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亩油用牡丹草长苗死,600万退耕还林补贴资金就此搁浅

产业不对路项目难生根

——对富县油用牡丹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调查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延安讯(记者张太东)2013年,富县为一私营企业量身定制的油用牡丹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在栽植了5000亩油用牡丹后,就没有了下文,国家投资600万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就此搁浅。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产业不对路 苗死草长

2013年,省发改委以陕发改农经(2013)1814号文件,批准富县实施油用牡丹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该项目国家投资退耕还林专项资金600万元,计划建设油用牡丹精品园2000亩,示范园13000亩,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4年秋,市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及专家从山东购置油用牡丹苗木,然后分发给当地各县乡镇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

然而,油用牡丹属肉质根系,耐旱不喜水。

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排水不利,河滩地水位较高,所种植的牡丹基地起垄参考北方所定,因此,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不尽如人意,加之雨水大杂草繁殖茂盛,企业又缺乏后期管理,草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小的牡丹苗,很快就淹没在了蒿草丛中。

第二年的夏季,大面积的牡丹苗相继死掉,种植企业不断地反馈信息给当地政府,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只能眼看着辛苦一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9月6日,记者来到地方比较偏僻的富县华恒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在地,这里原是省槐树庄劳改农场所在地,大部分土地属于河滩地。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3年前,公司从省槐树庄农场租用了这里的土地,主要从事粮食种植。2014年公司从政府领取了大量油用牡丹苗木进行栽植,由于对该品种缺乏了解,因此,栽植后成活率较差。同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除草手段,退耕还林补贴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想在给老百姓沟通补助问题很困难,企业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而落的两手空空,而且在得不到补助的情况下,靠人工除草成本太高,企业难以支撑。

当地一位老百姓告诉记者,有关部门投资那么大在这里栽植油用牡丹,这是在瞎胡搞。油用牡丹耐旱、耐寒,不喜水,当地雨水量较大,根本就不适宜发展油用牡丹,栽下去,根就烂了。而且种下去后回收还没有保障,企业负责人只能自己联系渠道回收,再加上持续的雨水导致的草如果控制不住,很快苗死草长。如今,栽植的牡丹被半人高的蒿草覆盖了,长期下去,会全烂在了地里。

企业积极 政府热心 农民不接受

国家投资如此之大,项目之初立项、科研是如何做的?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富县华恒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是政府的强制实施。

该负责人说,该项目是市县政府采购,让林业局协调申报的。项目前期的科研报告、作业设计、评审全是由政府做的,种植户没有参与。

同时说,项目设计15000亩,企业只栽植了5000亩,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地。加之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企业无法负担,因此,项目实施到现在难以生根落地。

为推进项目的实施,政府曾动员当地本土企业、合作社栽植油用牡丹,但当地企业不接受,主要是周期太长,又没有协议回收,因此,其余的一万亩就没有实施。该负责人说,目前国家投资的600万元项目资金在哪里她也不知道。

这样,在政府热心、企业跟随、老百姓不情愿的状态下,申请了国家投资项目,并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由于产业的不对路,企业难以承受后期管理支出,国家投资600万元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就这样搁浅着,骑虎难下。

当地一位人大代表认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是国家用于解决退耕还林农民今后生产生活生计的惠民工程,该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其目的不知是为了谁?项目到目前无法推进,谁该为国家的损失买单?谁又该为企业亏损所负责?

摘自网友解答

市场化转型必须走在官员和政府市场化转型前面。否则,总是后知后觉甚至无知无觉的话,市场不相信眼泪,没有人替你买单。不知道规律在哪里怎么办?多学习,多思考,多观察。总想着套取政府政策,不学习而能够不上当,甚至赚得盆溢钵满,这样天上掉陷饼的美事,我是没见过。

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为什么总是失败?

我以为有一个基本手段的误区,就是错误地采用了有为而治。而正确的做法,则是无为而治。

所谓的有为而治,主要是采取看得见的手,政府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动用行政手段,安排人力物力去抓,政府成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直接指挥者、操控者。

而所谓的无为而治,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让企业和民间,称为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主导者,政府则居于其后,做辅助和服务工作,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

我们全国各地政府遍地开花,到处兴办高科技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孵化器,结果,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而只是制造了一群又一群的靠补贴混日子的平庸企业甚至骗子企业。

浙江省曾经为了产业升级,试图给一些企业优惠贷款,结果,得到贷款的往往不一定是想要搞产业升级的,而只是一些根本不缺钱的大企业而已,这些企业拿着从政府获得的低息的贷款,转手做起转贷款生意。

政府用看的见得手主导和扶持产业升级,几乎处处失败,鲜有成功,究竟是为什么?

如果我们追究事情的细节,就会发现,在这看似千差万别的情况中,有几个非常近似的共同特点:

只要是政府刻意扶持,动用优惠的资金资源政策,就等于制造了一个区别于市场的非自然的温室。在市场自然环境中冻得战战兢兢的企业,当然莫不希望进入政府构建的优惠温室,享受政策的阳光雨露。由此就必然引起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甄别哪个企业是有资质真心想搞创新的,哪个不是?

办法无非有两个:一个是主观的办法,一个是客观的办法。

不幸的是,两个都行不通。

动用主观的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寻租和腐败。给相关的主管官员权力,让他自由决定谁该享受优惠政策,谁不该享受,不需要有特定的选拔标准。那他自然很可能假公济私,贿赂公行。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最大的腐败地方就在金融街,就在证监会。

如果采用客观的办法,看似公平,对公众好交差,也便于上级实行监管,但其实也不可行。比如高科技工业园,高科技项目千差万别,而且全都是新生事物,怎么可能有客观的、拿得出手的标准。于是浙江政府在对创新性企业发放扶持性贷款时,只好选定“大企业”来代表“创新性企业”;深圳创业板只好认定有连续三年盈利的“成熟企业”作为“创新型企业”。这就差得远了。

第二,一旦一个企业进入了政府人为设定的温室,即使是一个本来有创新精神的好企业,也会被引导成平庸的,甚至变成坏企业。这就和一个家庭里面宠着男孩子,以为他会成为家族的希望一样,最后往往男孩子被宠成坏孩子。他会对真正的市场失去敏感,而只会对与政府搞关系敏感。

所以,这就造成,政府的有为而治,扶持产业升级,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