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horizon, Your world

Your horizon, Your world

你的眼界决定你的世界

——吴军《谷歌方法论》推荐

近期一直在学习吴军先生的《谷歌方法论》,对于计算机思维,对于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态度与方法,都有了更加系统地梳理。在前进的路上,有方向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分了很多层面来讲解,其中对于世界发展成目前的样子做了很多历史上的回顾,有很多细节让我这个学习历史的人都感到汗颜。可见,一个真正的学者,是不受学科限制的。一个搞工程出生的科学工作者研究历史,我们学历史的也应该有工程思维,在边界范围之内学习与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唯其如此,方能使我们对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知。这也是吴军先生特别强调的完整思维的重要性。

以上是对于像我这样的文科生来说的意义。

还有对于学生及家长的意义。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讲了很多为什么要读书,高等教育的目的等问题。吴军先生的讲课特点很明显,试简单叙述如下:

一是主题明确,言简意赅。

二是完整,每一期来信都以个人名字的称呼开始,以祝冬安,祝近安等结束。

三是论证有力,摆事实,讲道理,判利弊,有历史依据,有个人经验与体会。

四是眼界很开阔,能够站在全球视野,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来看待我们目前的求学,问道,生活,工作,思维,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五是吴军先生个人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在美国写博士论文,要写出对人类文明进步有贡献的文章,而非滥竽充数。后来在谷歌,在腾讯,在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表现都有很多可取之处。现在得到开课,其实是一种情节,一种信仰,可能不仅是为了钱的问题。正如我在这里写文章,不仅是为了钱和影响力的问题一样,是真希望能够为在困惑中的人找到一条出路。

六是吴军先生的时间安排非常值得借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不同的人对时间安排的不同,也决定了这个人的高度、深度与宽度。

这个课程我花了199元,其实,这个课程绝对物超所值。这给了我另一个启发:你提供的服务物超所值,别人一定会感激你。当然,我们在做这种服务的时候,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获得感激,甚至就是非常单纯地希望对人有帮助。很多时候,一个原点,往往能支撑一个人走很远。

10多年前,我在央视网站看到Your horizon, Your world.我尝试把这句话翻译成“你的眼界决定你的世界”既然有人已经看遍千山万水,并愿意分享给我们,那我们借着他的眼睛去看世界,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维度?至于有人会担心会不会丧失自我的思考能力,我认为这是多虑了。每个人是不同的,这点理性思维我们还是有的。相反,我们格局会更大,视野会更开阔,生活会更丰富,有更多时间做更多更有意义,对社会更有帮助的事。

祝冬安!

周小泉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附一篇吴军先生的文章:

来信补充 |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吴军

02-02

来信补充 |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3:46 12.6 MB

信件朗读者:宝木

吴军

本周咱们谈了很多大学教育的问题,所以本周的来信补充,打算跟你聊一聊高等教育的目的。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大学和教育的问题,欢迎你在留言中,给我回信。我会挑选合适的问题,放在每周的问答中。

另外,应读者的要求,来信补充的环节也请来了转述师为大家转述,不方便阅读的时候可以点击音频收听。

小泉,你好!

12世纪时,巴黎已经有了一些教会资助的学校,据当时著名的修士“巴黎的马修”(Matthew of Paris)记载,这些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150年。大约在1170年,在这些早期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巴黎大学正式成立。早期的巴黎大学和教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巴黎圣母院的一部分,教皇英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Ⅲ)曾经在这里学习过。

当时的巴黎大学有点像一个由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独立管理,教授向学生传授艺术、医学、法律和神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意思的是,近代很多大学(包括哈佛和耶鲁)在诞生之初,设置的学科专业次序也常常是神学、医学和法学。

巴黎大学的博士在开会(法国巴黎国家档案馆的手卷《御咏》Chants royaux)

公元12世纪时,巴黎大学可能是西方最好的大学,很多英国人穿过英吉利海峡到那里去读书。但是,到了1167年,英法关系开始恶化,巴黎开始驱赶英国人,巴黎大学也把很多英国学者和学生赶回了英国。

