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唐:一幅老照片蕴藏的故事

· 文化范儿 出品 ·

一幅老照片蕴藏的故事

盛 唐

偶然与厦门市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会长(《两代人》杂志主编)沈芦聊天,他翻看旧相册,指着一张照片(见图)给我看。我说:“这张照片很珍贵!一定藏着很生动的故事。”鲐背之年的沈芦满脸微笑,自豪地说:“有故事,但很平凡……”

1949年11月初,厦门市军管会文教部决定筹建厦门市军管会文教部文艺工作团(简称军管会文工团),沈芦奉调至文工团参与筹建工作。同年1 2月15日,军管会文工团在通俗教育社(现公园西门南乐团)举行了建团仪式。文工团设戏剧、音乐分队和美术组、总务组,沈芦任戏剧分队副队长。

文工团成立后,即排练歌剧《王贵与李香香》。

考虑南北文化的差异,如果将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原封不动地搬到闽南,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尤其是语言上的隔阂,会让厦门老百姓连台词、唱词都听不懂。于是,决定将剧本翻译成闽南方言。

文工团成立了专门的创作组,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沈芦说,那时候既无加班费,更没有宵夜点心。每到下半夜,饥肠辘辘,便只能一根接一根地猛抽“香烟”。名为香烟,其实是当时最便宜的“一枝笔”或“椰树牌”土制烟。火柴一点,一抽,就“吧嗒吧嗒”直掉烟渣,身上的军服被烧出了一个个黑黑的焦洞,刺鼻的烟草味还让人咳嗽不止。

为赶在农历春节前后演出,要尽快拿出剧本。他们想了个好办法:“接龙”。即改写剧本、作曲、排练三管齐下,然后再回头看,进行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文工团初创时,要什么没什么,有些物资有钱也没处买。舞台灯光是戏剧效果优劣的关键,但演出缺少一个调节整个舞台灯光的大功率调压器。怎么办?大家开动脑筋,办法终于想出来:请木工师傅做个一米多高的木桶,桶里盛满导电的盐水,利用盐在水中的沉淀作用,造成电压的上低下高,再用一条弦线绑上一块金属铅,将铅块放至盐水中上下移动,成了土制的调压器,通过试验,舞台灯光产生了渐明渐暗的效果,如电影上的淡入淡出。

演出的幕间,随着一声锣响,全场暗灯。随后,音乐声响起,灯光慢慢由暗转亮,此时,台上的景物已完全改变,大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说是“机关布景”,其实这在舞台处理上叫作“抢景”。当年在那种简陋的条件下,要达到“抢景”的效果,也是相当困难的,想想当初的做法,还真有点儿“高科技”的味道。

1950年2月26日(元宵节前夕),五幕十四场的闽南方言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在人民剧场正式上演,一炮打响。方言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的演出成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开创了以地方语言和表演形式改编新歌剧的先河。

这张老照片蕴含的历史时光,让更多的人牢记这段革命历程。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