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湘江(初稿)

----《水经.湘水注》略考

A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孙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湘水,古河流名。又称湘川。今湖南之湘江。《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石矣。故名”。源出零陵郡始安县阳海山(今广西桂林东),与灵渠(湘桂运河)相通。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今金州、零陵、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支流众多,干支流大多可通航。湖南简称湘,即因此水得名。昔湘川蛮居地。[1]

零陵山,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境。《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七“岭南道”四:“湘水,出(全义)县东南八十里阳朔山下,经零陵郡西十里。阳朔山,即零陵山也”。另按《汉志》“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则零陵山大致相当于《汉志》之阳海山。(备注:《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九疑。属荆州。户二万一千九十二,口十三万九千三百七十八。县十: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

始安县,广西当地考古工作者李珍等认为,七里圩“王城”为汉始安县治[2]。“王城”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七里圩村南约200米,城四周地势平坦,大溶江从城址的北部绕城西而流经城址的南面。四周城墙尚存,护城壕清晰可见,是秦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1990~1996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对该城址进行了测绘、勘探与发掘。城址略呈长方形,面积38376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内夹少许陶片、零星烧土和细小的河卵石,有二次加筑的现象。墙体剖面呈梯形,外侧较陡直,内侧坡度较平缓;四面城墙长度不一,其中东墙长164米,西墙长149米,南墙长257米,北墙长214米;墙高约3米,顶厚约10米,墙基厚约15米。城墙四角可见向外突出的角楼建筑遗迹,北垣和东垣各有一处向外突出的马面建筑夯土台基。城门一座,开在北墙偏东处,门道宽7米,长20米。城内陆势平坦,在西北、北和中部有五处呈多边形、高1米左右的夯土建筑台基。城外四周有宽10~20米、深约2.5米的护城壕。城壕外为挖土而成的外城墙。发掘出土了大量饰绳纹、布纹、菱形方格纹的板、筒瓦片,少量有装饰花纹的铺地方砖,卷云纹瓦当、下水管等建筑材料;罐、壶、瓮、钵、鼎、盆、灯、纺轮、网坠、陶球等陶器;刀、矛、钩、锄、斧、镞、权、建筑构件等铜、铁器[3]。

《湘中记》,鲍远航认为罗含《湘中记》是东晋地记的早期代表作,尤其以山水描写见长,为中国山水散文 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湘中记》是罗含在晋穆帝永和、升平年间任宜都太守时所作,大约于南宋末亡佚。该书现有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说郛》宛委山堂本等辑本,但上述各辑本仍有遗漏和不足。补辑辨正《湘中记》 佚文,也是《湘中记》研究的重要方面。[4]

漓水,漓又作离(《汉书·地理志》)。《水经·漓水》:“漓水亦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水。”即今西江支流桂江及其上源漓江。[5]

△东北过零陵县东。

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峤即五岭之西岭也。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北至零陵县,下注湘水。湘水又迳零陵县南,又东北迳观阳县,与观水合。水出临贺郡之谢沐县界,西北迳观阳县西。县盖即水为名也。又西北流注于湘川,谓之观口也。

越城峤,岭一作峤[qiáo]。五岭之一。越城峤一作越城岭。又名越岭、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湘、粤交界处。长200公里。为花岗岩断块山。主峰苗儿山,海拔2142米。《水经·漓水注》:“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6]

越城峤水,史念海先生认为:“郦道元撰《水经注》,于《湘水注》也说,“阳朔山在始安县北”。《漓水注》中更清楚指出:湘漓源上就是始安峤,也就是越城峤。越城峤上不仅有湘漓二水流下,也有峤水,南北分流,即所谓越城峤水。北流的峤水注于湘水,南流的峤水注于漓水。注于漓水的峤水,亦称始安水。越城峤为五岭之一,其南北是不相同的。 [7]

零陵县,广西考古工作者李珍认为位于兴安县界首镇的城子山屯北侧的汉代古城从所处的方位看与史书记载的汉零陵县基本相符。按《水经注》:“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又东北过零陵县东。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 峤即五岭之西岭也, 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 北至零 陵县下注湘水” 湘水即今湘江,正好往东北流经城子山城址的东面。城子山古城城址东临湘江, 距湘江最近约30米,南面紧靠城子山屯,西南被一条称为沙江的小溪所环绕,北为平坦的田地。城址平面呈为长方形、南北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4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 今四周尚可见其痕迹, 其中西、南城垣最为清晰,保存较好;东城垣只存南段长约100 余米;北城垣被毁严重,仅存西端和中部一小段。城墙现存高1~3米,厚5~10米。城址四角较高、墙体宽厚,可能原建有防御性的楼橹建筑。城西、北墙有缺口,可能为城门。城内陆势较为平坦,不见明显的夯土台基,现已全部辟为稻田。西垣外可见一道宽约12米的护城濠,东垣外也可见到城濠痕迹,南、北护城濠不见。在城址内采集到大量的绳纹瓦片。[8]

观阳县,汉观阳城址位于灌阳县城西南约11公里的新街乡湘溪村雀儿山前一带,当地群众称之为“古城岗”。城址地处都庞岭与海洋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东临灌江,西、南、北三面被连绵的群山环绕,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城。城址略呈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95米。城墙用泥土夯筑而成,依山势自山腰作台阶式向山顶延伸,其中东墙残高约9米,南墙高4米,西墙残高约5~8米,北墙残高约11米。墙基厚8~15米。城四周转角处有高隆凸起的城堡式土台,东、西城墙上各有二座夯土台基,高出墙体约3米。城内高低不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约5米;靠西北中央地带有一高出四周2~3米的长方形台基,面积约150平方米,地面平整,有数处柱础石。东、西、南三面城墙均有缺口,可能为城门;东城门通向居民区,西城门通向城外山冈,东南城门最大,为城址主要出入通道,直通灌江。城北和西北面有护城壕,东面及东南面为护城河。城址内外均发现有大量的饰米字纹、方格纹、席纹等印纹硬陶片,篦状细弦纹、宽弦纹灰陶片,板瓦、筒瓦、瓦当残片,铁矛及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陶片等遗物;城墙的夯土中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陶片等。城址现保存较完好,城墙、楼堡清晰可见。城址周围是城池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北有战国墓,西北为汉晋墓群。据《宋书·州郡志》等史书记载,观阳城最早是三国时期东吴所置,但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所出的《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在都庞岭以西约观阳城址的地方标注了“观阳”县,说明观阳县在汉初就已经设置。城址内发现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与马王堆三号墓填土中出土的瓦片、瓦当相似,宽弦纹灰陶片与湖南兰山古城腹雷村西汉南平县故城所出的相似[9],而且在城址的周围还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汉代墓葬,因此,灌阳新街乡湘溪村雀儿山的古城址应为汉代观阳县城。[10]。近年来江田祥通过对郦注等典籍的细致梳理并结合《绥民校尉熊君碑》碑文“拜骑都尉,受命立(灌)[观]阳县,督长六载,无为而治,稽则先民囗囗附,罔无怨旷声。君春秋七十有一,以廿一年三月二七日丙寅卒官。[11]④”所载进一步推论:西汉前期,观阳县治在今灌阳县西南古城岗,后观阳被省,县城亦逐渐被废弃;至东汉末复置观阳县时,县治北迁至今灌阳县城,隋平陈后被废,隋末唐初及唐上元二年复置的灌阳县治时皆在今灌阳县城地,此后一直沿用至今。(但此论所述的东汉末复置观阳县时,县治北迁至今灌阳县城相关考古依据尚不明确)[12]

观水,今湘水上流支流灌江,在今广西灌阳、全州两县境内。《水经·湘水注》:湘水“又东北径观阳县,与观水合。水出临贺郡之谢沐县界,西北径观阳县西,县盖即水为名也。又西北流,注于湘川,谓之观口也”。《隋书·地理志》:湘源县有观水。[13]

临贺郡,临贺故城址 位于贺州市贺街镇,城址有三处:一是在贺州市贺街镇大鸭村土名“旧县肚”的一块平地上。城东北为丘陵地带,西约一里为贺江与临水汇合处,地当交通要道。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80米;四周城墙用泥土夯筑而成,夯层厚10~20厘米,现仅存北墙和东墙南半部,残高1.5米,厚3~4米。南墙中部开一城门,东、西城墙外各有一条宽10米、深2米的护城壕。北墙外是比城址低4米的低凹地带;南墙外出40米原为贺江古河床,低于城址约10米,现为稻田。城址内陆势平坦,地表有大量汉代方格纹、三角纹陶片和绳纹瓦片。二是在贺街镇长利村南、临江与贺江交汇处的三角洲上的洲尾村,东南约一公里河对岸即为“旧县肚”古城址。城呈方形,四周有板筑城垣,东到河西村,西到贺江边,边长纵横约1000米。城垣大部分被毁难以辨认,现仅西垣南段保存长约300米、厚4米、残高约1米的夯土墙,夯层厚15~20厘米。城内陆势平坦,散布有大量的汉代陶片。三是河西城址,位于临江西岸,有主城和附城之分。主城占地510亩,有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城墙内部为夯土墙,外有宋以来历年所砌的包墙残砖,现东垣长840米,南部垣长784米,西垣长630米,北垣长280米,垣均宽21米,残高2~4米。砖城墙外有五代开凿的护城河,在北、西、南三个方向护住主城。因东面为临江故东面没有护城河。在主城外的西城侧有一附城,附城有汉代夯土城墙一道,宽23~25米,残高3~6米,南段长95米,西段长567米,北段已毁,东接主城护城河。[14]

谢沐县,谢沐县故城位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乡花盘寺村北,系汉代遗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300米,南北残宽约150米.城内出土有绳纹瓦,青砖和方格纹陶器残片。据清《嘉庆一统志》载:江永县从汉至南北朝陈均为谢沐县。[15]

观口,约湘水上流支流灌江与湘水汇合处。

该图被谭其骧先生命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这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知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图以详略程度分为主区与邻区。(上述图文摘自网络)

B

△又东北过洮阳县东。

洮水出县西南大山,东北迳其县南,即洮水以立称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定王子靖侯狗彘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洮治也。其水东流注于湘水。

