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以“病毒肺炎”命名首次被正式通告,到现在39天的时间,病毒像蝴蝶煽动的翅膀,波及了整个社会的平静和秩序。对各行各业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很多文章都试图从各个角度和维度进行分析,大家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图片阅读。对社会功能和经济结构的剖析,我显然不是专业的,甚至对心理行业的影响,我也想浅谈。今天,只是想跟大家聊聊普通人在这场疫情中的渺小、无力和重新振作。如果心理咨询可以算作心理行业中重要的一个领域,进行传统面对面咨询工作的咨询师或者机构们将受到毫无收入来源的巨大影响。不出门,是普通人可以给这场病毒之战最大帮忙和贡献;而咨询师几乎都是靠着每个月固定的来访咨询费用维持生计的。无人前来咨询,就意味着毫无收入来源。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没人说得准——公司复工时间一再延迟,学校开学时间一拖再拖。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年初许下的视频导演梦想诺言,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做好了清贫一年的准备;另一方面是,我们很早就拥抱了远程咨询的方式,毕竟优质咨询资源的分配很失衡,很多关注安慰记的朋友所在城市根本没有咨询资源。我也收到了正在接受培训的组织发来的危机干预的培训通知,也看到很多心理号都在积极关注这次疫情带来的焦虑和创伤问题。但我隐隐觉得表面宣传是一回事,现实真实的情况又是另一回事。我的观察和猜测是,疑似和确诊的病例更需要的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心理援助可能需要等疫情被真正控制住,回到正常生活之后才会显著出现的需求。在视频后援群里有做心理援助志愿者的粉丝,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猜测。真正符合疫情造成的心理求助需求的比例是非常少的,援助的人远大于需求的人。而在我的来访中,有武汉疫区的群体,咨询的问题事实上也跟疫情本身毫无关系。唯一的联系是,被疫情限制在家,让一些人被迫需要和本来就存在一定家庭问题的亲人,有了更多产生冲突的机会,超出了本来的承受阈值。或者是因为远离了日常早已习惯的压力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自己搁置已久的心理问题。总的来说,心理行业受到的影响或者思考是,远程咨询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机会还是在腐蚀传统咨询的底线?这需要每个从业者都向前迈出一步看看,就像我一直认为的,改变会带来未知和恐惧,但不意味着,我们留在原地就是最完美的答案。另外,心理援助也要适可而止,因为在不可预测但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前,有比心理创伤更重要的生存需要,强迫不需要的人接受帮助,实在是太添乱了。从除夕前夜到初五发布的三个视频和文章之后,我就消失了,直到今天。因为这几天我才反应过来,这场疫情对我这个渺小的普通人,竟也产生了几乎毁灭性的影响。在22号之前,我沉浸在牺牲一切来创作视频,实现小小导演梦想的快乐和满足中。但知道疫情消息的那一刻,这个梦想就瞬间出现裂痕,开始慢慢瓦解了。本来的计划,就是这一年把「一封来信」这个系列不顾一切地尽力而为做到最好。我以为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论今年的日子多清贫、无论有没有人支持、无论这条路是否正确,反正就是豁出去做一年,风雨无阻。就在疫情爆发的时刻,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变得像在巨浪扑打之下还执意往深海对岸划去的小船,渺小、无助、微不足道。原来在坚持梦想的路上,更坏的情况不是困难有多大,而是当所生活的社会面临生存问题时,梦想这个词就需要暂时消失的无可奈何。因为剪辑需要在家里和视频工作室之间往返,病毒暴露风险较高,死结。因为大家都在关注疫情,包括我自己,每天一睁眼就是看看疫情数据和新闻,除此之外的事情好像都变成附属品,爱情、人际关系、自我,还重要吗?死结。所以得放弃了?真是个现实的黑色幽默——无论如何我也无法预测自己孤注一掷的小梦想会遇到天灾(or人祸)。颓废了9天之后,我决定跟大家聊一聊,如果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这场蝴蝶效应中没有幸免,那我可能不是一个人。首先,我确定我不想放弃。困难再大,也是等着被克服的,那就试试看吧。「一封来信」这个系列我本来有一个我认为完美的计划,这一年会做怎样的话题,我需要去做怎样的提升和学习,我都想好了。这种开心的心情,确实很久没有过了,所以当它被不可抗力戛然而止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挫败。这种情况下被迫去做改变,抵触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在面对计划改变时常常会有的情绪,不情愿,甚至是愤怒。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得慢慢接受,我给了自己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如果对心理学了解比较多的朋友可能知道丧失要经历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否认,接下来是愤怒、后悔、抑郁、接纳。病毒的来袭,剥夺了很多我们本来的生活期待,严格意义上这是一种丧失。其实我到现在,闷在家里,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看着刚下了雪的美景,再看到勤洗手戴口罩的疫情防护标语,都有明显的不真实感。真的承认发生的一切,是从被动变主动必须要经历的重要一步——梦想不能按原计划实现了,因为现在有了更值得关注的事情。当我敲出这两行字的时候,真实感慢慢形成,面对的过程由此开始。咨询师面对的人群范围很有限,一对一的私密对话是常态,哪怕是团体咨询,也不过是10个人的固定会面。我们也常常喜欢独处,所以精神世界的探索刺激更多的来自内部。这当然是很美妙的过程,只是也容易局限在某个盲区里。一个太过舒适的生活状态,也可能会从内部慢慢腐蚀一个人对外界的好奇和热情,以及对自己的理解深度。在颓废的这段时间里,我看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因为有一些逃避面对要接受的现实,所以逮着什么看什么,有美剧、有加拿大的电视剧、有纪录片、有电影......大脑终于在超负荷的信息接收中抗议了,因为在某个作品中看到的这样一句话——Trauma cannot define you. How you react to w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defines you as a person. 发生在你身上的创伤无法定义你是谁,你如何应对它才是真正的你。然后我突然从床上坐起,问自己,这个疫情可能会持续整个上半年,这段时间你打算什么都不做么?疫情的发生,无人预料,哪怕是第一个将病毒带入人群中的人,其实也无法责怪Ta,也许是源于无知,但我仍旧相信这是无恶意的动机。疫情没有办法定义任何一个中国人,但在事实已然的情况下,你会做什么以及你之后做了什么,将定义你是怎样的人。疫情能教会我们的,不只是简单的防护措施、不只是勇敢坚强的一线工作者的英雄榜样、不只是人性的善和恶,还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认识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成为一个坚持的人,所以一封来信的系列还是会做,可能在选题上会有一些调整;另外为了不用在家里和视频工作室之间来回跑动,增加病毒暴露风险,我会把刚刚布置好的视频工作室里的东西一次性全部搬回住的地方。本来还是希望私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稍微有一点点距离的,现在只能都在一个地方了。我想成为一个更了解我生活的世界的人,所以我会在一封来信之外,同时关注疫情和我们的生活,持续地做一些和我们的生活相关的话题。虽然我无比只想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但只关注一件事情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正确的答案吧。也许这一年无法像我期待的那样,简单到只在意一件事情;也许这一年注定是复杂的、多变的。【你的蝴蝶效应】如果你也作为一个普通人,因为这次疫情,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变化,非常希望能够听到你的声音,如果你有话想说,欢迎在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