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28~如履薄冰

杜锡是西晋名臣杜预之子。十几年前,杜预出镇荆州,一到任便搜罗奇珍异宝去贿赂洛阳的权贵,有人很奇怪,说“将军你深得皇帝信任,爵至万户侯,洛阳那些人不可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何必给他们送礼?”杜预的回答一语中的:“吾但恐为害,不求益也。”

预在镇,数饷遗洛中贵要。或问其故,预曰:“吾但恐为害,不求益也。”

杜预经历过魏晋交替之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养成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性格。但杜锡生长在和煦相爱的家庭之中,自幼饱受孝礼仁义的熏陶,他性格正直,以为天下人皆与他相似,自然看不到世间会有骨肉相残之事,也不理解长年生活在阴谋诡计之中的人性格会扭曲,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司马遹的荒唐行为了。

司马遹虽比杜锡年轻八岁,但要成熟的多。司马遹了解自己的处境——表面看来,他是帝国的储君,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软禁在洛阳东宫的囚徒,不知哪一天就会祸从天降,性命不保。

父亲司马衷一登上皇位,皇后贾南风便将他的母亲谢玖打入冷宫,不许他们母子相见。一年后,也就是元康元年三月的那个夜晚,十四岁的司马遹看到东海公司马越出现在东宫,身后站着全副武装的五千士兵。不多久,老师杨济逃到他的府中避难,司马越随即下令关闭宫门捉拿杨济。几个时辰之后,杨济就身首异处了,同一天遇害的,还有司马遹的外曾祖父杨骏以及他的亲朋好友共一千多人。

母子生而不得见,亲人师长被屠戮,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监视,这些统统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司马遹变得荒唐胡闹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太子司马遹的态度,贾氏集团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裴頠对贾南风乱政深感忧虑,曾与张华、贾模商议要废掉贾南风,改立司马遹的生母谢玖为皇后。但二人都不同意,他们说:“皇上自己无废黜贾后之意,如我等专断行事,皇上内心不以为然。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贾模也曾对裴頠,王衍提议废黜贾南风,最终因王衍反悔而作罢。

頠深虑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议废之而立谢淑妃。华、模皆曰:“帝自无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上心不以为是。且诸王方刚,朋党异议,恐祸如发机,身死国危,无益社稷。”頠曰:“诚如公虑。但昏虐之人,无所忌惮,乱可立待,将如之何?”华曰:“卿二人犹且见信,然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幸天下尚安,庶可优游卒岁。”此谋遂寝。

模知后凶暴,恐祸及己,乃与裴頠、王衍谋废之,衍悔而谋寝。

为了调和贾南风与司马遹之间的矛盾,裴頠在元康初年上书请求增崇太子生母的位号,谢玖因此升级为“淑妃”,裴頠还请求增加东宫护卫。司马炎继位时,为东宫设护卫军,称为“中卫率”,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东宫中卫率一分为二,分别是左、右两卫率。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杨骏辅政,替太子增设东宫前卫率,在裴頠的要求之下,再增设东宫后卫率,增加护卫三千人。至此东宫护卫有前、后、左、右四卫率,兵力达到万人。

頠以贾后不悦太子,抗表请增崇太子所生谢淑妃位号,仍启增置后卫率吏,给三千兵,于是东宫宿卫万人。

不仅如此,裴頠还打出亲情牌,多次找姨妈郭槐(贾南风之母)劝说。郭槐对司马遹非常关爱,她知道贾南风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儿子了,所以常劝贾南风要善待太子,为将来留条后路。

后母广城君以后无子,甚敬重愍怀,每劝厉后,使加慈爱。

同样,司马遹也企图以政治联姻的方式来改善与贾南风的关系,他给贾南风的妹夫韩寿下了聘礼,表示自己想娶韩寿的女儿,也就是贾谧的妹妹。郭槐对此表示赞成,但此次联姻终因贾南风和妹妹贾午的反对而作罢。最终,司马遹娶了王衍的小女儿,和贾谧成了连襟。

但司马遹和姐夫贾谧的关系并不好。据史书记载,王衍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比小女儿漂亮,大女儿嫁给了贾谧,小女儿嫁给了司马遹。为此司马遹很不满意,口出怨言。贾谧至东宫参见,司马遹爱搭不理,甚至把贾谧一人甩在室内,自己去到后庭与左右玩耍游戏。而贾谧持宠而娇,也不拿司马遹当回事,有次二人下棋,贾谧的态度相当不恭敬,与司马遹抢棋子丝毫不让。此情形恰逢成都王司马颖遇到,他厉声呵斥贾谧:“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

