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聚合学堂”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文章,可以这样做:
简介: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明代陕西临漳人,生于公元1552年,卒于公元1629年,享年77岁。武氏自幼习儒,万历17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县、吏部考功主事等职,晚年以少司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卒于官。武氏尤长于医术,公余之暇常为人治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医学理论造诣很深。其所著《济阴纲目》,至今仍被誉为是中医妇科权威性著作。书中阐述了从调经、止带,到求子、产育以及产后杂病、乳疾,生长发育等多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接上文:《济阴纲目》:积聚癥瘕(上)
《大全》云:妇人癥痞,由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搏,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有可征验,故名曰癥,气道壅塞,故名曰痞。得冷则发,冷入子脏则不孕,入胞络则月水不通。 薛氏曰:前证若脾胃虚弱,用六君子加芎归;若肝脾虚弱,用补中益气及归脾汤(薛氏之说,可为病久虚羸者法);若肝火郁滞,佐以芦荟丸、六味丸,外贴阿魏膏。患者须慎七情六淫,饮食起居,治者不时审察病机而药之,庶几有效。 《大全》云:妇人食癥,脏腑虚弱,月候来时食生冷之物,脾胃既虚,不能消化,与脏气相搏,结聚成块,日渐生长,盘牢不移,故谓之食癥也。 薛氏曰:前证若形气弱,须先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当先疏导为主,而佐以补脾胃,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用乌药散,散而行之(散用乌药、莪茂醋浸炒,桂心、当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份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脾气虚而血不行者,宜用四君、芎、归,补而行之;若脾气郁血不行者,宜用归脾汤,解而行之;若肝脾血燥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遥散,清而行之。大抵食积痞块之证为有形,盖邪气胜则实,真气夺则虚,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虽然,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胃气未虚,或可宜用,若病久虚弱者,不可轻试也。 《大全》云:妇人寒热失节,脏腑气虚,风冷在内,饮食不消,与血气相结,渐生颗块,盘牢不移动者是也。皆因血气劳伤,月水往来,经络痞塞,恶血不除,结聚所生,久而不瘥,则心腹两胁苦痛,害于饮食,肌肤羸瘦。 问癥一也,何以知是血癥?曰:血外之证(有以左畔为血癥者,凡肝之部,皆可为血病),瞀闷烦躁,迷忘惊狂,痰呕汗多,骨热肢冷,其蓄在下焦者,必脐下结急,外热内痛,尺脉洪而数也。桃仁、灵脂、生地黄、牛膝、大黄、甘草祛逐之。 薛氏曰:前证多兼七情,亏损五脏,气血乖违而致(此说甚佳)。盖气主嘘之,血主濡之,脾统血,肝藏血,故郁结伤脾,恚怒伤肝者,多患之。腹胁作痛,正属肝脾二经证也。洁古曰:养正积自除。东垣云:人以胃气为主,治法当主于固元气,而佐以攻伐之剂,必需之岁月,若期速效,投以峻剂,反致有误。 《大全》云:妇人月经痞塞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成瘀血也。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为积聚癥癖矣。 薛氏曰:前证若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若恚怒伤肝,用加味逍遥散;若产后恶露,用失笑散;若肝脾虚损,用六君子加柴胡,以补元气为主;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为主。大凡腹中作痛,畏手按者,此内有瘀血。若形体如常,属病气元气俱实,用桃仁承气汤直下之;若痛而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此脾胃受伤,属病气有余,元气不足,用当归散调和之。若痛而喜手按腹,形体倦怠,饮食少思,此形气病气俱不足,用六君、炮姜、芎、归纯补之;若痛而大便不实,饮食难化,此脾肾虚寒,用六君、炮姜、肉果温补之;若痛而作呕少食,此脾胃虚弱,用六君、炮姜、藿香;若痛而呕吐不食泄泻,用六君、姜、桂;若兼手足逆冷自汗,更加附子,此证多有因攻伐而致者(立斋专重脾胃,故其言如此,然亦一偏之见。但攻削之药,不得其窍,反致伤气,以致不救,故不如善守之为愈矣)。
【提示】:更多“济阴纲目”的的资料库及“在线语音”,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提示】:更多“太医院教材”的“在线语音”与“搜索引擎”,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提示】:更多“国医大师有效经验方”资料,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提示】:更多“国医大师医案”资料,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提示】:更多“灸疗”的“在线语音”与“搜索引擎”,请扫描如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