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画了一辈子伟人,却没有见过本人,但他画的伟人无人能及
艺术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诠释,是艺术家对美的诠释。音乐、书法、绘画,这些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是一个涵盖美好的大家族。
国画界的泰斗级人物刘文西就是一个诠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的艺术家,他走遍陕北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留有刘文西足迹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美好,这些美好被刘文西一一记录在画纸上。
刘文西最擅长画的是人物画,他的成名作是画的伟人的肖像。
刘文西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画过无数次伟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伟人本人,尽管如此,他笔下的伟人依然无人能及,这源于刘文西高超的绘画技能,也源于他的善于观察。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是中国美术协会的顾问,是陕西省美协副主任。刘文西的画更多的是人物画,他的笔下曾经画过数不胜数的农民形象,那些画都是以黄土风情为背景的,塑造的都是淳朴的风格,他的画画风格自成一派,他也成为“黄土画派”的创始人。
每个梦想都是由一颗小小的种子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刘文西梦想的种子源于中学时期的一节美术课。
1946年,已经上中学的刘文西第一次在美术课上听到了“达芬奇”这个名字,那个时代达芬奇的名字被翻译成“达文西”,就是这个名字,在刘文西的心中播种了一颗关于美术的梦想的种子。
毕业时,刘文西选择去陕北地区实习,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使他成为了画界的泰斗人物。
在陕北实习的刘文西时常去各个乡镇行走,他最喜欢的就是背着自己的包,带上自己心爱的画具,走在陕北的黄土上,在那片土地上,他肆无忌惮的观察当地的人们,将那些形象一一留在纸上。
刘文西上学时期就很崇拜伟人,在他的家中收藏了许多伟人的照片,没有机会见到伟人,但伟人的形象早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中,在延安时他也经常听到伟人的事迹。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刘文西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工具在外写生,这一次他来到了一处河畔。
在这个与往常别无二致的河畔,刘文西邂逅了牧羊人放羊的场景——这场景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了,却一下子激发了刘文西的灵感。
牧羊人头上戴着当地人们特有的头巾,硬朗的胡子在他的脸上丝毫不邋遢,反而更增添了一番淳朴气息,这装扮使刘文西一下子就想到了伟人与百姓们交谈的照片,他立刻将自己脑海中闪现的画面记录下来,早已将伟人的样子熟记于心的刘文西很快创造了他的成名作。
在刘文西这幅画中,见到伟人的农名对着伟人侃侃而谈,佝偻的背和脸上的局促清晰可见,见到伟人的激动与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透过画布传达给每一个观赏这画的人。
与农名相对而站的伟人耐心倾听农名的诉说,脸上的微笑始终不曾淡去,这笑使得局促的农名感到熨帖,也使旁观的人感到温暖。
这画最让人称赞的是对于细节的处理。画中没有刻意展现老农的喜悦,但每一个看到老农表情的人都能看到他即将溢出画布的激动,伟人手中忘记弹灰的烟更使得人们感受到在倾听老农说话时伟人的认真。
没有任何阻力能够阻止一幅优秀的作品的流传,刘文西这幅画就是这样一幅足够优秀的作品,国画大师潘天寿在看到刘文西这幅画之后也对他赞不绝口。
1960年,刘文西的这幅作品被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画中的主角之一,刘文西从年少起就崇拜着的人——伟人看到了这幅画。
伟人看到这幅画之后对刘文西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名青年画家,并且认为刘文西画他画得最像,这大大增强了刘文西创作的积极性。
刘文西生于江南小镇,被江南小镇的文艺气息感染,伴随着江南特有的柔情长大,但他最爱的是陕西的那片土地,陕北高原的黄土地以及那里淳朴的人们深深打动他的内心。
在三十年的时光里,刘文西去陕北去了四十多次,那里所有的县都留过他的足迹。
刘文西的一生都在塑造陕北的风土人情,他的人物,他的背景都来自于这个地方。在刘文西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一生中,画伟人更是他一生都在尽力诠释的主题,他画不够陕北,画不够那些风情,更画不够伟人。
在刘文西数不胜数的伟人画像中,有一幅是全国人民都看过并且喜欢的,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头像。
当刘文西接到银行交给他的画伟人头像的任务时,激动的他夜不能寐。没有见过伟人的刘文西找出家中收藏的照片,一张张精挑细选。
选出合适的照片后又一丝一毫的观摩,用放大镜仔细研究,每日对着照片绘画成为了他的日常,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他的画印上了第五套人民币。
刘文西对伟人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他画了一辈子的伟人,却从没有见过伟人,他的所有作品都基于照片。
为了追随伟人的脚步,刘文西用了五十多年走遍陕北,每一张照片,他都会认真找到拍摄地点,反复走访那个地方,仔细还原拍摄时的场景,最终留下一幅幅连伟人自己都赞不绝口的画作。
刘文西是优秀的画家,他的妻子陈光健也是一名画家。刘文西与陈光健在育才中学就相识了,后来又一起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
刘文西一生都投身于画画,陈光健也是一个追求艺术的女子,两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共同前进,这种共同的追求使他们即使白发苍苍也依然恩爱如故。
在陈光健的眼中,刘文西是个倔强的老头。刘文西崇拜伟人,连生活上的衣着打扮也会向伟人看齐,陈光健不喜欢他这样的打扮他也始终我行我素。
进入耄耋之年,刘文西患上了关节炎,手指变形也不放弃画画。种种习惯使得陈光健将“倔强”这个词扣在刘文西的身上,与此同时,陈光健也表示,正是这种倔强成就了刘文西。
除了画黄土,画伟人,刘文西还画美人。他走遍陕北的土地,见识过不同民族的少女的风采,也将这些民族美人留在他的作品之中。
在刘文西的笔下,每一个民族的姑娘的特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姑娘们的一颦一笑都留在画纸上,又栩栩如生,光是看着就像这个姑娘即将跃出纸上,每一个线条都形成独特的风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善于观察的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处处皆是美好,刘文西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在刘文西眼中,黄土是美的,黄土高原上的天空是美的,黄土高原上淳朴的民风是美的。
刘文西不仅仅善于发现美,他更擅长表达美,他眼中所接触到的美都会让他想要保留,他将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好通过细节传递给人们。
他的画中,那些黄土之上辛勤劳作的老农脸上的沟壑承载的不仅仅是汗水,更是丰收的喜悦;在他的画中,每个姑娘不仅仅是美在皮囊,更是美在内心;在他的画中,伟人不仅仅是他崇拜敬仰的人,更是中国人敬仰的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