洮阳县,洮阳城址位于广西全州县永岁乡大塘村梅潭屯背后的土石山上,旧名改州滩。城东、南、西三面紧临湘江,北面是土山,西南为湘江的一条小支流——洮水。洮阳是一座山城,它依山势的自然形态用泥土夯筑而成,高出湘江水面约20米。城址平面罄折作多角形,中间有六边形台面,东西两翼略低而类似城郭,东、西开有二城门。凡城墙转角处均高出周围城墙体,原应有角楼等防御性建筑。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城墙残高2~3米,厚5~10米。城内发现大量绳纹板、筒瓦片和篮纹、席纹、方格纹、方格纹和米字纹组合的陶罐、瓮残片等。陶片的火候很高,都是汉以前的遗物,未发现汉以后的陶片和其他遗物,说明汉以后此城已被废弃。城东北的山岭上分布有汉代墓葬群[16]。

洮水,洮水属湘江一级支流,发源地为广西全州县左出灵源寨万乡界上,右出凤凰殿岭。[17]

图表 1摘自葛剑雄主编:谭其骧全集/谭其骧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577页

△又东北过泉陵县西。

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流出。西流迳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阳,商均葬其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自庙仰山极高,直上可百馀里。古老相传,言未有登其峰者。山之东北,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

营阳郡,三国吴甘露元年(265;一作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以在营水之阳得名。治营浦县(今道县东北),属荆州。后废置不常。东晋穆帝后定置,改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新田等县.[18]

泉陵县,西汉置。治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贤为泉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于县置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零陵县,移治今永州市。[19]

泠道县,泠道县故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东城乡培泽村南,系西汉遗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城门对开。东墙残长178米.西墙113米,南墙123米,北墙130米,夯土城墙残高2-5米,宽4-6米.护城河遗迹尚存.城内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简瓦和瓦当,以及印纹砖和印纹陶坛,罐残片,据《水经注·湘水》载:西汉初年建泠道县于此.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有该城标记.(见《湖南考古辑刊》第2集83页,1984年)[20]

九疑山,疑,又作嶷;又称苍梧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南部。属萌渚岭。因山有九峰皆相似,故名。东北—西南走向,为由朱明、石城、石楼、娥皇、舜源、女英、箫韶、桂林、杞林九峰组成的石灰岩峰林。以舜源峰(华盖峰)最高,海拔638米。《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湘水注》:营水“西流经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秦始皇南巡至云梦、汉武帝南巡至盛唐,均曾望祀虞舜于九疑山。舜源峰北麓有舜庙、碑刻,庙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有玉琯岩、紫霞岩等溶洞胜景。多杉、松、竹,特产斑竹,并产中药材。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舜庙,新华社长沙2004年8月13日报道,湖南宁远县九嶷山的玉瑁岩前发现了唐、宋两朝祀舜帝的陵庙遗址。经考古专家证实,这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舜帝陵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发现。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在实地考察遗址后说,发现面积这么大,保存如此完整的舜帝陵庙遗址,而且还能看到历代遗址叠压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舜帝传说”这一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的形成、演变、发展及文化内涵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学资料。之后又有学者通过马王堆出土地图和今地图的对照考察,推定马王堆地形图上的九柱状帝舜陵庙在今蓝山灵江的源头处,即香炉石的南坡,方向是坐北朝南,而七柱状陵庙在今宁远九疑河的源头处,即香炉石的北坡,也可能就在玉琯岩遗址处,方面是坐西朝东。前者指真正的帝舜葬所,后者指残破的祀庙,而柱状符号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立柱。九柱状帝舜陵庙来源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与《国语》和《山海经》的记载相合。[21] 按此则上述注文“山南有舜庙”与今玉琯岩一带的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及马王堆地形图的七柱状陵庙大致对应。

营水又西迳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托名焉。

营道县,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巢两水口。东晋改属营阳郡。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22]此外九疑山肖韶峰下的古城遗址 (位于伶水水道东岸今宁远县东城“盐坛罐”(延唐观)城址),曾出土大量汉代陶器器物残片,确系一处汉代所筑城址。周九疑认为应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年所置营道县城。因其建制晚于马王堆三号墓《地形图》绘制时间50多年,所以古地图没有绘记它。又《汉书·地理志》营道县条目下注记有“南有九疑山”该城址南10公里即为九疑山,也证实它是“营道”县城。后因隋代 泠道与营道县一度合并。[23].

冯水,又名东河。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冯江。《水经·湘水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冯水约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汉冯乘县以此名。[24]

冯乘县,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以冯水得名。《水经·湘水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讬名焉”。[25]按方位推析颇疑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老屋地城址有关联。(备注:老屋地城址位于桥头铺镇老屋地村南,系东周~汉遗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100米,南北残宽约80米.城垣残高0.5-2米。城堡犹存,高约6米.城内文化堆积厚0. 2-0.8米。采集石器有斧、锛;陶片有夹砂灰陶、泥质红陶,其纹饰有绳纹,席纹等,器形有罐等。另有筒瓦等。[26]

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

萌渚之峤,五岭之一。亦名萌诸岭、甿渚岭。又名临贺岭、白芒岭、桂岭。俗名姑婆山,主峰九嶷山海拔约一千七百米,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南北走向。为湘江支流潇水和西江支流贺水的分水岭。[27]

“(萌渚之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有学者据此处郦注所载认为远在南北朝时代,姑婆山便以产锡矿著名,且称为锡方(岭);此地至今犹为我国第二大锡矿工业区……绕姑婆山簏,矿山棋布,有新路、水岩惧、望高、可连、江华等矿山,主要开釆喀斯特型砂锡矿床。[28]

锡方,西汉时设营道县,在今湖南宁远南约三十里,位于郴州市桂阳县西;而宁远、桂阳至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29]

渚水北迳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迳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迳营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迳营浦县南。营阳郡治也。魏咸熙二年,吴孙皓分零陵置,在营水之阳,故以名郡矣。

营浦县(故城),位于湖南省道县道江镇寇公街北,系汉代遗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700米,南北残宽约500米,夯土城墙残长约1500米。残高约2-10米,底宽约10-20米,护城河遗迹尚存。城内文化堆积厚约1-3米,地面采集有绳纹板瓦、筒瓦及方格纹,叶脉纹陶片。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营浦县于此。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图中,绘有“营浦”县城图记。[30]

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水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迳其县西。县本泠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陵为名矣。汉长沙定王分以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买为舂陵侯。县故城东又有一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古老相传,言汉家旧城,汉称犹存,知是节侯故邑也。城东角有一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东南三十里尚有节侯庙。

都溪水,即今舂水下游。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西流至道县入营水。[31]

舂陵县,舂陵侯故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柏家村东南,系汉代遗存,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向,城门对开.东城墙残长约193米,西墙182米,南北两墙均为160米。夯土城墙残高2-4米,宽4-10米,护城河犹存.城内发现建筑遗迹.采集有绳纹板瓦、简瓦等.另有米字纹、叶脉纹、方格纹硬陶片,其器形有坛.罐。《水经注》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建舂陵侯城于此.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图有该城标记,遗址附近有舂陵侯墓,封土已平。墓碑残断,可见“口陵侯墓”4字,清代立.(见《湖南考古辑刊》第2集81页,l984年)[32]

都溪水又南迳新宁县东。县东傍都溪,溪水又西迳县南,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曰都溪也。

新宁县,三国吴析耒阳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三洞口。隋属衡山郡。[33]

都溪水自县又西北流,迳泠道县北,与泠水合。水南也九疑山,北流迳其县西南,县指泠溪以即名,王莽之泠陵县也。

泠水又北流注于都溪水,又西北入于营水。营水又北流入营阳峡,又北至观阳县而出于峡。大小二峡之间,为沿溯之极艰矣。营水又西北,迳泉陵县西,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节侯贤之邑也。王莽名之曰溥润,零陵郡治故楚矣。汉武帝元鼎六年分桂阳置。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实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陈球为零陵太守,桂阳贼胡兰攻零陵,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不能下。

泠水,谭其骧先生认为泠水是深水、营水以外又一为后代所沿用的水名。由于《水经注》、《元和志》、《寰宇记》《九域志》等北宋以前地志只提到出自九嶷山的冷水,而不提到今之潇水(九疑河),而始见于《方舆胜览》的今之潇水,也出于九嶷山,《清一统志》遂谓古之泠水,即祝穆[34]以来的潇水。王先谦《汉书补注》,杨守敬《水经注疏》《水经注图》等皆从其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图中冷水也有水口水源两个注记,很清楚就是《水经·湘水注》中源出九嶷山,北流注于都溪水的冷水,也就是今之泠水。而相当于今之潇水的,则是图中的镛水,足见《清一统志》认为古泠今潇二名同指一水,是绝对错误的。[35]

营水,谭其骧先生认为《水经注》、《元和志》中的营水,不是今道县城西的营水。这条营水不见于《水经注》《元和志》,始见于《寰宇记》。在看到这幅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以前,人们很容易认为营水—名在宋以前指今之潇水、沱水,到宋以后才移指这条水。《清一统志》馆臣厚古薄今,所以在永州府山川下的营水一条,竟专指沱、潇水而不及此水,别称此水为濂溪水。但近代图书多数虽改称此水为濂溪水,仍有沿袭营水旧称的。现在看到了这幅图,才知道原来西汉初年的营水正是指的这条水,两千多年来水名未变。而现今的潇水下游和沱水被称为营水,倒是西汉以后演变的结果。图中营浦县治不在营水之浦而在深水之滨,这并不足以证明深水受营水后已改称营水。若已改称,营水二字注记应在营浦下游。盖营浦初置县时本在营水之浦,其后迁治深滨,而县名未改。营水在深水支流中本不是很大的。何以深水之称不为较大的临水、叩水、镛水所夺,却为较小的营水所夺?大概就是由于营浦这个县恰迁治深滨所致。先是将县治附近一段深水改称为营水,其后又逐渐向下向上扩展,终于到了郦道元时代,营水之称遂被于深水全流。[36]

陈球,(118-179),东汉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人,字伯真。顺帝阳嘉中,举孝廉,历任繁阳令、侍御史。太尉杨秉荐为零陵太守,镇压桂阳李研和州兵朱盖等人起事。灵帝时任太尉、永乐少府,与司徒刘郃等密谋翦除宦官曹节等。事泄,被诬以图谋不轨,下狱死[37]。东汉儒学鼎盛,民间藩滋,世家浸染。陈球居庙堂之高,心存社稷,胸怀苍生,蕴义赴难,身没不悔,步清流名士之列,彪炳春秋。[38]

