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人生关键的几步路,年轻时千万别走错
作家梁晓声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受大学邀请办讲座。在场的五六百学生中,有一名大一新生的发言引起他的感慨:
“在30岁前,最迟在35岁前,我还没有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在场学生纷纷点头赞许,梁晓声很诧异,他没想到现在的学生如此讨厌平凡,即便他们还没搞清楚什么是“不平凡”。
他困惑,难道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不堪吗?
或许,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这本小说以整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为背景,讲述陕北双水村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为改变穷苦命运,努力奋斗的故事。而同时穿插了黄土高原上近七十个人物的悲欢离合。
一群平凡人,苦难和宽容背后伟大的精神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停下脚步思考:
什么是生活?我们为什么生活?我们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
这部小说在1986年出版后,凭借巨大的销量和社会反响,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极具时代意义和现世价值。
以书中的故事为例,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在生活的磨难中认清自己,在失败中认清平凡。
相信你会对当下的人生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下面让我们开始阅读本书。
世间多烦恼,唯有读书高
大多数人,大概没有体会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真正的人生之苦。
17岁的孙少平,一直经历着比这更艰苦的日子。
1975年二三月,蒙蒙细雨夹杂着雪花,飘落在黄土地。黄土高原漫长的冬天看似即将过去了,但是春天也并没有到来。
平原县城高中,因为各自家境的不同,饭菜被分为甲、乙、丙三种。
只有两个黑高粱面馍的丙饭,通常是孙少平的饭食。他脸色黄瘦,脸颊塌陷,连一身合身的衣裳都置办不起,浑身上下透着捉襟见肘的穷酸。
即使这个年代,黄土高原上人人都穷,但是少平的家境在双水村也是出了名的困难:老祖母年近八十,瘫痪在床;
父母年纪大了,挣不了几个钱;妹妹升了公社初中,吃穿用度又增加了;
姐姐寻了个不务正业的丈夫,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艰难读入,还要常靠娘家接济。
家里那么多口人,却只有一个全劳力——大哥孙少安。少安才23,他虽在升初中时考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却为了家人,13岁就辍学支撑起全家。
为了撑起这个伤痕满满的家,少安从来都没有停止奋斗。
有几个人给了他力量。
第一个人,是他的青梅竹马,田润叶。润叶家的条件比少安家好太多,她去了县城读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
两人动情时,孙少安的理智将他拉了回来,润叶是个好姑娘,但是润叶太好了,少安不敢接受。
“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生活的巨大反差使他理智而现实地斩断了这段感情。
他逃避了,甚至没有给润叶任何解释,他悄悄地、迅速地迎回一个能够给家里带来实质帮助的山西媳妇——贺秀莲。
而润叶也在哀默心死下,答应了和她门当户对的婚姻——干部子弟,向前。
相比于哥哥的牺牲,弟弟少平无疑是幸运的。
他有了比哥哥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分外珍惜每一次的读书,对知识也分外渴望。
通过读书,他了解到大山外面更为广阔的天地,他渴望逃离这个窘迫的小地方,到远方寻找新的生活。
但如同三毛说的,我们反抗、所不肯承担逆境恰是使我们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
在高中能够享受读书的日子里,少平常常吃不饱饭、穿不上一件像样的衣裳,自尊心还要受伤害。
在少平暂时与家分离时,他遇见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田晓霞。她出身良好,见识卓越,关心时局,热爱读书。
在贫苦的日子里,少平从未抱怨读书苦,因为他知道,那是他看世界的路。
晓霞告诉少平,她父亲曾对她说:“一个中学生就要开始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
虽然从表面上看,他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已不再是原来的他。这些都给孙少平精神上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少安少平的经历很遥远。但毋庸置疑,每个人虽然出身千差万别,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自己,这种心愿是一致的。
当你对现状不满,当你经历挫折和不幸,建议你不妨沉下心读书试试看。
思想不灭的人,就会看见希望和曙光。
不顺其自然,不随波逐流
高中毕业后,少平先是回到双水村教书,住在家里时,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
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
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愿望,一直盘踞在他的心中。
他意识到,要走就得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现在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坦然无悔了!
