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什么程度?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知名皇帝,他的名誉来源于他对唐朝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对象,今天就来聊聊唐太宗李世民的功与过。

唐高祖李渊生了几个好儿子,在起兵造反建立唐朝过程中,儿子们表现出色,成为李渊的左膀右臂,唐朝的功劳簿上有他们的身影。正是因为儿子们过于出色,所以在后期不可避免地发生权力之争,最终酿成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登基称帝即唐太宗。这件事是后世诟病李世民的关键点,而李世民也为此愧疚一生,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也许正是李世民渴望证明自己,一生勤恳为民、虚怀纳谏,成就了唐朝的贞观盛世。

如果说唐太宗晚年昏庸的话,这只能是和壮年时期相比较,因为相比历史上很多皇帝来说,即使是晚年的唐太宗仍然超越不少人,并不能算是昏庸。只有与昔日辉煌时期相比较,唐太宗晚年的一些爱好决策才会显得略有昏庸。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成为分水岭,不管是从身体状况方面,还是从思想状态方面,都出现明显变化。

人类对于死亡有天生的畏惧感,古代众多皇帝更是渴望能够长生不老,毕竟享受着皇权的至高荣耀和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是想到生命正在逐步走向尽头,皇帝不免要产生焦虑,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寻求长生不老的办法,此时也会有怀着各种心思的人来到皇帝面前,号称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唐太宗的变化之一是对待群臣谏言的态度有所改变。历史上关于唐太宗李世民虚心接受臣子谏言的故事非常多,处处彰显着李世民能够听取逆耳忠言的胸怀,其中最为出名的谏臣应该是魏征。

魏征曾经是太子李建成的谋臣,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命归黄泉,而魏征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麾下发光发热。唐太宗能够迅速推动唐朝向着繁荣富强发展,与他这种虚怀纳谏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在朝堂上营造出久违的踊跃参政。自从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回来后,他对于大臣们的谏言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重视,反而是有了不小的疑心。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魏征死后推倒了他的墓碑,因为李世民意外得知魏征总是将进谏的内容和时间交给褚遂良,于是唐太宗怀疑魏征此举是为了青史留名。

按照唐太宗的想法,魏征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彻底改变他对魏征的看法,感觉自己受到极大的欺骗。此外,魏征在世期间总是举荐有才之士,希望能够为国揽才,帮助唐朝更加兴盛发展。经由魏征推荐,杜正伦反而是犯下大罪,后来就连侯君集都获罪,这样让唐太宗再次怀疑魏征的用意。

最终唐太宗将魏征的墓碑推倒,但是李世民又重新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太过于敏感,于是又将魏征的墓碑重新修好,毕竟那是自己当年亲自题写的碑文。

魏征墓碑被推倒再修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的纳谏程度确实存在前后变化。还是那句话,唐太宗的昏庸只是相对于他前期的精明能干,并没有对唐朝造成损害。

在这里很有可能会有人认为李世民发动高句骊之战是穷兵黩武的表现,但这件事并非突然决定,而是早有准备。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登基,当时的唐朝基本上算是一穷二白,而唐太宗选择的方针政策是于民休养生息,对国内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发展农业减少对外战争,因此百姓生活状态很快转变。

当唐朝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后,唐太宗开始着手开疆拓土,声名远播的唐朝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战争是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算是穷兵黩武的皇帝。唐太宗晚年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喜欢修建宫殿。

衣食住行是一个人永远离不开的话题,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甚至是皇权的象征,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曾经一直不想搬家,而李世民则用了小心思才让李渊心甘情愿地搬走。

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宫殿非常豪华,其奢华程度举世瞩目,由于年代久远早已不见踪迹,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仍然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财富,其中的雄伟壮观可见一斑,修建宫殿耗费的金银钱财自然也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也修建了很多的宫殿,比如他将终南山上的太和宫重新进行翻新扩建,并且取名为翠微宫。还有仁智宫也进行改造扩建,也就是史书中的玉华宫,这些都是唐太宗避暑圣地,算是皇帝行宫的一部分。

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是比较害怕高气温的,他经常在天热时前往避暑行宫休息,因此还曾经得到朝臣的进谏,责怪唐太宗自己前来避暑却没有带着父亲李渊一起,李世民听后接受谏言,立即前往李渊宫中拜见。

唐太宗修建的宫殿并不算多,也没有达到劳民伤财的程度,对于经过贞观之治的唐朝来说,这种程度的大兴土木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足以据此将唐太宗评定为昏庸的皇帝。

总结一下,如果硬要说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昏庸的话,与年富力强时期的他相比,以勤俭节约的标准来衡量,唐太宗确实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人无完人,唐太宗以文治武功的雄才大略给唐朝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得到巨大发展,让唐朝名声传遍周边国家,归附的部落民族众多,这些都是唐太宗取得的成就,是不容质疑的。

最后,用平常心去看待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仍然是波澜壮阔有贡献的,是历史幸事,也是民族幸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