县有白土乡。《零陵先贤传》曰:郑产,字景载,泉陵人也。为白土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足,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产乃敕民勿得杀子,口钱当自代出。产言其郡、县,为表上言,钱得除,更名白土为更生乡也。《晋书地道志》曰:县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营水又北流注于湘水。

口钱,汉代的一种人口税。民年七岁至十四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出口钱二十,为敬奉皇帝之用。汉武帝改为三岁起征,并增至二十三钱。汉元帝时复为七岁起征。[39]钱剑夫认为汉王朝虽然规定三岁或七岁为口钱的起征年限,但在个别边远的地方如零陵郡竟是生下来一岁就出口钱。虽然有法定的征收数额,难兔层层剥削.譬如郡按全郡人口年岁计算,每人是二十三钱,却要征到每人五十钱;县就要征到七十钱,到了乡啬夫一级,可能就要征到九十钱或一百钱了。这样,贫苦人民当然难于负担,……郑产身为啬夫,而且又是贤吏,似亦难于“代出”这种巨款,只能是上言郡县;而郡县再属好官,也不能擅除此钱。当是仍照法定的年限和数额,从七岁起每人每年只出二十三钱,也就是说“钱得除”指的是“溢额”得除,广大贫民就受惠无穷了。白土改为更生乡,当是这样的原因。[40]

C

湘水又东北与应水合,水出邵陵县历山,崖登险阻,峻崿万寻,澄渊湛于下,应水涌于上。东南流迳应阳县南,晋分观阳县立,盖即应水为名也。

应水,湘江支流。又名紫溪河。在湘桂边界。源出越城岭山脉海拔1882米舜皇山东南麓。东流折向南流。经湖南省东安县紫溪、茶源、井头等地,于大江口附近注入干流。全长75公里,流域面积1011平方公里。[41]

邵陵县,西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陵县置,为邵陵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隋改为邵阳县。[42]

应阳县,西晋惠帝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八十里芦洪市镇。《水经·湘水注》:应阳县“盖即应水为名也”。隋废入零陵县。[43]颇疑与东安县芦洪市镇马家台遗址有渊源;该遗址位于芦洪市镇芦洪村东北,系汉遗存,面积约 3 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0.7 米。采集有几何形纹青砖和绳纹瓦等。附近分布有数处汉墓群。[44]

应水又东南流,迳有鼻墟南。王隐曰:应阳县本泉陵之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余所闻也,圣人之神曰灵,贤人之精气为鬼,象生不惠,死灵何奇乎?应水又东南流而注于湘水。

鼻墟,古地名。一名有鼻,又名鼻墟、鼻亭。在今湖南道县北,接永州市界。相传舜封象于此。古有象祠。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毁之。[45]

,为舜同父异母弟,曾数度谋害舜,是反面人物,不应当被祭祀,故而此地之民祭祀他 有淫祀嫌疑。但王阳明所作《象祠记》却从“无不可化之人”高度,论证了修缮象祠、祭祀象的合理性……基于“无不可化之人”观点,王阳明《象祠记》辨析唐人毁象祠和龙场之民修象祠的不同在于:“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唐人毁象祠,是因象原来是坏人; 龙场之民崇拜象而修缮象祠,是因象最终改过自新成为了好人。王阳明说他要通过《象祠记》一文,将“无不可化之人”观点公布于世:“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 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说象这样的不仁、不孝、 不悌之人都能改恶从善,所以人们要有信心成就自己的圣贤、君子人格。王阳明“无不可化之人”观点的提出,在儒家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46]

湘水又东北得氵毛口,水出永昌县北罗山。东南流迳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罗君章云:今燕不必复飞也。其水又东南迳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

氵毛口,即祁水与湘江汇合处(约祁阳县城关镇海水湾一带)。祁水系湘江支流。又名小东江。发源于祁东县四明山。流经邵阳、祁东、祁阳三县,于祁阳县城关镇海水湾入湘江。长114公里,流域面积168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5.85立方米/秒。[47]

罗山,按祁水所出,则古罗山大致相当今祁东县四明山。

石燕山,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北九十里。[48]

石燕,中药店里有一种入药的化石 ,称作石燕。人们多以为是古代飞燕的化石。其实,石燕非燕 ,它是一种古代海洋中营固着生活的腕足动物的壳体化石。那末,怎样会把它当作飞燕的化石呢?说来话长,早在晋代(四世纪后半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在其《启朦记》中曾提到 “零陵郡有石燕 ,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可算是记载石燕化石的开始。从此,就认为石燕是飞燕化石, 迂风能飞翔起来 。于是, 谬种流传, 贻误非浅。比如北魏时代,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466-527)在其名著《水经注》中就沿用类似的记述“石燕山(今湖南祁阳)有石钳而状燕 , 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xié háng】如真燕矣!”这段文字,颇有绘声绘色之妙。说的是祁阳石燕山,出产变成石头的钳子,形态象燕,有大有小,若母子之分。当雷雨之际,石燕会象燕子似的飞翔起来。据目前的地质知识查核,祁阳广布晚泥盆世的海相地层,确实产石燕。由于《水经注》中提到石燕会飞,于是更广为流传了。郦道元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他如亲自到祁阳石燕山观察一番,我相信他不会写上“石燕群飞, 颉颃如真燕矣’’。值得一提的是 郦道元把石燕和钳子联系起来倒颇有意思,两者都是海生动物而成为石头,岂不是对于化石的由来问题,提出了发人深思的见解吗?(石燕的故事,石中生 苗岭生态 2015-12-02)

永昌县,三国吴分泉陵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西北七十三里砖塘镇。隋废。[49](备注:永昌县故城位于湖南祁东县砖塘乡烟河岭村西·三国吴遗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180 米,南北残宽约 150 米。南、北、西三面以祁水支流为护城河,东面有护城壕残迹。夯土城垣残高 4米,宽 10 米。采集有绳纹板瓦,简瓦和青砖等建筑材料及陶罐、陶钵等残片。据清同治《祁阳县志》记载,三国吴太平二年(257 年)至隋开皇九年(589 年)建永昌县城于此。[50])

又东北迳祁阳县南,又有馀溪水注之。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其水扬清泛浊,水色两分。

祁阳县, 三国吴析泉陵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二十二里金兰镇。据《舆地纪胜》卷56引《零陵志》云:“县在祁山之南, 故曰祁阳。”隋废。[51]

馀溪水,一名清江水。即今湖南祁东县南归阳河。《水经·湘水注》:余溪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52]

邵陵县,西晋武帝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陵县置,为邵陵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隋改为邵阳县。[53]

湘水又北与宜溪水合,水出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新宁,故新平也。众川泻浪,共成一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迳其下,天旱则拥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营阳舂陵县西北潭山,又北迳新宁县东,又西北流注于湘江水也。

宜溪水,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之宜水。[54]

新宁县,三国吴析耒阳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三洞口。隋属衡山郡。[55]

新平县故城, 位于今湖南常宁县柏坊镇双白村东北,系三国吴遗存,遗址平面略呈椭园形,东西残长约 350米,南北残宽约 290 米。西北残存夯土城垣,其中最高处约 4 米。护城河遗迹尚存,宽约 8 米。采集有绳纹筒瓦、板瓦、陶钵、陶碗等。据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三国吴五凤年间建新平县城于此。[56]

龙穴,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南。晋左思《吴都赋》:“龙穴内蒸,云雨所储。”唐李善注:“湘东新平县有龙穴,中有黑土,天旱,人人便共以水沾穴,则暴雨应之”[57]

舂水,一名舂陵水。源出今湖南新田县西北舂陵山,东南流折东北,经桂阳县北入耒阳、常宁二县市间,入湘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耒阳县: “舂山,舂水所出,北至酃入湖”[58]

潭山,按舂陵水源出新田县西北舂陵山考量,则潭山大致相当于舂陵山;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七十里,接新田县界。《方舆胜览》卷24道州:舂陵山 “五山相接,山势峭秀,舂陵水所出”。[59]

D

△又东北过重安县东。又东北过酃县西,承水从东南来注之。

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东北流至重安县,迳舜庙下,庙在承水之阴,又东合略塘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作铜腥,鱼为之死。

承水,又作烝水。即今湖南衡阳市及衡阳县境之蒸水。《水经·湘水注》:“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薑山,东北流至重安县……又东北径重安县南……至湘东临承县北,东注于湘”[60]

略塘,北宋时的《祥符衡州图经》:衡州境内(今衡阳市附近)还有“略塘,周围三十里”。“酃湖(耒水下游注入湘江处的堰塞湖)在衡阳东二十里,旁有水深八尺,绿色,阔广可二十里,冬夏不竭”[61]的略塘,据上述郦注“此塘中有铜神”等可知略塘的由来很久[62]。略塘,一作客寄塘。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西。[63]

略塘之铜神,民国学者结合德国地质学家哈尔芝在附近古地层中发掘出不少石鱼且有“铜质每渲染其间”的实证,认为与上述郦注“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作铜腥,鱼为之死”所载大致吻合。(备注:《石雅》云:今考德国哈尔芝邻近于古代地层(地质学家谓之二叠纪)中,发掘石鱼甚多,铜质每渲染其间,故识者谓铜毒而毙者。此正与水经注所称略同。”)[64]

承水又东北迳重安县南,故零陵之钟武县,汉长沙顷王子度邑也。王莽更名曰钟桓也。武水入焉。水出钟武县西南表山,东流至钟武县故城南。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至湘东临承县北,东注于湘,谓之承口。临承即故酃县也,县即湘东郡治也。郡旧治在湘水东,故以名郡。魏正元二年,吴主孙亮分长沙东部立。县有石鼓,高六赤,湘水所迳,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罗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观阳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中覆船,扣之清响远彻,其类也。

钟武县故城(重安县, 钟武故城位于湖南省衡阳县鼓峰乡荫棠村西北,系西汉、唐遗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300 米,南北残宽约 230 米。夯土墙垣残长 70 米,宽约 9 米,高约 3 米。护城河遗迹尚存。采集有汉代绳纹筒瓦、板瓦和几何纹青砖。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西汉钟武县建于此。[65](备注:钟武县,西汉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南武水北,属零陵郡。元康元年(前65年)封长沙顷王子度为钟武侯。后侯国徙江夏郡境内,仍为县。东汉永建三年(128年)改名重安县。[66])

