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北屈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吉县车城乡麦城村城址。城址颇具规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现存城墙残段。墙体夯筑,夯层厚0.1-0.15米。采集有战国的泥质灰陶豆,汉代泥质灰陶罐残片及铜箭头等[1]。(2006,山西文物局)

风山,风山即今山西吉县人祖山又名庖山,因山上有祭祀人祖女娲和伏羲的庙宇而命名为人祖山。《帝王包纪囤存》:“庖牺氏,风姓也。制嫁娶之礼。”故有认为因伏羲氏属古风姓,所以人祖山就又被古人称为“风山”或是“庖山”。但按注文“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考量,风山显然是因其山上的风洞而得名的。风山海拔高度1742米,山体风景秀丽多姿。山中历代庙宇约达200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

风山(人祖山)完整保留了原始森林的古老风貌,兼有众多伏羲时代先民的传说。据考古发现,这里很可能曾是伏羲女娲早期生产生活的地方,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柿子滩古人类遗址”和“女娲岩画”,就在人祖山脚下[2]

图表 1人祖山风光

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门山与龙门山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涅石。《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邱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元和郡县志》称壶口为石槽:“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又云:“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已与上述注文描述不大相同;反映出到唐代壶口瀑布已逐步向上游推移,在石河床上形成了一条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辿附近,号称十里龙槽。清乾隆《宜川县志》(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并称孟门“属平佐里,在县东北100里黄河中,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其所著《壶口考》一文,对前人文献中的一些不实之处,给以纠正,在壶口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宜川县志》卷十八)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裂点就是河流中突然形成的急坡地段。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瀑布的下面即有由瀑布冲下所成的深潭。如果造瀑层被蚀后退,那么瀑布前方就会形成一个不长的峡谷,表示瀑布不断后退的结果。壶口瀑布的地形正是这样。

孟门曾经是壶口瀑布过去的位置。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下的深潭延伸成原河槽中的小河槽——即“十里龙槽”。如今这段黄河的裂点已到达龙王辿,即今之壶口瀑布;而孟门就是较近地质时期裂点后退与河流下切时遗留在河床的两个石岛。

图表 2壶口瀑布,摄于2016年9月1日

又有燕完水注之,异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尔雅》曰: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非夫往还之会,何能便有兹称乎?

燕完水,谢鸿喜老师认为:“文城河当与燕完水较合[3]”。但按注文所述次序,燕完水当在壶口瀑布下游,当然正如谢师所说将燕完水必定为清水河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清水河即羊求水);故此本文以为燕完水当是位于壶口瀑布与清水河之间的那条小支流。(发源于高祖山,流经吉县王家山村、陈家岭村、柴家庄村,在壶口高速收费站南入黄河)

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城即夷吾所奔邑也。王莽之朕北也。《汲郡古文》曰:翟章救郑,次于南屈。应劭曰:有南故加北。《国语》:二五言于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其水西流注于河。

羊求水,按注文“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考量即今清水河。

二五亦称二五耦,晋国人称晋献公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为“二五耦”;耦:两人耕地。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4]》;“二五耦”可理解为狼狈为奸。

河水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赤水出西北罢谷,东流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

采桑津,谢鸿喜援引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认为采桑津即今蛤蟆滩[5]


[1]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968页

[2]金月全 杜欣 马治卫等:《吉县人祖山上寻人祖》中华龙都网 ,2014-10-27

[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6页。

[4]《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杜预注:“姓梁名五。在闺闼之外者。东关嬖五,别在关塞者,亦名五。皆大夫,为献公所嬖幸,视听外事。”外嬖梁五,晋献公时大夫,为骊姬谋害太子申生。晋国人称呼梁五和东关嬖五为二五耦(两个名叫五的狼狈为奸)。前666年,晋献公夫人骊姬为了让其子奚齐为储君,贿赂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说服国君让太子申生和成年的公子重耳、夷吾离开京城。梁五和东关嬖五说戎狄常侵犯晋国,需派公子守卫领土。献公让申生居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重耳居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二屈(今山西吉县)。于是晋献公身边的儿子只剩下奚齐。十年后,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夷吾也逃奔国外。

[5]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6页。

(0)

相关推荐

  • 话说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国家地质公园.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 ...

  • 晋山晋水(一)壶口瀑布

    时间:2020年9月24日 地点:山西临汾市吉县壶口镇 2020年9月24日-29日,我们呼朋唤友,组织了娄底12位朋友,会同湖南长沙.益阳.衡阳共36人,从长沙黄花机场飞抵山西临汾,参观游览了壶口瀑 ...

  • 张新玉丨黄河 黄河

    一.大河东流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脉北麓,九曲回肠,奔腾咆哮,由南而北再自西而东,穿九省区,跨两大阶梯,在广袤的土地上写出大大的"几"字,雄浑浩荡注入渤海,行程达五千四百多 ...

  • 壶口孟门行

    来源:经济日报 看壶口瀑布前后有两次,较早的一次是从黄河西岸陕西宜川县壶口乡去的,比较近的一次是从山西太原市到洪洞县再转吉县壶口镇.两边都有观望平台,但从西向东看壶口,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感,气势大而难 ...

  • 又见壶口瀑布

    户外旅行记录 从靖边看罢波浪谷折返回家途中,经过壶口瀑布,我是第三次到这里了.退休前,每当看到黄河大合唱的电视演出,背景上总会出现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心里总在想,啥时候咱也去亲眼看看.2014年9 ...

  • 望长安,壮美的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的秦晋大峡谷中段,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东临山西省临汾市壶口镇.壶口瀑布是我梦寐以求的景点,知道壶口瀑布还是儿时从古诗词中了解到的,从那时起只要一提到黄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汹涌 ...

  • 《水经.河水注》里的运城(河津、永济等考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 ...

  • 《水经.清水注》里的姜太公故里、牧野等考略

    △东北过获嘉县北. <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乡,得吕嘉首,因以为获嘉县.后汉封侍中冯石为侯国.县故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彦善,县人也,累迁桂阳郡 ...

  • 《水经.河水注》卷四龙门、梁山、畅谷水、崌谷水、三累山、司马迁陵、子夏石室等考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南虢、十二金人等考略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认为 ...

  • 《水经.河水注》卷五河阳县、临平亭、孟津等考略

    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 ...

  • 《水经.河水注》卷四(下)

    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水北流,迳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新考(上)

    一.<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函谷关、风陵、河北县故城、段干木冢、黄帝铸鼎原等考略

    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陕,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华山(华岳)、潼关考略

    古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屃,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