初,贾后母郭槐欲以韩寿女为太子妃,太子亦欲婚韩氏以自固。而寿妻贾午及后皆不听,而为太子聘王衍小女惠风。太子闻衍长女美,而贾后为谧聘之,心不能平,颇以为言。

谧尝与太子围棋,争道,成都王颖见而诃谧,谧意愈不平。

司马遹的如履薄冰,贾谧的狂妄自大以及后党集团为缓和太子与皇后矛盾所做的种种努力,让贾南风对于司马遹的态度,一直处于首鼠两端的境地。双方暗自较量,就像平静水面下涌动的暗流,寻找喷发的突破口。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0)

相关推荐

  • 八王之乱的第二幕——黑丑皇后贾南凤的人生末路

    公元291年底,经过一系列激烈斗争,贾南风正式接管了朝廷大权.贾南风一方面提拔亲信,委任亲党,以巩固自己的势力.一方面,又重用张华等一批颇具名望且忠于皇室的非皇族老臣,以安稳朝政.贾南风初掌权力的近十 ...

  • 简说贾南风

    司马家族夺了曹魏的天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晋朝时代.或许是司马懿心计太重,占尽了司马氏的风水,他的子孙们在权谋.智商等方面竟然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司马衷这辈,他的智力居然连普通人都不如了.司马衷能继承皇 ...

  • 激荡四百年:贾南风设计陷害司马遹,群情激奋重启八王之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5篇 倚仗贾南风的势力,贾谧行事傲慢,即使在司马遹面前也是一副平起平坐的派头,司马遹为人刚强,看他越来越不顺眼,经常不鸟他. 太子詹事裴权劝谏司马遹道 ...

  • 悲哀女人(11) 谢玖

    晋代谢玖 给傻子试床,被大房掷戟 谢玖出身于屠夫家庭,父亲以宰羊为业.谢玖虽然出身贫贱,但却貌美贤惠,仪容端庄,因此受选入宫,封为才人.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衷逐渐长大后,司马炎为了延续家族香火,便琢磨要 ...

  • 西晋悍妇郭槐:因为吃醋间接害死了自己所有的子女

    醋海翻波的宅斗 曹魏皇帝曹芳年间,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国丈光禄大夫张缉等图谋杀死权臣大将军司马师,事败,被司马师夷三族.李丰的儿子李韬是明帝女婿,也不能幸免.李丰的女儿李婉没有被杀,但也被流放到乐 ...

  • 八王之乱 第六节 暴风雨的前夜

    原创 史图馆专栏作者 史图馆 前天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在贾南风解决了司马玮,开始执掌朝政到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前为止,司马衷的一切皇帝职权,都是由贾南风代行的. 因为司马衷实在没有担当皇帝所需的 ...

  • 激荡四百年:平定叛乱王统进徙戎论,贾南风图谋废黜司马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篇 尽管西晋朝廷已到了病入膏肓之际,但还是有那么几个愿意干事.能干事的人,比如司空张华和中书令陈准.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西晋朝廷终于派出了左积弩将 ...

  • 引起“八王之乱”的“丑后”贾南风,倒台时有过怎样的疯狂举动?

    贾南风站在上阁狭窄的顶部,转了几个圈,一颗心狂跳不止.忽然,她看到太极殿东堂大门打开,众兵士抬着痴帝的座辇,拥他坐在殿外空地上. "陛下,您自己皇后如今有难!贼人矫诏要废掉我,您说句话吧,让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荆棘王座

    最后一个让司马炎下定决心不废太子的关键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 公元272年,司马衷与贾南风成亲,司马炎担心儿子年幼愚憨,不懂男女帷房中事,就派一个叫谢玖的才人去东宫侍寝.六年后,谢才人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兄弟情仇

    "尺布斗粟"比喻兄弟阋墙.汉文帝时,皇弟淮南王刘长犯法自杀,长安街头传唱这样的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曹丕和曹植曾有过长达十年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上)

    杨骏是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杨芷的父亲,他无才无德,之前做过县令,做过骁骑将军的从僚,后来因为女儿的关系,被破格提拔,封为临晋侯,做了车骑将军.对此,朝堂议论纷纷,都说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安排后事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布衣出身的经师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中)

    汝南王司马亮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史书说他年少时清醒机警有才干.但随后的两则记载,却不免让人心生迷惑,一是司马亮随文帝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失利,免官",二是羌族叛乱,攻杀了秦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