临承县(故酃县),酃县,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十余里酃湖侧。东汉属长沙郡。东晋太元二十年(395) 省入临烝县。《水经·耒水注》: “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醇美……”[67].(备注:酃líng县故城位于衡阳市酃湖乡胜利村西,系汉代遗存,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500 米,东西残宽约 400米。夯土城墙残高 10 米,护城河宽约 10 米。采集有筒瓦、板瓦、瓦当以及盆、罐、壶、钵、豆等陶器残片。陶片纹饰有麻布纹、米字纹、方格纹等。还采集有铜“五铢”钱、铜渣和铁剑等。据清乾隆《衡阳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置酃县于此。[68])

石鼓,在今湖南衡阳市城北区湘江与蒸水汇口南侧。以山上有巨石如鼓而得名。《水经·湘水注》:“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罗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宋于此建石鼓书院,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69]

裴岩之石鼓,又名打鼓洞,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四十里。《水经·湘水注》:“观阳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如覆船,扣之清响远彻。”[70]

湘水又北历印石,石在衡山县南,湘水右侧。盘石或大或小,临水,石悉有迹,其方如印。累然行列,无文字,如此可二里许,因名为印石也。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句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阵云,非清齐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岣嵝山,为南岳也。

印石,盖山林先生认为,我国是发现岩画最早的国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最早的人。至于此处郦注所谓的“印石”盖山林认为应属于符号形岩画。郦注只记此一处,湘水条说:“湘水又北,历印石,石在衡山县南……因石为印石也。”这种岩画,根据“其方如印”推测,大小约与官印相近,是方形的,大约是一个“口”形,其内有无刻画不详。这种“□”形图画,我们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也见到过。如果“口”内有刻画的话,根据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草原岩画推测,一是在里面加“十”字,而作“田”,一是在其内加点,而作“画”形。[71]

衡山县, 西晋改衡阳县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南。隋废。[72](备注:衡阳县故城位于湖南省衡山县沙头乡永和村东南,系三国吴遗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 1000 米,东西残宽约 500 米。夯土墙垣残高2米,宽2米。城内曾出土有青砖、瓦当等。据明弘治《衡山县志》载: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建衡阳县于此。[73])

紫盖峰,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东部,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太平御览》 卷39引盛弘之 《荆州记》曰:“衡山有三峰,其一名紫盖,每见有双白鹤徊翔其上。” 《舆地纪胜》 卷55衡州: 紫盖峰 “在南岳。有紫霞笼罩之状,其形如盖”。南岳诸峰皆朝于祝融,如拱揖之状,独紫盖一峰,面南挺立。杜甫 《望岳》诗: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抵昂。紫盖独不朝,争长相望。”[74]

石囷峰,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北部,祝融峰东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太平御览》卷39引盛弘之《荆州记》作“石囷峰”。《舆地纪胜》卷55衡州:石廪峰“在南岳。其峰耸峙如仓廪”。[75]

芙蓉峰,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祝融峰东。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水经·湘水注》:衡山“芙蓉峰最为竦杰”。[76]

岣嵝山,古山名。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曾指为衡山主峰,故衡山又称岣嵝山。《山海经·中次十一经》郭注:“衡山,南岳也,俗谓之岣嵝山。”山上有碑,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禹治.水时所刻。[77]

南岳,古为五岳之一。《中国历史大辞典》等认为南岳先是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登潜之天柱山(今安徽霍山县南天柱山,又名霍山、衡山),号曰南岳。其后又以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衡山(又名岣嵝山)为南岳。[78]而按《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孔传:“南岳,衡山”《汉书·郊祀志上》:“﹝舜﹞五月,巡狩至南岳。[79]等所载结合上述郦注等可知,在隋文帝诏定衡山为南岳之前,不少典籍便已出现衡山为南岳的相关记载[80]。

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芙蓉峰之东,有仙人石室,学者经过,往往闻讽诵之音矣。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营丘九头图,有学者认为营丘即蚩尤所都齐之营丘也。九头即营丘九黎族。祝融族南迁后,为不忘故土,故制营丘九头图以记之。[81][21]

祝融冢,祝融峰为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峰上建有祝融殿,为祭祀祝融之处。信奉祝融神是中国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对道教及普通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祝融本是上古时期一种官职的名称,负责有关火的事务。周代,湖南属楚。楚的先祖就曾担祝融一职。《祝融原本是火正这一官职的另一称号,没有丝毫神秘色彩。但其后的先秦时期出现了神化祝融的情况......此外由于古人非常重视“四方”这一概念(有时又加上“中”),古代有四岳、四帝等说法,并把五行中的金、木、水、火与四方相配。因为南方炎热,自然是与火相配。祝融是火正,当然就与南方有了联系,所以《管子·五行》说:“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祝融又成了负责南方事务的官员。由于祝融负责南方事务,整个祝融部落便开始南迁。《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訸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今人称向南迁徙为“南下降”与“下”义同。也就是说,祝融是炎帝的后代,原居中原或西北一带,后来南下到了长江流域。根据有关传说,祝融并没有在长江两岸地区定居,而是继续南下到了湖南(湖南湘江也属长江流域),死后葬于衡山。《山海经》卷三十八记载:《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路史·前纪八》也说,因为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一载:“祝融墓,在衡山县祝融峰上”南岳的主峰以祝融命名,就是因为祝融死后埋葬在这里。[82]

E

湘水又东北迳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分湘南置也,衡阳郡治。魏甘露二年,吴孙亮分长沙西部立,治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十三州志》曰:华水出桂阳郴县华山西,至湘南县入湘。《地理志》曰:郴县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西入湘。湘水又北迳麓山东,其山东临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

湘南县,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南花石镇。西汉属长沙国。东汉为湘南侯国,属长沙郡。三国吴仍为湘南县,为衡阳郡治。南朝宋属衡阳郡。南齐废。[83]

湘西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湘南县置,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治今湖南株洲县南。属衡阳郡,南朝为衡阳郡治。隋改为衡山县。[84]

郴县,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汉为桂阳郡治。隋初为郴州治。大业初为桂阳郡治。唐复为郴州治。五代晋改为敦化县,后汉复改郴县,仍为郴州治[85]。因源出境内岑山的郴水而得名。“郴”从林从邑,取义“林中之城”,以多木而得名[86]

耒水,又名洡水,湘江支流。源出桂东县烟竹堡,上游俗称沤江,在资兴市黄草与来自汝城县白习山 (属古耒山一峰) 的浙水汇合,得名耒水。《汉书·地理志》: “耒山,耒水所出”,即指此。[87]耒水上游湍急,自城关往下河道弯曲,故名。“耒”为耕具曲柄,此借喻河流的弯曲。[88]

麓山,即岳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 “湘水左径麓山东,上有故城。” 《元和志》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89]

△又东北过阴山县西,洣水从东南来注之。又北过醴陵县西,漉水从东来注之。

《续汉书.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鸣如牛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因以为候。湘水又北迳建宁县,西傍湘水,县北有空泠峡,惊浪雷奔,濬同三峡。湘水又北迳建宁县故城下,晋太始中立。

洣水,古名泥水。今湖南湘江支流。《水经·洣水》: “洣水出茶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 郦道元注: 洣水 “西北流径茶陵县之南,洣水又屈而过其县西北流注也。《地理志》 谓之泥水者”。《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 洣江 “在州西北。源出衡州府酃县洣泉,合云秋、沔渡二水,北流数十里入州境,又西入攸县界,合于攸水”。[90]

醴陵县,东汉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醴陵市。《寰宇记》卷114醴陵县:“县北有陵,陵上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91]

建宁县故城,三国吴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元年(627) 废。[92]

空泠峡,在今湖南株州市南湘江中。亦作空灵滩。[93]

△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县南有石潭山,湘水迳其西。山有石室、石床,临对清流。湘水又北迳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亦谓之曰湘州潭,湘水又北迳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子戍,故郭尚存。

昭山,一名马山。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湘江东岸。《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 《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引 《寰宇记》: 昭山 “以周昭王至此,故名”。

湘州潭,即昭潭。在今湖南长沙市南昭山西湘江中。[94]

南津城、橘洲子戍等湘江东岸的南津城,被推定在长沙市南部的猴子石附近[95]这里架有通往南二环的猴子石大桥, 现在也是长沙南部的交通要地。在它对面的西岸,有靳江河(被推定为瓦官水)的河口。从这里到天马山南侧一带,现在虽然与湘江西岸成为一体,但根据实地调查,仍可以确认有沙洲存在的痕迹[96]。史料中(上述郦注)所谓的“橘洲”指的就是这里,橘洲子戍应在沙洲对面的湘江西岸(备注:《湘城沧桑之变》第60〜61页中,提出岳麓山南侧有被称为土城头的台地,应是橘洲子戍的遗迹。然而自1986年的文物普查之后,好像没有进行详细调查。现在经过开发的当地已是高楼林立。)[97]

湘水又北,左会瓦官水口,湘浦也。又迳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北对长沙郡,郡在水东,州城南,旧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湘水左迳麓山东,上有故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湘浦也。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王莽改号抚陆,故楚南境之地也。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这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令曰:荆王献青阳以西。《汉书.邹阳传》曰:越水长沙,还舟青阳。《注》张晏曰:青阳,地名也。苏林曰:青阳,长沙县也。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汉景帝二年,封唐姬子发为王,都此,王莽之镇蛮郡也。于《禹贡》则荆州之域。晋怀帝以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郡廨西有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地,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而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傍有一脚石床,纔容一人坐,形制甚古。流俗相承,云谊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树,亦云谊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治。