他来到城市谋生,过上了像流浪汉一般揽工的生活。这是靠着这种卖力气的苦活儿,而且每天的收入微不足道。
在最初外出闯荡的日子里,繁重的劳动曾让孙少平精神麻木。
所幸,这个已从阅读中尝到甜头的青年终究还是捧起了书本。
弟弟找到自己人生路的时候,一直背负苦难的哥哥少安,已经受够了没有奔头的生活。
而此时,全国上下都充满改革开放的希望之芽,这让少安看到了机遇。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
孙少安想要致富,老同学在高中搞基建,他想要少安往工地上拉砖头,拉一回就可赚400元。头脑灵活的少安贷款买来了拉砖的牲畜,在工地里开始了新生活。
赚了钱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发现城市里有很多房子要建,因此他想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就这样,少安日子越过越红火,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大量的财富涌入了孙少安的口袋,孙家困难的家境也有所改善,但他还是按捺不住,一心想要扩建砖厂。
新办的砖厂不能只有那么几个人来操作,于是,家境困难的村民们找到孙少安,孙少安靠自己的力量,不仅改变了自家的困境,也让和更多穷苦的农民找到了新生活。
少平少安他们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努力追求生活,又不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清醒地面对着现实。
每一次勇敢和辛勤,都离梦想更近一步,因为时代洪流滚滚前进,所以他实现得更快,比预想得更好。
对于饱读书籍的年轻人,没有家庭的牵绊,他比少安更加勇敢,他的梦想更高,心更大,走向更大的世界,触摸更真实的社会,实现更好的自己。
任何时代,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和激荡。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少年意气,有过青春的冲动。
舒适圈,正在杀死那个拥有梦想的你。
少平来到陌生的城市,从最底层做起,吃最便宜的饭,做着最遥远的梦,走着最苦的一段路。
少安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用勤奋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硬生生地让孙家甩掉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仍然没有停止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你的努力,也许未必会换来成功。
但至少经历了过程,就不会为碌碌无为而抱憾终身。
妥协于平凡,却不甘平庸
生活总是这样,当你以为在往好的方向前进,前方的未必是曙光,而是猝不及防的转折。
在大城市当临时工的孙少平遇到了转机,铜城矿物局要收20人去大亚湾挖煤矿,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危险,在井下操作的时候,命悬一线。
又黑又脏的矿区在少平眼中,却变成了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地方。
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也让他高兴。一个是穷苦农民的儿子,一个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一个成为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煤炭工人,一个成为前程光明的省报女记者。
虽然家庭迥异,但两人有着精神共鸣。
他和晓霞在梨树下盟约:“两年后,就在今天,在同一个时刻,不管我们那时在何地,也不管我们各自干什么,我们一定要赶到这地方再一次相见……”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少平和晓霞会相伴一生时,变故发生了。
有一天,少平收到田晓霞父亲的电报,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晓霞在抗洪第一线报道时,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
田晓霞的死是对孙少平来说沉重的打击。但少平没有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相反他立刻返回了工地。
对他来说,如此深重的精神创伤得用牛马般的体力劳动来医治。指针没有在那一时刻停留。时间继续走向前去,只是永远不会返回到它经过的地方。
而少安也在经历一场劫难。他贷了款扩建机器制砖,并扩招了许多村里家境困难的农民来砖厂干活。
眼见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变好,但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
在砖厂初建时期,由于缺人,少安招来了一位制砖师傅,但没想到这位制砖师傅对机器一窍不通,烧出的砖头成了谁都不要的次品,机器也报废,雪上加霜的是,砖厂还出了事故。
少安拿不出钱给那些跟着他干了一个多月的人发工资。没想到一个冒牌师傅,让他一夜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从巅峰滑落的巨大转折,让少安意识到,没错,他抓准了机遇,所以一路顺风顺水,反而降低了警惕心,最后只能失败。
孙少安决定再次出发,先是借钱还给给他干活的村民,然后筹款买了新的制砖机重新开张,后来又收下一个快倒闭的砖厂。
新的砖厂开始大把盈利,再一次让少安赚到了钱。
这次致富后,少安想要为村民们做点什么,他出钱重新修缮了双水村小学,为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保障,双水村几代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悲剧再一次来袭。
一直认定少安,支持少安,爱着少安的妻子秀莲,在陪着孙少安的日子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她给他说宽心话,给他温柔的关爱和体贴。甚至在他苦闷至极,无端地向她发火的时候,她也甘心情愿当他的出气筒。
在知道妻子时日不多的时刻,少安才深深体会到爱情。
一直以来,润叶曾是少安心中不敢去想的遗憾。生活的悲苦和辛劳让他不再去想爱情是什么,但秀莲的爱与陪伴,已经融入到他的生命。
“和平凡的自己握手言和”,是我们近年来听过最多的话语。但这不应该是自我安慰,很多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接受平凡,并不意味着成为平庸的人。
到这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学完了。
还记不记得朴树那首歌:“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的确,平凡是人生唯一的答案。但平凡却从不平庸是我们用力生活后坚定的回答。
现在为你总结一下:这本书中,我们带你从3个角度掌握了如何在平凡世界中跨越平庸。
没人可以顺风顺水走过一生,起起落落,才是人生常态。顺境时人能所达到的高度,并不代表人生的本质。
相信你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