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回忆之春光美:歌手也如春光般明媚,可惜早早退隐。

回顾一首春晚上的老歌。也是新年应景,虽然今天雾蒙蒙的,但还是觉得“春光美”。

这首《春光美》以及演唱者张德兰,现在不像张明敏、费翔这些港台歌手经常在回顾春晚时经常被提起了,但在当年也是风靡一时。可能也是和后来张德兰仍然在香港一隅发展,而且很快就退隐了有关系吧。

但这首歌是真的很优美,张德兰甜美的歌喉一唱起便像是春光明媚在耳边、在眼前。86年春晚的时候,张德兰不过是26岁,但已经有20多年的舞台经验了。比她小一岁的张学友刚出道歌坛,而同样是小一岁的刘德华更是在她的鼓励下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开嗓。
视频很容易百度到。华仔应该是被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到了,大叫“我唔得”。在张德兰的鼓励下,半推半就下完成了两人合唱。唱的正是让刘德华为人熟知的《神雕侠侣》主题曲《情义两心坚》。这首以及另一首主题曲《何日再相见》、还有插曲《问世间》的原唱都是张德兰了。
《神雕侠侣》的这几首歌,显然没有83版《射雕英雄传》系列传唱那么广,但也是武侠剧配乐的佳作了。一度也不知道这些歌都是谁唱的,直到高中时候我淘到一盘张德兰的磁带,才又听到小时候电视剧里的歌声。
张德兰的履历表上当然还不只于此。原名张圆圆,4岁就已童星出道了,10多岁还组了一个叫四朵金花的组合,另三朵分别是沈殿霞、汪明荃、王爱明。前两人无需多讲,王爱明就没太多业绩了,能有印象的就是82版《天龙八部》里演过天山童姥和刘德华版《神雕侠侣》里演过程英。
70年代末随着粤语歌曲的发展,张圆圆改名张德兰进入歌坛,同样是以几首著名的电视剧主题曲插曲获得不错成绩。比如《陆小凤》插曲《鲜花满月楼》就是非常好的一首作品,一听就是写给花满楼这个形象的。

形象如同声线一样甜美的张德兰,现在仍被回忆文章普遍誉为香港歌坛第一代玉女。确实脸蛋圆圆还有小虎牙,形象还是很适合她唱的这些传统小调。不过另一些时装剧的主题曲在她的演绎下也是婉转动听。

比如这首歌《网中人》是周润发早期同名剧集主题曲。

当然到了80年代,粤语歌的走向愈加都市化,翻唱也更多了。张德兰的恬淡性格和出片速度显然是跟不上了,除了唱歌也很少在其他场合出现,声势自然是减弱。
86年上春晚,已经是她在歌坛的后期了。虽然人受邀,但唱什么歌还得精挑细选。在晚会现场,她唱了两首歌,一首叫《祝福歌》,是根据她的《爱的数学》改编的。

这首歌的国语粤语翻唱版本还有很多,比如后来的张卫健有首《哎呀哎呀亲亲你》。

这首《祝福歌》是春晚导演组的邹友开结合晚会氛围重新填的词,典型的80年代晚会歌风格,经由一名香港歌手唱出,虽然欢快活跃,但多少有些别扭吧。
而张德兰在晚会上唱的第二首歌《春光美》,也被邹友开类似地改编了。本来原歌叫作《再见秋天》,原唱李碧华,是80年代红极一时的台湾歌手。别的歌也许你没听过,但这首《心雨》肯定没跑,原唱也是李碧华,只不过后来被内陆一对金童玉女唱到街头巷尾:
原作词曲林建助、陈辉雄是80年代台湾歌坛民歌时期的创作者,一首《拜访春天》应该是唱到家喻户晓了。
《再见秋天》这样的名字自然不适合春晚的氛围,但其实整首歌说的还是四季变换真情永存,邹友开就是做了些小修改,来了个“妙手见春”。改编之后就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感觉了。可以简单对比一下,括弧为修改后的。
我们在回忆,说着那春(冬)天,
在秋(冬)天的山巅,
虽然已成过去(露出春的生机)。
我们的故事,走过那夏天(说着那春天),
就不要说忘记(在春天的好时光),
永远藏在(留在我们)心里。
我们慢慢说着过去,
微微的风吹在耳际(微风吹过冬的寒意),
在我们静静眼里(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默契(神奇),
啊~这就是秋(春)天的美丽。
春晚之后的张德兰回到香港,继续发展了两年。自己组了唱片公司,给自己当制作人,也试过转型唱劲歌舞曲,但不巧有一首《夜之热力》,和当年梅艳芳的名曲《将冰山劈开》撞歌,而且版权没有搞利索,被告到不允许播出,自然是受挫不少。
这样的挫折使得张德兰萌生退意。早早出道,风雨见惯,芳心也早已许,意兴阑珊也是正常的。87年出了最后一张专辑《爱您不变》后便告退隐,并且很快就嫁为人妇。直到10多年后恩师顾嘉辉的音乐作品演唱会才又回到舞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