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怪相:孩子对着试卷不会做题,订正却又能全对?原因出在这里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有不少家长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考试!虽然很多考题孩子在平时的练习中接触过,也会做,但一到考试的现场,有些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索性空白着不做。

但如果考试结束后,家长再把错题拿出来让孩子做一遍,他们倒是又会做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啊,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识字量不够。一年级的考题一般不会太难,拉开成绩差距的关键是“识字量”。即便孩子掌握了课内知识点,但他们会因为读不懂题目的要求,或不认识考卷中出现的生字,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题。

孩子识字量少,怎么办呢?培养阅读习惯是关键。一旦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识字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同时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好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培养,怎么都不会晚。

4个方法,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01

坚持每周带孩子去图书馆打卡‍

每个周末坚持带孩子去图书馆打卡,良好的阅读环境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看到周围其他小朋友在认真看书,这种氛围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世界里。同样是看书,孩子在图书馆的阅读量会达到平时的3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把握住阅读的初心,首先要让孩子纯粹地感受到阅读的美好,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去爱上阅读这件事。所以在选书的这个环节上,家长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功利性地为孩子指定书目,这种急迫感只会适得其反,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02

固定家庭阅读时光‍

家庭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重要阵地,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硬件、软件两手抓。

硬件上,家长可以单独为孩子购置一个书柜,准备不同风格的儿童书籍,同时把书柜的整理工作交给孩子,让孩子建立对书的归属感。

软件上,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少刷手机,多看书。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把“看书”这件事当作像“吃饭喝水”一样寻常。

当然,好习惯需要坚持才能有成效,家长不妨和孩子来一个约定,固定一个时间段作为“家庭阅读时光”,比如睡前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面,每个家庭成员要放下手里的事情,安安静静专心看书。

家长的榜样作用,加上阅读的仪式感力量,会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爱上阅读的好习惯。

03

设立阅读基金

在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奖励刺激,用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具体的做法是,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设立“阅读基金”。比如: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可以获得一定分值的“阅读币”。阅读币可以叠加累积使用,达到额定分值,就能兑换固定金额的购书资金。

为了鼓励孩子,家长可以把这笔资金的购书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这能够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进行阅读。

04

交流看书心得

有效的阅读输入后,鼓励孩子进行有效输出,才能够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当孩子看完一本书,家长就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讨论一下关于这本书的看法:

“书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什么地方最让你有感触?”

“你觉得故事中的XXX做得对吗?为什么?”

……

诸如此类的问题,家长可以与孩子探讨一番;在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后,家长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孩子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

这种互动交流,实际上是让孩子对书中的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加深理解与消化。

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而口语交流,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沟通和表述能力。

阅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令他终身受益,良好的阅读能力,更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让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4个方法,家长们,你们都了解了吗?考试怪相:孩子对着试卷不会做题,订正却又能全对?原因出在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