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水石桥、公主桥、巴林桥,浓缩在西拉木伦河上的历史画卷
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其称呼自清代始沿用至今。
与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一样,西拉木伦河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这里孕育了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是华夏史前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文献中溯源,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说:'辽(水)出砥石。'高诱注说:'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南入海'。西拉木伦河为西辽河上游河流之一,而砥石即今克什克腾旗西南的白岔山,也就是西拉木伦河的源头,可见汉代对这条河就有了系统的考察。
此河西汉时叫落水,东汉时叫饶乐水,唐代至明代称之为潢水。
美丽的西拉木伦河
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坐标,东经118.622238、北纬43.264878,这里或曾是个古渡口,到了辽圣宗时期,一桥飞架南北,从而开始了一段新的历史。
辽代建造了潢水石桥
潢水石桥被认为建立在辽圣宗时代。辽圣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对他的母亲'萧太后'一定不陌生。辽代的后系都姓萧,但和杨家将一起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萧太后,就是辽圣宗的母亲萧绰。
潢水石桥位于上京临潢府西南,是联系南京析津府的要冲。萧太后对这座新建的石桥一定偏爱有加,它对上京的交通大有裨益,站在桥上,视野开阔,可以直面云卷云舒、大河东去。
辽圣宗即位时年幼,实际掌权人是萧太后。她带兵南下,迫使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将辽国带入了鼎盛时期。此后,宋辽双方的和平长达一百多年,互派使节三百八十余次。
萧太后时宋辽达成和平
1016年,宋朝使节薛映入辽时记载:'三十里渡潢水石桥,旁有饶州',1075年,沈括出使辽国,在《熙宁使虏图抄》中考察了潢水:
'北过大碛二十余里,至潢河....至璜水迎河行数里,以乘桥济河,至中顿河广数百步,今其流广数丈而已。附中顿有潭,潭南沙国,潭北流广四丈,岸皆密石峻立如壁,长数十步,虽回曲数折而广狭如此,疑为人力为之,河出峡中有声如雷,桁沟以桥。'
当时,宋朝的使者到上京,都要经过此桥,潢水石桥也见证了宋辽间的和平岁月。
清朝的公主桥
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奉行与蒙古各部联姻的政策,利用血缘关系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巴林部是较早归附清廷的部落,在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做出过贡献。
固伦淑慧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母亲是鼎鼎大名的孝庄皇后,她被嫁给了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
公主出嫁路过潢水石桥,见桥体年久失修,已是破损不堪,岌岌可危,为方便来往车辆行人,淑慧公主向王爷色布腾提出建桥的要求。
巴林部为蒙古部落
桥应该就建在原潢水石桥的基址上,由淑慧公主从内陆带来的工匠负责施工。
桥体全用石料建成,拱桥被河中岛礁连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为主河道,孔宽二丈五尺,北孔宽一丈八尺,桥上两侧有石栏杆。
巴林石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出于对公主的热爱,被人们深切地称之为'公主桥'。
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公主与额驸考察桥梁的选址,跑了三四十里,因黄沙无法确定。公主随手一指,说:'这里就挺好。'第二天,河中惊奇地出现了一个小岛,并且河岸变成了石质地形。
1650年,桥成,公主站在河岸,一边诵读天书,一边举起黑鞭抽打河水,娇叱:'以后不管来多大的洪水,也不能往桥外流。'
枯水期时,水仅从南孔流过,雨季则南北均过水。石桥也经历过大水的考验,洪水漫过桥面,等水退之后,公主桥安然无恙,被人们誉为'铜帮铁底'。
许多古桥都承载着历史
抗战时期的巴林石桥
抗战时期,赤峰地区被日军占领,属于伪满洲国的管辖范围。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断胜利,德国战败已是时间问题。日本关东军为防备苏联战胜德国后,将军力投入到东方,加紧构建防御体系。
由于巴林石桥的过载量不能满足军事运输所需,日本人酝酿在西拉木伦河上新建一座桥,作为交通补给线上的重要一环。
日军新桥的选址距离石桥下游约200米,在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他们用六辆卡车运来了钢筋、水泥,组织人员,开始施工。
桥墩从两岸向中间增加,历时三年,矗立起来14个桥墩,但最中间的桥墩却始终无法完成施工,因为河内的淤泥流沙地质,使日军的工事屡屡受挫。
西拉木伦桥旁的日军桥墩
还记得潢水石桥、公主桥的选址么?古代工匠巧妙利用了古地质时代岩浆上涌后形成的石岛。而鬼子的勘测却出了问题,因此,才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
历史没给侵略者更多的时间。苏联红军开始了进攻,施工的日本人狼狈逃走,并且炸断了巴林石桥。
苏军经过此地时,先是依仗己方坦克的马力,强行渡河,直到一辆坦克陷入河中无法救出,又随后,苏联人运来铁轨,架设在被鬼子炸断的巴林石桥墩上,终于得以顺利通过。
结语:
潢水石桥和清初的巴林石桥,在古代为沟通南北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澶渊之盟后的宋辽使者往来、清朝三位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以及与噶尔丹的乌兰布通大战,巴林石桥还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覆灭。
巴林桥及西拉木伦河
1963年,新巴林桥竣工,桥梁结构为6孔石拱桥,全长145.3米,现仍在使用。遗憾的是当年文物意识不强,老桥桥墩为疏通河道被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