瓦官水,被地方学者推定为靳江河。

临湘县故城,何旭红先生认为《水经注》这一段是依湘江江水流向自南而北对湘江东岸地理及沿革记述,记录的次序是船官(今南湖港)~长沙郡~临湘县故城~临湘县新治~北津城(今通泰街西街口附近)~吴芮冢,在记述临湘县故城”时对“故城”沿革进行了追述,其中就包含一句“城之内,郡解西有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地,……”,所以“城之内”之“郡廨”之“郡”不应指“临湘县故城”城外南边的“长沙郡”,应指“故城”内永嘉元年“立湘州”以前之“长沙郡”,即应指此句之上的王莽之“镇蛮郡”。故此看来,贾谊故宅之东的“郡廨”就是“镇蛮郡”之“郡廨”,而王莽之“镇蛮郡” “郡廨”因王莽时期未更动汉以来的治所位置,因此也就是汉长沙国都—“临湘故城”之“宫署”位置所在了。临湘故城,《水经注》首载其位置,其后的文献大多以《水经注》为本。对“临湘故城”之“宫署”位置,未见于文献记载。近几十年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资料表明,《水经注》对临湘故城的记载是确切的。如现长沙市市区古井分布与古墓葬分布界线十分明显,汉井的分布范围与《水经注》记载的“临湘故城”的位置大体吻合。依据《水经注》的记载,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古代城市发掘材料、长沙地形特点和其他一些文献推测“临湘故城”的四至为:南界未超过解放西路、桌后街一线,北界在青少年宫影剧院东西一线(含教育街)与中山西路之间,东界在南阳街以西,西界约在太平街、藩城堤一线以东;对“临湘故城”“宫署”位置推测为在“临湘故城”南部即今五一广场及周围地区。但是“临湘故城”毕竟已遭毁弃湮灭,迄今为止在考古工作中也未见其残断墙垣和“宫署”台基,有待于旧城区内更多的基建工地出现和考古工作者更加努力。[98]

县治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芮冢,广踰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廛郭之佳憩也。郭颁《世语》云:魏黄初末,吴人发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尸,容貌衣服并如故。吴平后,预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形貌何类长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见纲又四十馀年矣。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右合麻溪水口,湘浦也。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也。水北有三石戍戍城为二水之会也。湘水又迳浏口戍西,北对浏水。

北津城、三石戍,卞鸿翔认为比起西岸的三汉矶,通泰街西端更合适作北津城的推定地[99]。其位置是在橘子洲与傅家洲之间水路的对面。被推定为三石戍所在地的三汉矶在湘江西岸靠下游(靠北),现在的三汉矶大桥西端南侧有土城的遗迹。这一土城遗迹经过2008年的发掘,已被看作是西汉长沙王国墓的园邑。虽然有在嘉禾年间之前被与关羽交战的孙氏政权利用的可能性,但是有关三国时期以后的状况,现在还无法清晰了解[100]。三石戍被推定在三汉矶附近这一观点本身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土城遗迹是否与三石戍有关应该还有疑问。[101]

浏口戍,按郦注所述浏口戍大致在浏水河口(现在的捞刀河河口)。此外安部聪一郎(日)先生在梳理走马楼吴简中,发现虽然看不到浏口戍本身,但出现了像被冠在“度卒”、“驿兵”之前的“刘口”。考虑到在走马楼吴简中,以“番”为“潘”的例子频频出现,他认为“刘”从字形上来说,也正是欠缺了三点水旁,将其解为“浏”可能更好。在整理《水经注》 中所见临湘县周边地名、设施名的基础上,论证了与走马楼吴简中所见的边地名、设施名的基础上,论证了与走马楼吴简中所见的“刘口度卒驿兵”“谬口度卒”“谬口驿兵”相关的,“刘口”“谬口”“度卒”的具体所指。“刘口”与“谬口”虽然在文字上有明确区分,但实际上都是指浏阳河的河口——浏口。根据五代十国时期以后的史料,这里既是湘江东岸南北走向道路经过的渡口,同时也是水上交通的要地,长沙城防的重要据点。如果考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将渡口称作“某渡”的先例,“度卒”就是“渡卒”,与在东汉末期看到的“津卒”对比中可看出,“度卒”是承担操船与征税义务的卒。[102]

吴芮冢,据杨伯峻先生考证上述郦注关于吴芮冢的这段文字,与裴松之《三国志·诸葛诞传注》征引文字大同小异:黄初末,吴人发长沙王吴芮冢,以其博于临湘为孙坚立庙。芮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后豫发者见吴纲日:“君何类长沙王吴芮!但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君何由见之?”见者言所由。纲日:“更葬不?”答曰:“即更葬矣。”自芮之卒年至冢发四百余年。纲,芮之十六世孙矣。吴芮的墓,据郦道元《水经·湘水注》说,“广踰六十八丈”。《吕氏春秋·安死篇》早就华说过,“大墓无不扬也”。吴芮墓之被吴人发掘,正和吴王阖阊墓之被越人发掘(见《汉书·楚元王传》)一样,人已死,国已不存,墓又大,葬又富,子孙又已衰微,后一代人自然发掘。吴芮死于公元前二○一年,墓之被挖当在黄初六年或七年,公元二二五年或二二六年。自吴芮死到墓发,经过四百二十多年。吴国被灭于晋太康元年(公元二八O年),即算那个参加掘墓者就在这年看到吴纲,自发墓至见纲也相距五十多年。吴芮尸体葬了四百多年,发掘时容貌衣服都不朽不坏,这是可信的。至于参加发墓者隔了五十多年记忆犹新、竟能看出吴芮的十六代孙和他面目身材的相似和相异或许有些夸张。吴纲此人曾为诸葛诞长史,一部<三国志》两次载其名,除见于《诸葛诞传》外,还见于《吴志·孙亮传》[103]

F

△又北,沩水从西南来注之。

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迳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

沩水,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径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引《寰宇记》称,沩水出大沩山。[104]

新阳县, 三国吴分益阳县置。治今湖南宁乡县西横市北。属衡阳郡。城垣故迹犹存。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新康县。[105]

沩口戍,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靖港镇。《水经·湘水注》:“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106] 

湘水又北合断口,又北则下营口,湘浦也。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阳县,西北迳高口戍南,又西北,上鼻水,自鼻洲上口,受湘西入焉。谓之上鼻浦。高水西北与下鼻浦合,水自鼻洲下口,首受湘川,西通高水,谓之下鼻口。高水又西北,右屈为陵子潭,东北流注湘为陵子口。湘水自高口戍东,又北,右会鼻洲,左合上鼻口,又北,左对下鼻口,又北,得陵子口。

图表1摘自: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3-12-31,第15页

断口,下营口,张修桂认为断口、下营口应在湘水左岸的沩口、高口之间。下营口或即今望城县北的靖港口,断口当在靖港、新康之间。据国家测绘局1988 年出版的 1/25 万地图以及 2000 年出版的《湖南省地图集》望城县幅,此两口属沩水河口段的分流水口。[107]

高口戍,张修桂认为按:乔、高同义,《说文》:“乔,高而曲也。”郦《注》谓之高口,无可非议。位于高水口北的高口戍,当即今长沙望城县北的乔口镇。高水分汊河道上口即高口,在乔口镇之东南。高水从分流口西北流,大致经益阳县东境的今牌口乡,接纳湘水分流上、下鼻浦,又至今湘阴县西南的茶湖潭乡,右屈经今青竹湖、鼻湖,是为陵子潭后入湘水。陵子湖入湘之口,即高水分汊河道的下口,又称为陵子口,约在今湘阴县西南、湘水左岸的张家湾一带。鼻洲的位置,即在高水和湘水之间,如今此处之鼻湖,显然和上、下鼻浦以及鼻洲有着沿袭关系。洲上的上鼻浦、下鼻浦,属湘水左岸分流穿越鼻洲,西入高水的小汊道,其分流之口,谓之鼻洲上口、鼻洲下口。[108]

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湘水又北迳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谓之云母山也。

铜官浦,一作铜官渚。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镇。《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 即此[109]

铜官山,又名云田山。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镇。《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谓之云母山也。” 《寰宇记》卷114引甄烈《湘川记》云:“盖楚之铸钱处,故曰铜官山”[110]

图表 摘自: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3-12-31,第17页

△又北过罗县西,涢水从东来流注之。

湘水又北迳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迳锡口戍北,又西北流,屈而东北,玉水注焉。水出西北玉池,东南流注于锡浦,谓之玉池口。锡水又东北,东湖水注之。水上承玉池之东湖也,南流注于锡,谓之三阳泾,水南有三戍,又东北注于湘。湘水自锡口北出,又得望屯浦,湘浦也。

锡口戍,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二十五里锡江口。《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径锡口戍北”[111]

锡浦,地方学者认为“溆”“锡”二字,在长沙一带的方言中,口音相谐。因此陈士谔推测,屈原所到的“溆浦”,疑即《水经注》记载的“锡浦”。这个锡浦,清嘉庆《湘阴县志》卷六《山川》记载:“宋置锡江寨,上有山平起,民聚居,以渔为业。”该地在今湘阴县锡福围(1991年《湘阴县志·方言》记载:“浦”、“福”谐音。围即堤垸)有古文化遗址,东南即锡江口。“锡浦”东南的锡口,是锡江入湘江之口。明嘉靖《湘阴县志》卷上《山川》记载:“锡江发源于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锡江山(在今沅江市小波乡。陈士谔注),东南流到县西二十五里的锡口(戍)入湘江。”清光绪《湘阴县图志》载:“锡江口一名扫帚(把)口”。清光绪《湖南通志》载:“扫帚口”在“阳雀潭”与“芦林潭”之间。锡浦当在今扫帚口西北不远处。因此,《读史方舆纪要》称“锡江口亦曰锡浦”。[112]

湘水又北,枝津北出,谓之门泾也。湘水纡流西北,东北合门水,谓之门泾口。又北得三溪水口,水东承太湖,西通湘浦,三水之会,故得三溪之目耳。又北,东会大对水口,西接三津泾。

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湘中记》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浦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黄水又西流入于湘,谓之黄陵口。昔王子山有异才,年二十而得恶梦,作《梦赋》。二十一,溺死于湘浦,即斯川矣。

(黄陵)水上承大湖,周宏伟认为黄陵亭在黄陵水南, 而二妃庙(黄陵庙)在黄陵水(黄水)北;黄陵水只有下游流经平原区域,才有形成“大湖”的可能。而今湘江干流在湘阴县北先是东紧靠山体北流,然后在今青山岛以东与古汨水(或作氵买水,汨、氵买音近同。今已部分湮断)汇合,至于古汨水之南的黄水,长度仅“三十五里”[113],且流域皆为丘陵区,完全没有形成大湖的自然地理条件。可见,楚汉时代,今青山岛附近湘水干流的走向必定与今湘江不同,也就是说,汉以后湘水在今青山岛附近应该发生了重大改道事件。今青山岛和南北岭岛以南、湘江以西的湖泊名为横岭湖, 而横岭与黄陵当地方言读音近同,横岭应为黄陵一名讹变而来[114]。今天这个横岭湖的前身, 当就是古黄陵水所流经的 “大湖”。 如果这样的推测不错, 那么,黄陵水就正好从今青山岛南面流过, 而湘水必然就是从青山岛西面经过, 即与上《水经注》的记载完全一致 (见下图)[115]