当时的英国国王是亨利二世,他针锋相对地下令禁止英国学生到巴黎上学,于是这些学者和学生都跑到了伦敦郊外的一个小城牛津继续办学。牛津地区早就有学校,但那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正是这批从巴黎大学返回的教授和学生的到来,才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的第一栋校舍(兼作为教学楼)是在这些人来到牛津之后租的,这些校舍慢慢演变成后来大学里的各个直属学院(Constituent College)。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直属学院不同于我们理解的工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等专业学院,它们其实是由学生和部分教授组成的学习与生活的大社区。后面在介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时,我会详细介绍这些学院。

今天的牛津虽然被认为是大学城,但是这里原先是个小城镇,大学是后来才有的,前面提到大学是不受当地人管辖的,因此大学里的人和当地人的矛盾就在所难免。不知是什么原因,牛津大学的年轻学生们爱打架,结果和当地人产生了冲突,1209年,大学被解散了。一些教授和学生还想继续教书和求学,只好再找地方继续办学。

于是,他们就在伦敦郊区的另一头找到一块当时还很荒凉的土地,居住下来继续办学,这就是今天的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得名于旁边的剑河,但是并没有一座桥叫做剑桥。

美丽的剑河(River Cam)是剑桥的象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剑河被当地人称作River Granta和River Cam,指的其实是同一条河流,前者特指剑桥市至格兰切斯特庄园(Grantchester)一段,即河的上游,这段河流曲折,岸边风景自然淳朴;后者为河的下游,河面较为宽阔,水流平缓,岸边尽是剑桥大学校园的华丽建筑,即后园景观(The College Backs)。

几年后的1214年,经过教皇代表的调停,一部分学校又搬回到牛津,从此世界上有了两所超级学府:牛津与剑桥。

由于牛津和剑桥同根同源,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传统和办学精神,可以说是亲兄弟,因此英国著名作家、《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又把它们一起称为牛桥(Oxbridge)。

无论是早期的博洛尼亚大学,还是后来居上的巴黎大学,或者是英吉利海峡对岸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除了拥有前面所介绍的“学术特权”外,它们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与教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直到1871年牛津大学还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信奉英国国教(Anglican)。而美国最早的几所大学,比如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当时称为王子学院Prince College),都有着教会学校的性质。

这些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和教授都住在一起。当然,它们还具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 坚持精英教育 ,而且学生除了教士之外,就是那些真正想学习的人。

而中国的大学在起步的时候,官办的味道就已经很浓了,并不具备上述特点。 中世纪大学教育的内容包括神学以及今天所说的各种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当时统称为哲学或者文理),但是不管学的是什么,都不可能马上把所学变成谋生的手段,也不可能立刻提高社会地位,因此那时的学生,没有太强的功利心。

那些学习神学的人,大多是自愿献身准备担任神职的,他们学习的内容除了基督教的教义和仪式,还包括宗教音乐、诗歌修辞。哈佛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纠正大家对它关于“哈佛早期是神学院”的描述时说,“哈佛不是为了培养教士,而是为了让未来的教士们有知识而创办的”。

这样的描述并没有否认哈佛早期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教士,其说法与外界的印象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它不仅教《圣经》,还给学生传授自然和人文的知识。

事实上,很多神父和主教当时都是饱学之士,比如达尔文所学的专业就是神学,只是他没有去当神父而已。不过,即使是在中世纪,大部分人也不愿意一辈子都献身给基督,因此他们学习的更多的是和神学无关的科目,包括拉丁文修辞学、数学、逻辑学、天文学、物理学、法学和医学,等等。

如此,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手段。 按照牛津大主教约翰·纽曼的话讲,大学教育应该远离今后的职业和谋生的技能,而传授神和自然的大道。

作为社会的精英,当时的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有学问,有教养,而且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同时他们需要具备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本领。

