及执行人。
我一直认为,作为工作伙伴,真正坚实的感情并不是建立在吃吃喝喝的基础之上,更不是建立在虚情假意甜言蜜语上面,而是并肩奋战,一个战壕一起冲锋,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互相帮忙放大劳动成果,是真情实意坦坦荡荡。这就是我认为的“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