王子山与《梦赋》,据郭维森考证王延寿(即王子山)当生于汉安帝元初年间,卒于汉顺帝末年。《古文苑》所载《桐柏淮源庙碑》,碑文未署撰人,当非出于延寿之手。郦炎《遗令书四首》为其精神病发作时所写,不足为延寿卒年之据。《梦赋》出自虚构,其来源有古代神话的影响、驱鬼民俗的影响以及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的传统哲学观念等。《梦赋》之后,历代有不少写梦辞赋,多寓讽刺内容。 [116]

黄陵庙遗址,位于湖南省临湘县三塘乡渔场大堤外侧,又名湘妃庙,庙宇巳毁,庙基尚存,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在庙基处发掘出土一些汉砖与汉陶器,说明庙始建于汉。唐代韩愈《黄陵庙碑》说:“湘江旁有庙曰黄陵,自前古以祠尧之二女舜二妃者,庭有石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记言,汉荆州牧刘表景升之立,题曰‘湘夫人碑’。今验其文,乃晋太康九年,又其额曰:“虞帝二妃之碑’”自唐以来,题咏黄陵庙的诗歇甚多,如唐代,杜甫《湘夫人祠》:“肃肃潮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杜甫《祠南夕望》:“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李颀《二妃庙》:“江上秋草晚,苍苍尧女柯。”李群玉《黄陵庙》:“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苹"等[117]

图表 3摘自周宏伟,楚汉青阳位置之谜试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01-10,第137页。

湘水又北迳白沙戍西,又北,右会东町口涢水也。湘水又左合决湖口,水出西陂,东通湘渚。

白沙戍,《湖南省志·地理志》 “湘阴县”条有白沙戍”条,谓在县治北三十六里营田南、黄陵庙北的乌龟垅,并引《嘉庆一统志》、《方舆纪要》、《括地志》 等证明。其中《括地考》 谓:“县北有黄陵庙,舜二妃庙也,庙北即白沙戍”

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迳吴昌县北,与纯水合。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迳其县南,又北迳其县故城下。县是吴主孙权立。纯水又右会汨水。汨水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罗含《湘中记》云:屈潭之左,有玉笥山,道士遗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

汨水、罗县,徐少华认为古汨水(又称罗水)即流迳今湖南平江县、汨罗市(原属湘阴县,1966年2月由湘阴县分出设县,治汨罗镇,后改为县级市[118])而西北注于湘江之汨罗江(下游河道当有改道或摆动现象)。而位于汩罗水注湘之前下游南岸、玉笥山附近之故罗城、秦汉罗县,当不出今湖南省汩罗市附近地带。据考古工作者调查,在原汨罗县(今汨罗市)城西北不远的汨罗江南岸,有一处“皇城故址”,地面有方形土城见存,东西长 490米,南北宽 400米,城址内包含有春秋战国以来的各类遗物,在城址东北不远的汨罗江北岸,就是有名的玉笥山[119]。这座古城的地理位置,与《水经注》所载的古罗城、罗县正好吻合。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汨罗江北岸的汨罗山一带发掘出东周至南朝墓葬100余座,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120]。这批墓葬位于古罗城东北不远处、玉笥山近东,其年代跨度与罗城、罗县的建置时间大致相合,其间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包山楚简)简文所载战国中期的楚罗县(罗邑)即应在此。[121]

玉笥山,又名石帆山。在今湖南汨罗县汨罗江北岸。相传屈原被流放于此,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在此写成《九歌》,投汨罗江自尽。汉代建屈子祠,清移建于此。距此东北5公里的烈女岭今存有屈原的墓葬。[122]

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迳此,弭檝江波,投吊於渊。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太守程坚碑》,寄在原庙。

屈谭(汨罗渊),位于汨罗江下游北岸,为屈原投水处,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遭谗被放逐沉湘。《史记》记载他“自投汨罗以死”。东晋罗含《湘中记》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载:“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按汩罗江由汩水与罗水汇合而成。汨水为主干,源出江西修水县。罗水源出謝南岳阳县。泪、罗汇合处为河泊潭。罗江在河泊潭的下游又分为二道,北道在磊石山下注人湘江,南道在沉沙港注入湘江。这两处出口相距约十余里。屈潭的位置有三说:一说位于磊石山下,见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二说位于沉沙港,见清道光《湘阴县志》;三说位于河泊潭,见清光绪郭蒿焘《湘阴县图志》。一般采第一说。磊石山是一座不高的青翠石山,屹立在汨罗江、湘水、青草湖之间。游人乘船出人湖湘,可跳望到它的云影波光。司马迁曾参观屈潭,“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史屈贾列传》[123]

屈原庙遗址,位于汨罗江屈潭北岸,是我国最早纪念屈原的庙宇。《水经注》:“渊北(屈潭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太守程坚碑,寄在原庙。”南朝刘敬叔《异苑》:“长沙罗县,有屈原自投之川,山川明净,异于常处,民为立庙。”可知南北朝以前屈潭北岸已有屈原庙。唐代蒋防《汨罗庙碑记》“大和二年(828),防奉命宜春,抵湘阴,歇帆酉渚。邑宰马抟谓予曰:‘三闾之祠,有碑无文,岂前贤缺欤。”可知唐代仍有此庙.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萧振《楚三闾大夫昭灵侯庙记》:“式瞻遗庙,尚岿崇基”,“蓬蒿渐蔽于轩楹.风雨垂侵于像设”,“我太尉中书令楚王(指马殷)模壮大于遗祠,规圆矩方,上栋下宇”,可知该庙在唐末曾一度荒芜,五代初楚王马殷曾予扩建。南宋朱熹任潭州太守时,曾重修屈原庙,元秦定五年(1328)、明洪武二年(1369)、嘉靖二十年(1541)崇祯六年(1633)相继重修,屈潭北岸的屈原庙,由于潮水侵袭,至清乾隆时已基本倒塌,但遗址尚存,游人乘舟从洞庭湖仍可远眺。[124]

汨水又西迳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春秋》之罗汭矣。世谓之汨罗口。湘水又北,枝分北出迳汨罗戍西,又北迳垒石山东,又北迳磊石戍西,谓之苟导泾矣,而北合湘水。湘水自汨罗口,西北迳磊石山西,而北对青草湖,亦或谓之为青草山也。西对悬城口。

罗汭,在今湖南汨罗市。《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又,“楚师济于罗汭”。《水经·汨水注》谓罗汭即汨罗江。[125]

湘水又北得九口,并湘浦也。湘水又东北,为青草湖口,右合苟导泾北口,与劳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迤者也。

青草湖,一名巴丘湖。在今湖南洞庭湖东南部,为湘江所汇。 一说因湖南有青草山得名;一说冬春水涸,此湖先干,青草生焉,故名。南朝梁太清三年(549),侯景围台城,湘州刺史萧誉率援军止青草湖不进。[126]黄去非认为按青草湖之名…《方舆纪要》谓在岳阳县西南,“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汨罗”,此语大致不差……今按《荆州记》:“湖因青草得名”,其说近是.青草山,即今湘阴县青潭乡境内青山。青草湖盖因山名而来,湖大致即今岳阳鹿角以西以南、湘阴青潭以北、汨罗(汨罗建县在 1966年,此前其地一直属于湘阴县)磊石以西湖面(今大多已成为淤地)。汨罗江在磊石境内注入湘水。唐人郑谷《鹧鸪》诗:“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亦可证青草湖与湘夫人祠邻近。[127]

G

△又北过下隽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之。

湘水左会清水口,资水也。世谓之益阳江。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右迳谨亭戍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万石浦,咸湘浦也。侧湘浦北有万石戍。

下隽县,西汉置,属长沙国。学界多认为治所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北。下隽县因隽水得名。东汉属长沙郡。南朝梁、陈时为隽州及上隽郡治。隋开皇九年(590)省入蒲圻县。[128]学界多认为下西汉隽县治所在今湖北通城县西[129]比对《湖北省文物地图集》颇疑与今湖北通城县西锦山乡一带连续分布的谢家庙、谢家塘等系列遗址[130]有渊源。

微水, 即今湖南岳阳县北新墙河,注入洞庭湖。《水经》: 湘水 “又北过下隽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郦道元注:“湘水左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对微湖,世或谓之麋湖也。右属微水,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131]

鹿角山,按《方舆纪要》 卷77巴陵县:鹿角镇 “以山为名”。则鹿角山亦在今湖南岳阳鹿角镇附近。(备注:鹿角镇即今湖南岳阳县 (荣家湾) 西十二里鹿角镇。《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高季昌遣将倪可福攻朗州,淮南将泠业救之,进屯朗口,楚将许德勋“以大军进击,大破之,追至鹿角镇,擒业”。即此。明于此置巡司。[132])有学者认为上述郦注“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右迳谨亭戍”是最早涉及地名鹿角的文献资料,这里言及的鹿角是一座山的名字。关于鹿角山,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转录了《水经注》中的记载,“《水经》云:‘洞庭鹿角山,西有谨亭戍、万石戍。”并且补充说,“然则,屯兵捕盗旧矣。[133]”据两条资料,可知,鹿角山得名至少在魏晋时期……鹿角山附近地区至少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成为军事戍所,专司“屯兵捕盗”。鹿角地区成为军事上的戍所营垒,甚至可能早在地名产生之前。而以鹿角命名鹿角山周围地区,可能的确与鹿角山之名有关联[134]。

万石戍,在今湖南岳阳县(荣家湾)西。《水经·湘水注》:“侧湘浦北有万石戍。”光绪《巴陵县志》:万石戍“在鹿角镇下五里。为泊舟云聚,今长江水师分驻之”。[135]

谨亭戍, 按注文所述次序约万石戍南鹿角山北,大致位于岳阳市鹿角镇北一带。

湘水左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对微湖,世或谓之麋湖也。右属微水,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西流注于江,谓之麋湖口。