因此, 过去的大学大多实行通才教育 ,尤其对文科(Liberal Arts)极为看重,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比如,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就要求所有的学生,不论今后选什么专业,都要上一系列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不仅如此, 大学还强调所谓的德育 ,即让学生养成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的习惯。

在中世纪时德育教育体现为对上帝的虔诚,如今则体现为个人内在的修养,这有点像中国儒家宣扬的修身养性。过去欧洲的教育家们认为,如果将科学的教育与道德的教育分家,会导致“邪恶”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物理学家反对搞核武器,与这种传统不无关系。

因此,大学对学生们的要求就远不止是考试的成绩,因为这些分数并不能直接帮助社会精英们解决上述问题。

更进一步地讲, 学生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知识来改变社会。 用纽曼的话讲就是 “我所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永恒的真理,而且是实践和实用”。

欧美大学的这种传统和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在这样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它们就不会只按照分数来招生,自然也就将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尤其是亚裔学生)拒之门外了。当然,美国(私立)大学的招生确实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也不是很公平,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早期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名誉或者赚大钱, 关于这一点,如今在一些大学里还留有当时的痕迹。如果仔细考察一下,一些为人父母者所写的介绍升学经验和子女教育的书,便会发现讲述孩子们如何考上哈佛的书,远比讲述孩子们在哈佛学到了什么或者毕业以后做了什么的书多得多。

不仅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不例外。在中外父母们眼中,孩子能够考上哈佛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毕竟全世界一年不过一千多人能上哈佛,这样的书当然值得写,也值得看,因此很有市场。

但是,等到这些孩子从哈佛毕业时,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父母都很少介绍毕业后做了什么,尽管当初读了他们升学经验的读者们非常关心(或者说好奇)这件事。这倒并非哈佛没有把这些好学生教育好,而是接受哈佛教育的结果和一般为了功利而上大学的人的想象完全不同。

一位哈佛学生的家长在参加完孩子的毕业典礼后和我讲,哈佛毕业生去的地方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挣大钱的地方。很多人会到非常落后的地方去帮助穷人,或者参军,或者去考古研究历史,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服务于社会,这些在宣扬成功学的家长看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写的。

在所有这些介绍升学经验的哈佛家长中,最著名的恐怕要算是畅销书《虎妈战歌》的作者、美国的“虎妈”蔡美儿了,她成功地将女儿索菲亚送进了哈佛,但是当女儿毕业后决定参军,她一开始的反应是惊呆了。虽然后来蔡美儿表示支持女儿服务社会的想法,但是女儿的决定可能有悖她的初衷,或许她在想“早知如此,不如让女儿小时候快乐些”。不过我倒是觉得索菲亚得到了哈佛的真传,这四年没有白读。

哈佛早期实际上是一个半教会性质的学校(耶鲁也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要传教的,这在当时是服务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毕业生都必须能读懂拉丁文的《圣经》。

今天,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还要读一段谁也听不懂的拉丁文,其实是保留了这个传统。 虽然今天不再需要传教了,但是大学毕业生服务社会的精髓仍保留至今。

大学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良知。 从中世纪末开始,直到今天,西方的知识分子成为了社会变革过程中一支最重要的力量。“良知”这个词从此与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关联在一起。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断地为建造一个公平、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多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以换取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

欧美的一些科技精英,他们在帮助政府作决策时,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良知作出判断的,而并非根据政客们和民众的意愿,这要感谢他们所接受的大学教育。

获得良知,并且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2014年,斯坦福大学让每一个申请者回到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表述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是在间接考察一个申请者的良知和历史责任感。

在这些名校看来,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能够体现出比他人更强的地方,那么可以相信当他走出大学后,会比那些单纯成绩好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当然也更有可能回馈母校)。

这便是今天美国各个名牌大学精英教育的本质。在很长的时间里,办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精英,这是欧洲著名大学都有的共识,当然,这些精英不同于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成功人士或政要们,而是带动这个社会前进的各种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