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芈姝明知姐妹争夫伤感情,为何还带上芈月?隐情难以启齿
导语:《芈月传》中的芈姝出嫁秦国,非常希望芈月能跟她一起走。芈月起初拒绝,后来又主动请求带上她,并最终夺了芈姝的恩宠,姐妹俩也因此反目成仇。
后来的芈姝大概肠子都悔青了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芈姝真的是因为缺乏常识、认为“姐妹俩同侍一夫不存在任何威胁”,所以才要带芈月走的吗?其实不然,芈姝压根就没想到芈月能真的跟她回到咸阳,她认为芈月应该跟黄歇一起私奔的。
但途中发生的事,却超乎了芈姝的预料。来到咸阳后,一切就更不是由芈姝一个人说了算的了。
张仪早已感觉出秦王对芈月颇有好感,所以,千方百计替秦王留住芈月,借此讨好秦王。若是芈月能留在秦宫,也是张仪的依傍。因此,张仪在挽留芈月的事情上,自然会不遗余力了。
芈姝当初决定把芈月带出楚国,完全是出于保护芈月。芈姝生性纯良,宅心仁厚,她不想眼睁睁看芈月死在楚国。不知道内情也就罢了,既然已发现了芈月身处危险之中,又怎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1、芈姝原本要向母后问嫁妆事宜,不料却意外听到这样一件令人惊惧的事。
这是原著里的一段情节:
芈姝出嫁在即,心想:嫁妆的事马虎不得,务必要亲自跟母后确认一些单子。于是便来到了威后的宫中。芈姝在楚威后宫中行走,自然是不须禀报的,而此时楚威后和玳瑁正在商议事情,让侍女俱都退出到屋外。
此时众侍女见了芈姝进来,俱微笑着指指内室,低声道:“威后正在商议为公主备妆之事呢,公主可要奴婢进去禀报?”芈姝摆摆手,作出一副要偷听的样子来,众侍女皆掩袖暗笑,便随她自己进去了。
芈姝进了外室,听得里面有谈话声音,便悄悄地走到内室门边听着。只听玳瑁奉承道:“此番八公主出嫁。威后事事亲力亲为,真是一片慈母之心啊!”
又听得楚威后叹道:“这是我最后一次筹办儿女的婚事了。自然不能放松。这嫁妆的单子暂时就定这些了,若是姝儿有什么中意的,再添上。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
玳瑁道:“奴婢微贱之人,怎么敢说辛苦。”楚威后道:“你辛不辛苦,我心里有数。不但操持着姝的婚事,还要帮着解决我的心事。”芈姝正欲掀帘而入,却听得楚威后下一句话,便又停住脚步。
听得楚威后又道:“你那毒,下得如何?”芈姝一怔,吓得站住不动了。却听得玳瑁恭敬道:“她吃了两个多月的砒霜,奴婢依这分量来看,估计再吃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吧!”
楚威后道:“还得一两个月?哼,我真是等不及了,七丫头那个不中用的,我让她下手把那个贱人除掉,她倒好,办事不成。反倒令我……”
解释一下:“七公主”是指芈茵,九公主是指芈月,而芈姝是八公主。
芈姝知道自己的生母心狠,手里也有人命,但她也能够理解:在深宫之中要活下去、要赢,就不能不狠心。可她万没想到:她的母亲竟会心狠到如此地步,竟连无辜的九妹也要杀死。不过是一个还在深闺的小姑娘,又碍着她什么了?为何非要置她于死地?
2、一定要救芈月,不能让她死在楚国。
芈姝的第一个反应是痛心疾首。母后做出这样的事,不仅将来无法面见地下的父王,若是传扬开来,宗室之中,如何见人?甚至教列国知道了,楚国岂非颜面尽失?
母后的性子,芈姝太了解了,她要杀人,自己是根本阻止不住,便是求情也无用。王兄又是个糊涂人,即便她此时跑去找他,他便是答应下来,也绝对无法在母后的手掌下保住芈月的。
所有的计划,都不过仗着她如今在楚宫才能够保得住芈月。可是她马上要嫁到秦国去,只留芈月一人在宫中,怎么能躲得过杀身之祸?
索性,自己先把芈月带走,离开这楚国、离开母后的掌控。至于到了秦国以后,芈月是否当真为她的媵女,则是将来的事,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便是,先救人要紧。
这就是芈姝要带芈月去秦国的初衷,去不去秦国另当别论,首先是要离开楚国。她只是想救芈月一命,而并未真正地想要让芈月做她的媵女。
原本想把芈月带出楚国后,再见机行事,或放芈月与黄歇私奔,或把芈月另许配一个条件相当的将军。总之,芈姝既不想看到芈月被母后害死,也不想让芈月跟她抢老公。
而且,当初芈月也曾信誓旦旦的保证:“绝不侍寝,绝不跟她抢男人”。这才确立了芈姝一定要救她出火坑的决心。只是,后来的事,芈姝却始料未及。芈月出尔反尔,不但侍寝夺宠,还生下了儿子嬴稷,局面彻底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