沅水, 即今湖南西北境沅江。《水经·沅水》:“沅水出牂柯且兰县,又东北过临沅县南,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入于江。”郦注:“沅水下注洞庭湖方会于江。”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南郡蛮反,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兵万人泝沅水入武谿击之,即此。[136]

横房口,布袋口,古名横房口,又称“高山望”。位于今岳阳飘尾芦苇场,原系水域,是岳州通往洞庭湖西南滨湖各州、府、县的通道和要塞。民国年间淤积成洲,布袋口已不复存在。至解放时,《洞庭湖地形图》上已找不到“布袋口”之标示,所在地统称为“高山望”。[137]

麋湖口, 微湖(糜湖),属洞庭湖东岸的湖湾,也是微水注入洞庭湖的河口港湾。糜湖口,即今新墙河注入洞庭湖的河口。[138]

湘水又北迳金浦戍,北带金浦水,湖溠也。湘水左则澧水澧水注之,世谓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名之五渚,《战国策》曰: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者也。湖水广圆五百馀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沅、澧之风,交潇、湘之浦,出入多飘风暴雨。

五渚,杨《疏》云:“谓湘、资、沅、澧四水,自南而入,大江自北而过,洞庭潴其间,谓之五渚也。《舆地广记》主此说。”郦《注》时代,湘、资、沅、澧四水,确是“同注洞庭”之后才人江,郦《注》据当时的河湖形势对“五渚”所作的解释无可非议,张修桂认为杨《疏》依郦《注》文意对五渚的附会,也属合理。然而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洞庭地区环境的重大变化,却是郦道元、杨守敬等人没有意识到的。在战国汉晋时期,洞庭四水基本上是在今岳阳市西北注入大江的,故《战国策》谓之“五渚”,当时浩瀚的洞庭湖水面尚未形成,仅在君山之南,存在一个面积不大的湖泊。《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国策·魏策》:吴起对魏武侯日,三苗之居,右有洞庭之波,左有彭蠡之水;《山海经·海内东经》谓“沅水出象郡镡城西,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人洞庭下”。其中的洞庭,均指这一面积不大的水域。所以晋郭璞注《山海经》时,干脆称这个洞庭水域为“洞庭陂”;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楚辞地理考》中,也已明确指出,战国时期的洞庭湖,是“微波浅濑,可供爱玩,无今日之浩淼大观”。可见郦道元对五渚的解释,并不完全符合战国时期洞庭地区的地貌形态。[139]

湖水广圆五百馀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张修桂指出此二语本王逸《楚辞·注》。王逸.东汉人。他的《注》语表明,东汉洞庭湖有过广阔水面的时期。但据《水经》记载:湘水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江;澧水东至下隽县西北,东人江;沅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江;资水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江。说明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地区属河网交错的平原景观,湘、资、沅、澧四水,基本上是直接注入长江的。唯在资、沅两水交汇处的君山以南存在面积不大的湖泊。这种汇流局面,往前可追溯到《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湘水北至下隽入江……王逸所言的洞庭湖宽阔水面,当属非常态下的湖面,即洪水期的洞庭湖水面。然而它却是代表着洞庭湖的发展趋势。新石器时代以来,洞庭地区处于缓慢沉降之中,平原地貌景观已在向沼泽化方向发展,不宜人类居住和从事生产劳动。所以湖区之内,尽管有新石器时代人类频繁活动的痕迹,但至战国秦汉时代,地区经济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因而也就未能在此基础上设立郡县,尤其是湖区的中心部分。而在东汉时段,处于沉降中的洞庭平原,原有君山以南面积不大的洞庭湖已进入扩展阶段,每当洪水季节来临,洞庭湖水面便在沉降中的河网平原上扩展开来,这便是王逸描述的景象。进入东晋南朝之际,随着人为因素的不断加强,荆江江陵河段北岸金堤的兴筑,以及荆江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荆江南岸开始形成分流进入沉降中的洞庭平原.干扰洞庭水系,使洞庭地区由河网交错的平原景观,迅速演变为大湖景观,湘、资、沅、澧四水因之分别注入浩渺的洞庭湖已成常态。因此,郦道元采用王逸之文作注,虽有时代不同、水文特性差异的问题,但却也是合理的。[140]

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昔秦始皇遭风于此,而问其故。博士曰:湘君入则多风。秦王乃赭其山。汉武帝亦登之,射蛟于是山。东北(张修桂校正为“东南”[141])对编山,山多篪竹。两山相次去数十里(张修桂校正为“十数里”[142]),回峙相望,孤影若浮。湖之右岸有山,世谓之笛鸟头石。石北右会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洞浦,所谓三苗之国、左洞庭者也。

编山,亦作艑山。杨《疏》:“《岳阳风土记》,湘人以吴船为艑,山形类之,故名。此’编’盖‘艑’之异文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湘山一名编山,在岳阳县南十八里。”据其方位道理,编山,即今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之编山。张修桂认为《括地志》以艑山、湘山为一山.甚误。郦《注》之君山即今岳阳之君山,其东南十数里即为编山,今亦称扁山。其时两山均在洞庭湖中,而且相距不远,故郦《注》谓“回峙相望,孤影若浮”。据此可断,今本《注》文“东北对编山”、“两山相次去数十里”,当为“东南对编山”,“两山相次去十数里”之误抄。此两处误抄,是导致前人把青草山误为君山(洞庭山、湘山)的根本原因所在。[143]

秦王乃赭其山,现当代学者对“赭其山”说法不一,,“赭”除了有红色义项之外,还有裸露之义。柳宗元《晋问》:“群饮源槁,回食野赭。”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二·从化县》:“每炭一出,沿溪接艇,不数年中,群山尽赭。”这些文例虽然年代较晚,但词义当有较早的渊源。美国学者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就将“赭其山”理解为“砍伐湘山树使山裸露[144]”。盖因湖南君山(湘山)一带为红壤地貌,土壤呈红色,当伐光地表树木之后,山体自然呈现出一派红色来。[145]  但最近公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有一篇“秦始皇禁湘山诏”,内容涉及秦始皇巡游湘山时,因喜爱湘山一带树木“野美”而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晏昌贵综合分析后认为文中的湘山应指今洞庭君山,屏山即今洞庭扁山,骆翠山则当巴丘山,由此判定秦苍梧郡北境当有今洞庭湖大部地区。然而与此迵然不同的是,《史记》记载了秦始皇伐湘山树并赭其山。晏昌贵认为,司马迁《史记》的历史叙事也有其合理性,它反映的是另一种“文本历史”,是被征服的东方地区民众的集体记忆……我们在探寻历史真相,寻找真实的秦始皇面相的同时,不要忘了《秦始皇本纪》所载故事中的秦始皇,也许《史记》文本中的秦始皇形象,比从地下挖出来的秦始皇面相,更有影响力,亦更具历史意义。[146]

△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

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丘邸阁城也。晋太康元年,立巴陵县于此,后置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城跨冈岭,滨阻三江。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分[147]湘浦,北届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口矣。夹山列关,谓之射猎,又北对养口,咸湘浦也。水色青异,东北入于大江,有清浊之别,谓之江会也。

巴陵故城,西晋太康元年(280)以下隽县巴丘城置。相传夏后羿斩巴蛇于此,积骨如丘陵,因以为名。治今湖南岳阳市。东晋咸和四年(329...都督荆雍益梁交广宁七州军事、荆州刺史陶侃以江陵偏远,移镇巴陵,即此。南朝宋以后,历为巴陵郡,巴州、岳州、岳州路,岳州府治所。1913年改为岳阳县。(吴应寿)[148]

“吴之巴丘邸阁城”,张修桂指出即积谷备战之仓储城,亦名大电戍。《三国志·蜀志·孙权传》:建安十九年,“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元和郡县志》岳州巴陵县:“吴初巴丘置大屯戍,使鲁肃守之,后改为巴陵县。”宋本《太平寰宇记》岳州巴陵县:“《舆地志》云,巴丘有大屯戍,鲁肃守之。按郡城即鲁肃所筑也。”《晋书·殷仲堪》:桓玄击败仲堪,”玄顿巴陵,而馆其谷”。说明晋仍积谷于此。故址在今岳阳市内。[149]

巴陵郡,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分长沙、江夏两郡置。治巴陵县(今岳阳市),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临湘等市,湖北嘉鱼县和陆水流域。孝建元年(454)属郢州。辖境略有变化,有今湖南岳阳:临湘和湖北通城、监利、洪湖等市,县地。梁、陈为巴州治,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岳州为巴陵郡,隋末罗县令萧铣在此郡起兵。(吴应寿) [150]

三江口,岳阳市地势,低丘连绵,故孙吴鲁肃依地势跨冈岭筑城。其时,城“滨阻三江”。此“三江”,即郭璞在《山海经·中山经·注》中所云:“江、湘、沅水共会巴陵头,故号为三江口”的三江。然自东晋之后,洞庭湖水面扩大已成常态,湘、沅二水分别注入洞庭湖而后入江,郭璞所谓的“三江口”,在郦道元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故此三江汇流,乃指先秦汉晋洞庭湖未扩展时期的交汇形态,郦《注》“滨阻三江”,既是追溯历史,又是对其所处时代“三江”的新解。(郦《注》)其时,巴陵县西的洞庭湖近出口处,存在一个长条形沙洲即长洲,湖水因之被分为二江,合大江,“故日三江”。郦《注》时代,湘水自从进入青草湖(洞庭湖)之后,即已不复单独存在,但郦氏依《水经》作《注》.仍称其为湘水(浦).故谓“其洲南分湘浦”。“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口”一语,显属附会郭璞所指的“三江口”。[151]

养口,张修桂认为养口属洞庭湖近出口处的入湖小河水口。杨守敬以为养口“在今湘阴县北”,是错误的。养口当在今岳阳市北的东风湖一带。杨《疏》又云:“养口只一水.‘成’字当衍。”段熙仲《点校》云:上文“谓之‘射猎’,必是浦名,故日‘咸湘浦也’。《注》例‘谓’之下皆地名,射猎下今不知何字矣。‘成’字宜存疑,不宜为衍字”。其说虽有理,但因不知所脱为何字,“射猎”姑存疑,不作处理。[152]

