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到东汉,黄金为何突然消失?为何就连铜钱也被放弃使用?

秦汉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完全确立的阶段,而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统一的货币,在东汉时代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这进入东汉以后,金属货币突然减少。似乎出现货币经济大倒退的现象。

一、金属货币的难解之谜

自秦统一以来,“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汉书·食货志》),即只通行黄金和铜钱两种货币。

1、黄金的突然消失

此后,随着财富和商品的增加,作为货币的黄金和铜钱也愈来愈多地出现在秦和西汉的社会里,例如西汉初陆贾出使南越得到“千金,分其子,子二百斤,令为生产....宝剑值百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在西汉一代,皇帝经常用“金”赐给臣下或匈奴、西域各国,文献记载百斤、千斤、万斤者不胜枚举。贵族官府所藏的黄金,更是惊人。如梁孝王死时,府藏黄金四十余万斤。王莽败时,省中黄金六十匮,一匮万金。当时,民间物价也以黄金计,如王莽末年“天下大旱,黄金一斤易粟一斛”(《后汉书·光武帝纪》)。

由此可见,当时黄金使用的普遍,也可证明当时黄金之多,至于铜钱,在秦和西汉也大量流通。

仅以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三官初铸五铢钱后,至平帝元始中(公元5年)就“成钱二百八十亿万”(《汉书·食货志》)。由于钱币价值高,购买力大,有时谷一斛仅五钱,所以这些钱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王莽时又屡次改变币制,其铜钱的数目当亦不少。

但进入东汉以后,社会上的黄金似乎突然消失,铜钱也好像失去昔日的重要性。从文献记载中看,东汉皇帝很少有像西汉皇帝那样大量地赏赐黄金的。

如灵帝时赏赐镇压梁龙起事有功的交趾刺史朱隽,一次才“五十斤”(《后汉书·皇甫嵩朱隽列传》)比起西汉皇帝动辄以“千金”、“万金”赏赐臣下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官府库存也显然大幅度减少,如东汉末董卓将朝廷积存下的全部财富藏于郿坞,这里的“锦绮绩穀纨素奇玩”虽“积如丘山”。但所“珍藏”的金只有“二三万斤”,银只有“八九万斤”。全部金银数目尚不如西汉皇帝一次赏赐之用。

2、铜钱的使用问题

东汉的铜钱也似乎失去昔日的作用,首先,在东汉建国之初就无铸钱之举,只是下令恢复使用汉武帝时的五铢钱。直至建武十六年(40年)在马援等人坚决要求下,才第一次铸造东汉自己的五铢钱(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但由于新钱上市后,盗铸猖狂,币制紊乱不堪,至章帝元和年间(84―87年)经过大臣争议,皇帝终于批准尚书张林废除钱币的“封钱”奏议,“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后汉书·朱乐何列传》)。

从此正式废止铜钱,后来几乎在整个东汉一代皆无铸钱之记载,桓帝时,刘陶甚至上书,主张彻底废除商品货币,回到纯粹的自然经济时代。

他把世间一切灾难皆推到“造铸(钱币)”上,说“造铸之端”只有引起“争竞”,等到“民众而无所食”挽臂而起“响应云合,八方分崩”时“虽方尺之钱,何能有救?”这危言耸听的一番议论,竟把桓帝吓住了“帝竟不铸钱”(《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直到东汉临近覆亡时,才铸过两种钱:一为灵帝时铸的四出文钱;二是董卓当政时铸的小钱。但不久就由于“货贱物贵”(《后汉书·董卓列传》)而“不行”了。可见,作为货币的职能在东汉时代也愈来愈不重要了。所以东汉铜钱的数量较西汉也少得多了。

从考古资料得知:西汉流传至今的不仅有大量五铢钱及各种铜币,而且有石、陶和铜等各种钱范(见《古器物范图录》卷中,及《斋吉金录》《小校经阁经文》、《关中秦汉陶录》),但东汉的铜钱至今不仅发现很少,且从未发现东汉的陶钱范。而陶钱范因其年代久乃是西汉时普遍使用的一种,这也从侧面证明东汉铜钱的绝对数量是很少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东汉黄金和铜钱骤然减少了呢?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二、货币减少的原因

对于东汉货币突然减少的现象,后代学者均有不同的解释。如对黄金减少的原因,就有耗费太大,来源枯竭,对外输出等各种说法。还有些学者指出:除上述原因外,“由于商品经济的衰落,这时不但黄金没有需要,连铜钱的需要也不大”“结果,黄金被收藏起来”这是“造成东汉黄金突然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上述论断都是有相当根据的。不过,应当看到:就整个东汉王朝来说,货币经济并没有“中断”,金属货币也并非“朝不保夕'。事实上,民间仍在流行着货币,布帛谷粟等实物交换,绝没有能完全取代金属货币。这不仅为文献材料所证明,考古资料中也不难找出证据。如1966年在四川县犀浦附近发现的东汉室残碑。其中记载土地、房舍、奴婢、牛等均以钱计,如“田八百,质(值)四千”,“房六区、直卅四万三千”(奴婢)五人,直廿万,牛一头直万五千”。

从汉简、买地券、《约束石券》、碑等资料中例举用钱的目的在于说明当时货币在商品交换方面并非毫无作用。劳干先生说:

“物价的意义是在交换的关系上面。假若在一个辽远的时期,发现一条物价的孤证.其货币的价值对于其他商品毫无关联,这一条史料也就很少有价值可言”。(《汉简中的河西经济生活》)

所以,罗列上述各种资料.以证明东汉时代货币并未退出交换、流通领域,布帛谷粟等也无法完全取代金属货币。从东汉繁荣的城市以及商业勃兴的现象看、没有相辅而行的货币经济,是不可设想的。至于黄金的减少,也应是事实。不过,其原因除上述几种以外,还应注意到文献所反映减少的均系宫内、官府的黄金,而民间的黄金是增多还是减少则无从揣测。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人民起义迭起,府库中大量黄金流入民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不可否认,东汉时代布帛谷粟等实物货币确实复兴起来实物与货币同用成为东汉经济中一种特有现象。这种自然经济色彩加重,而货币经济下降的现象则是事实。究其原因恐与豪强地主田庄经济膨胀有密切关系。

(正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