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施茶的功德,不能遗忘的传统文化
2013 年长荣航空有个经典广告:骑着自行车的金城武停在一棵树下休息,树下的木桌上有个茶壶,壶身上贴着“奉茶”字样。金城武兀自取用茶水,在微风吹拂下很帅地喝着,望向远方,这一场景曾让无数女性为之倾倒。
这种场景,在台湾的叫法是“奉茶”,但内陆我们常用的是“施茶”,就是布施茶汤的意思。小约记得老家的路边也有这样的茶摊,没有人看管,过路的行人可自行随意取用茶水。
夏天时,南方城市会在这种“施茶”的茶壶里泡凉茶,秋冬时则会在茶汤里加一些姜片。别看这种“施茶”只是简单地提供一点茶水,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辛苦奔波的人们难免会因路途遥远而口干舌燥,口渴时嗓子冒火,心中烦躁,能喝上一口茶水,真的宛如甘露。
茶摊、茶棚、茶庵、茶亭
施茶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茶摊、茶棚、茶庵、茶亭等等,每一种背后都是一种文化传承,小约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分享一下。
茶摊相对比较简陋,一般就是在街边巷口、村头路旁的树下,一张桌子上放着泡有茶叶的大茶壶和几个茶碗,行人可随意饮用,不用付费。
茶棚则常见于庙会,小时候有被爷爷奶奶带着去寺庙烧香的话,应该会有印象。茶棚是由慈善家们捐款,在庙会设置的免费茶水供应处。除了供应茶水给香客,有些茶棚还有瓜果点心。
常见的茶棚会用茅草或者帆布扎一个帐篷一样的棚子,在棚子外面设灶煮水。除了供应茶水外,有些地方还会备有油面茶、豆面茶这类用开水一冲就能喝的茶汤小吃,可供充饥,类似于现在的芝麻糊、麦片的作用。
茶庵,光听名字就知道和僧人有关。茶庵多是建造在山腰和靠近庙宇的地方,有专门的僧人烧茶水供给香客和路人,以此广结善缘,普及佛法。广东罗浮山的茶庵还起到给采茶者当临时住所的作用。
茶亭的话就比较高级了,且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化属性。古代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没有自动贩卖机,也没有滴滴、共享单车,住宅区也不会这么密集。身处那个年代的人们走上十几二十里路仍然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都属实正常,这个时候茶亭往往就会出现在旅人的视野中。
茶叶虽是村里人自采自制的老茶粗茶,煮茶的水也不过是山泉水,但能在荒无人烟的旷野看到一个茶亭,喝上一杯水,休息一会儿,那真的就是久旱逢甘露。享用过茶水的旅人才有力气继续走下去。
茶亭多由富贵人家出资、或者宗族集体捐款修建,由这类方式建造的亭内都会有一个石碑,上面会刻有发起人和所有捐助者的姓名,以及这个茶亭建造的年月等信息。
有些茶亭很小,就五六平方米,有些则建造得非常豪华,宛如有钱人家的厅堂,而规模最大的茶亭,大多占地近一亩,设有好几间瓦房,茶亭内还会有长廊,路人可以靠坐休息。
建造完茶亭后,邻近村里的人会选出一位稳重热心的乡民专门负责茶水供应,以及亭内清洁等事务。如果是大茶亭,那这个人就吃住都在亭内,并在旁边耕地种茶;如果是小茶亭,负责人的吃住就由捐款者来负责。
有些地方则组织“茶会”来维持茶亭的运转,加入“茶会”的人要轮流为茶亭烧茶。
如果大家外出游玩时看到茶亭,可以仔细看看亭内的茶联,都很富有哲理。而文人墨客写的施茶文疏其实也是为了搭建茶庵而公开募款的文告。经典的茶联例如:“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
皇恩浩荡
《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中有一幅画,画的就是施茶场景。画中绘着一个简单的棚子,外面写着“皇恩浩荡”,内置一个木桶,桶上装着一个大冰块,有个人正拿起木杓抄了口水要喝。图旁的文字说明显示,这是北京三伏天在官衙门口搭的茶棚。
这里小约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知识:一般来说民间的茶亭凉棚上写的都是“广结善缘”,如果写的是“皇恩浩荡”,那就是“政府工程”。
至今每年夏天,我们依然能在新闻上看到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在街头摆设爱心凉茶摊,免费供路人解渴消暑。
施茶不是施舍,更是分享,为有需要的人解渴,这是源自人内心的善良与奉献,中华传统美德依然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