水色青异,张修桂以为东晋南朝时期,洞庭湖的最大水系——湘水已是清澈见底,其他资、沅、澧三水系泥沙自然也不会多;而从大江分流注入洞庭湖的沦水,泥沙大部分已沉淀于赤沙湖,所以当时洞庭湖的含沙量极少.故其出口“水色青异”,和大江交汇,“有青浊之别”。江湖交汇处,“谓之江会”,是即《江水注》“江水右会湘水,所谓江水会者也”,在今天城陵矶附近(参见下图9)[153]

图表 摘自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原刊《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后收入张氏著《龚江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1] - 湖南百科全书

[2]李珍:《兴安秦城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兴安县秦城遗址七里圩王城城址的勘探与发掘》,载《考古》199811期。

[4]鲍远航:《湘中记》考—《水经注》征引文献研究之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20

[5]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6]史念海著,河山集,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64

[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李珍:汉代零陵县治考,广西民族研究,2004-06-20  

[9]周世荣:《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古城邑的调查》、载《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

[10]李珍,覃玉东.广西汉代城址初探[A].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8

[11]洪适:《隶释》卷 11,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第 130-131 页。此碑初立于今湖南永州市道县西北乐福堂乡龙村石羊山,今已佚。关于此碑文考释与分析,参见江田祥《〈汉绥民校尉熊君碑〉所见汉末政局与荆南社会变动》一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 年第 4 期。

[12]江田祥,古灌阳县建置与县治变迁考辨——南岭走廊历史地理研究之一,贺州学院学报   2016-06-25   

[1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4]李珍,覃玉东.广西汉代城址初探[A].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8

[15]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9月,第356

[16]李珍,覃玉东.广西汉代城址初探[A].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8

[17] 地表水  .县志 全州县志[引用日期2014-01-19]

[18]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9]-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31页

[21]马王堆地图中的舜帝陵庙,尤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15

[2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3]周九疑:对泠道、龁道、舂陵、深平城址地域的探讨,湖南考古辑刊,1999-06-15

[2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6]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31页

[2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8]王德孚著,中国首次发现的褐钇铌矿花岗岩及西南地区前侏罗纪古构造控矿,地质出版社,2002.11,第1页

[29]霍有光编著,《史记》地学文化发微,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第216页

[30]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42页

[3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2]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31页

[3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4]备注:祝穆,(生卒年不详)字和甫,初名丙,其先为歙县人,寓居崇安(今属福建)。幼孤,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刻意问学,著有《事文类聚》前后续别四集、《方舆胜览》七十卷。《全宋词》自《翰墨大全》丙集卷一三辑其词二首。按《四库总目提要》卷六八谓穆建阳人,误;又谓理宗时“除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此乃其子洙事,误置于穆。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七有辨误。《全宋词》小传则未及订正。(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0,第110页)

[35]摘自葛剑雄主编:谭其骧全集/谭其骧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578页

[36]摘自葛剑雄主编:谭其骧全集/谭其骧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579页

[37]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38]东汉儒学兴盛与官员政治操守——以陈球为例   郎晓斌; 戴澍; 施政   昭通学院学报  2016-06-25

[39] -- 中国历史大事典

[40]钱剑夫著,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06,第53页

[41]- 中国水系辞典

[4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4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44]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321页

[45]-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46]郝永,儒家圣贤人格精神贯穿——王阳明“龙场教育四篇”教育思想,孔子研究   2017-07-25

[47]- 湖南百科全书

[4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4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0]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146页

[5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6]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135页

[5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1]《舆地纪胜·荆湖南路·衡州》引。

[62]何业恒著,湖南珍稀动物的历史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09,第74页

[6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4]章鸿钊,叶良辅著,民国丛书第2编 88 科学技术类石雅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地质学小史,上海书店,1990.12,第261页

[65]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117页

[66]-- 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6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8]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110页

[69] 湖南大辞典

[7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1]盖山林:郦道元与岩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4-02

[7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3]湖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121页

[7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7]-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8]--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79]- 事物异名分类词典

[80]“南岳”一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属楚地,原名潭州,据《湖广通志》记载:隋文帝诏定衡山为南岳,亦称岳市。

[81]景以恩著,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初稿,,,第247页

[82]张松辉著,十世纪前的湖南宗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02,第13页

[8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4]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8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6]- 中国地名辞源

[87]-- 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88]中国地名辞源

[8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5]卞鸿翔:《古橘洲与南津城新探》,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郑佳明主编,黄纲正、周英、周翰陶著《湘城沧桑之变》,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96]郑佳明主编,黄纲正、周英、周翰陶著《湘城沧桑之变》,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97]〔日〕安部聪一郎:临湘县的地理环境与走马楼吴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页34-43

[98]何旭红,长沙汉“临湘故城”及其“宫署”位置考析,南方文物,1998期号:第1期,页码:96-100

[99]卞鸿翔:《长沙古“北津城”考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年第2期。还可参照《 湘城沧桑之变》(前揭)第59 -60 页。

[100]何旭红:《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岳麓书社2013年,第39-41页及第286-289页

[101]〔日〕安部聪一郎:临湘县的地理环境与走马楼吴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页34-43

[102]〔日〕安部聪一郎:临湘县的地理环境与走马楼吴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页34-43

[103]略谈我国史籍上关于尸体防腐的记载和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同题&杨伯峻,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08,第405页

[10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5]--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0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7]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3-12-31,第15页

[108]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历史地理,2013-12-31,第16页

[10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2]陈士谔:屈原《涉江》中的“辰阳”、“溆浦”考,武陵学刊,2012-01-10

[113][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80《湖广六·长沙府·湘阴县》引。

[114](周宏伟)按:道光《湘阴县志》卷2《地舆图》“北乡图”中,有“横岭”一岛,在青山岛稍南,当今之南北岭岛。可见,南北岭就是明清时代的横岭,也就是更早时代的黄陵山。

[115]周宏伟,楚汉青阳位置之谜试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01-10,第137页。

[116]郭维森:王延寿及其《梦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01-30

[117]臧维熙主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第612页

[118]参阅史为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湖南省4“岳阳地区”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月版 。

[119]参阅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南湘阴古罗城的调查及试掘》《考古通讯》1958年第二期;湖南省测绘局编《湖南省地图册》25—26“湘阴县、汨罗市”幅及文字说明,湖南地图出版社 1987年 12 月版。

[120]参阅湖南省博物馆《汨罗县东周、秦、西汉、南朝墓发掘报告》,载《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岳麓书社1986年6月版。

[121]徐少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年04期,第102-103页

[122]-- 简明文史知识词典

[123]臧维熙主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第612页

[124]臧维熙主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第612页

[12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6]-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27]黄去非:杜诗湖湘地名考,云梦学刊,2004-11-20

[12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1-7

[129]张伟然   汉晋下隽县地望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03-30  

[130]湖北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文物出版社,200212月,第513

[13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8画以上

[13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8画以上

[133]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影印《古今选史刊本》,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65年(1976)版.

[134]卢英振,几经浮沉话鹿角,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30  

[13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1-7

[13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1-7

[137]洞庭湖区域地名变化,2015-01-13 09:16 来源: 岳阳市档案局 

[138]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49页

[139]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49页

[140]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0页

[141]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原刊《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后收入氏著《龚江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50页。

[142]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原刊《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后收入氏著《龚江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50页。

[143]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1页

[144]Lewis,MarkEdward.TheConstructionofSpace

inEarlyChina.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 York

Press,2006,174.

[145]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 P129-137页

[146]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 P129-137页

[147]按张修桂校正为“其洲南分湘浦”(张修桂:《〈水经注〉洞庭湖水系校注与复原(上篇)》,原刊《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后收入氏著《龚江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50页。

[148]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08,第152页

[149]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1页

[15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08,第152页

[151]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1页

[152]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1页

[153]张修桂著,龚江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9,第151页

(0)

相关推荐

  • 问祖寻根,华夏文明探源(3)舜文化,中华文明的第一座巅峰

    唐 榕 编者按: 这个国家历经磨难,但从来不怕磨难.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 ...

  • 再辩蒋琬故里究竟在哪之十一:在零陵区(三国时泉陵县)吗

    第四章 蒋琬故里辩 一.零陵区(三国时泉陵县)辩 认为琬公是永州零陵区人.其主要依据是<零陵县志>将蒋琬列为人物传第一人.零陵区水口山镇西楼村石角崽被认为是琬公故里,且有<石角古瓷记 ...

  • ​蜀汉丞相蒋琬故里考实

    编者按:蒋琬的故里在哪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者蒋京生通过多年搜集整理与研究,辑录了大量史料,他得出的结论是,蒋琬的故里在全州.文稿分简本与完全本.本平台用的是简本. 全州麻川 蒋京生 (一) 蒋 ...

  • 《水经注》里的湘江(初稿)20210405

    <水经注>里的湘江 ----<水经.湘水注>略考 A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孙皓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初稿)--《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卷四十 ○渐江水 A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七)---《水经.湘水注》略考

    G △又北过下隽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之. 湘水左会清水口,资水也.世谓之益阳江.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右迳谨亭戍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万石浦,咸湘浦也.侧湘浦北有万石戍. 下隽县,西汉置,属长沙国.学界多 ...

  • 《水经注》里的湘江(六)---《水经.湘水注》略考

    F △又北,沩水从西南来注之. 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迳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 沩水,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qu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五)---《水经.湘水注》略考

    E 湘水又东北迳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分湘南置也,衡阳郡治.魏甘露二年,吴孙亮分长沙西部立,治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十三州志>曰:华水出桂阳郴县华山西,至湘南县入湘.<地理 ...

  • 《水经注》里的湘江(四)---《水经.湘水注》略考

    D △又东北过重安县东.又东北过酃县西,承水从东南来注之. 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东北流至重安县,迳舜庙下,庙在承水之阴,又东合略塘,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作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三)---《水经.湘水注》略考

    C 湘水又东北与应水合,水出邵陵县历山,崖登险阻,峻崿万寻,澄渊湛于下,应水涌于上.东南流迳应阳县南,晋分观阳县立,盖即应水为名也. 应水,湘江支流.又名紫溪河.在湘桂边界.源出越城岭山脉海拔1882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二)---《水经.湘水注》略考

    B △又东北过洮阳县东. 洮水出县西南大山,东北迳其县南,即洮水以立称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定王子靖侯狗彘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洮治也.其水东流注于湘水. 洮阳县,洮阳城址位于广西全州县永岁乡大塘村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一)---《水经.湘水注》略考

    ○湘水 A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孙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