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案

刘某,女,28岁,初诊时间:2021年5月4日。

一日三餐后反酸打嗝,容易饿一周。午饭、晚饭量稍减少。鼻腔干、咽干。容易怕冷,晚上脚容易凉。脾气急。最近几天下午身懒不想动,余无不适,舌尖红,舌苔黄腻,脉弦有力。

处方:

柴胡15g 枳实12g 白芍20g 黄芩12g

清半夏15g 竹叶10g 党参10g 石膏30g

麦冬15g 茵陈30g 栀子10g 甘草10g

7付,一日一付,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时间:2021年5月11日。

药后脾胃症状减轻。饭量正常。脾气好转,鼻腔不干。

5月9日突然感冒,嗓子疼痛至今,不干,遇冷咳嗽发作,有少量黄痰,患者自行服用阿莫西林一顿。拉肚子,一天 2-3 次。体力可。以往月经来 8天,第 2、3天量多,有血块。腰酸。舌尖红,苔薄黄腻,脉细。

处方: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白术15g

茯苓30g 泽泻30g 薏苡仁30g 桔梗10g

甘草10g 射于10g 薄荷4g 连翘10g

黄芩8g 败酱草12g 枳壳10g 生姜10g

7付,一日一付,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药后恢复正常。

按:“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内经》认为反酸属热,后世亦有认为属寒者,临床上两种原因皆可遇到。容易饥饿,多属热,如《伤寒论》有言:“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鼻干、咽干原因在于局部缺乏津液滋养,津液不足,热伤津液,或道路不通,津液不能到达皆可致之。结合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有力,可知本病属实。反酸、呃逆、消谷易饥、鼻干咽干当属热邪为患。故选用大柴胡汤、竹叶石膏汤、茵陈蒿汤合方,因方中寒凉药物已多,且患者无便秘情况,故去大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