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外用膏药方剂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虚弱,劳累过度,以及风寒湿邪气的侵袭等各种原因导致损伤,都称为软组织损伤。

栀 乳 散

【处 方】 生山栀子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生大黄、桃仁、红花、当归尾、三七各6克。

【制 法】 上药研为细末,混匀备用。

【功 用】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患处青紫或有血肿,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用 法】 取药粉,新伤用蛋清将药调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超过1个月的扭伤,用酒调敷,外覆盖塑料膜或不吸水纸,每日换药1次,敷后局部皮肤出现青紫色,5~7日可消。一般新伤1~2次即愈;重者隔3日再敷1次。上药为1剂量,可用2~3次。

【来 源】 解放军307医院中医科。

图片

六味化瘀膏

【处 方】 大黄30克,干姜30克,土鳖虫15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患处青紫或有血肿。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粉,用时适量蜂蜜加香油调成膏。

【用 法】 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到肿消。【来 源】 《北京中医》

三黄南星膏

【处 方】 生大黄、黄连、黄柏、天南星、生栀子各50克,凡士林125克。【功 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凡士林加热溶化后加入研好的药粉,搅拌均匀备用。【用 法】 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固定24小时后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福建中医药》

活 血 散

【处 方】 乳香、没药、羌活、独活、香附、穿山甲、自然铜、木瓜、当归、续断各15克,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白芷、苏木、小茴香各10克,细辛6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软组织损伤。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用 法】 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末用香油调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换药1次,3日为1个疗程,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四川中医药》

黄银扭伤膏

【处 方】 白芷、大黄、天花粉、金银花、蒲黄各12克,乳香、没药各9克,穿山甲、广木香各6克。

【功 用】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散瘀消肿。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粉,过筛混匀备用。所剩粗粉末加50%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后过滤去渣,药液备用。

【用 法】 药粉用药液调成稠膏,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或油纸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后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来 源】 《赤脚医生杂志》

同 求 膏

【处 方】 炙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各6克,陈小米60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头部外伤性血肿。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另取陈小米置瓦罐内焙焦,以无黄色为度,研为细末,与上药和均匀备用。

【用 法】 取药粉用水调成稠膏(用酒更好,能助药性),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或油纸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虚弱,劳累过度,以及风寒湿邪气的侵袭等各种原因导致损伤,都称为软组织损伤。

栀 乳 散

【处 方】 生山栀子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生大黄、桃仁、红花、当归尾、三七各6克。

【制 法】 上药研为细末,混匀备用。

【功 用】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患处青紫或有血肿,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用 法】 取药粉,新伤用蛋清将药调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超过1个月的扭伤,用酒调敷,外覆盖塑料膜或不吸水纸,每日换药1次,敷后局部皮肤出现青紫色,5~7日可消。一般新伤1~2次即愈;重者隔3日再敷1次。上药为1剂量,可用2~3次。

【来 源】 解放军307医院中医科。

六味化瘀膏

【处 方】 大黄30克,干姜30克,土鳖虫15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患处青紫或有血肿。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粉,用时适量蜂蜜加香油调成膏。

【用 法】 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到肿消。【来 源】 《北京中医》

三黄南星膏

【处 方】 生大黄、黄连、黄柏、天南星、生栀子各50克,凡士林125克。【功 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凡士林加热溶化后加入研好的药粉,搅拌均匀备用。【用 法】 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固定24小时后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福建中医药》

活 血 散

【处 方】 乳香、没药、羌活、独活、香附、穿山甲、自然铜、木瓜、当归、续断各15克,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白芷、苏木、小茴香各10克,细辛6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适用于软组织损伤。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用 法】 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末用香油调膏置于备好的纱布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换药1次,3日为1个疗程,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四川中医药》

黄银扭伤膏

【处 方】 白芷、大黄、天花粉、金银花、蒲黄各12克,乳香、没药各9克,穿山甲、广木香各6克。

【功 用】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散瘀消肿。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粉,过筛混匀备用。所剩粗粉末加50%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后过滤去渣,药液备用。

【用 法】 药粉用药液调成稠膏,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或油纸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后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来 源】 《赤脚医生杂志》

同 求 膏

【处 方】 炙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各6克,陈小米60克。

【功 用】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头部外伤性血肿。

【制 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另取陈小米置瓦罐内焙焦,以无黄色为度,研为细末,与上药和均匀备用。

【用 法】 取药粉用水调成稠膏(用酒更好,能助药性),根据创伤部位面积大小,将药膏置于备好的纱布或油纸上,敷在患处,包扎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肿痛消失为止。

【来 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0)

相关推荐

  • 『偏方秘方』中药方:大黄外治验方五则

    治甲沟炎:取大黃适量,研为极细末,备用.临用时用醋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清洗后更换.有清热解毒,消炎生肌之功. 治痈.疖.手足疔疮.头疽.皮肤外伤感染:取大黄100克,加水300毫升,煎沸20分钟 ...

  • 一种具有祛痰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方剂.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祛痰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 药方剂.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人体皮肤有毛孔,肌肉有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理者,是皮肤 ...

  • 一次性祛除扁平疣灶的外用中药方剂及其制备工艺.pdf

    一次性祛除扁平疣灶的外用中药方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次性祛除扁平疣灶的外用中药方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扁平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 ...

  • 筋膜炎可以用什么外用膏药

    筋膜炎: 筋膜炎临床多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多为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有时可及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 ...

  • 一种多效外用膏药的制作方法

    X技术网 专利名称:一种多效外用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效外用膏药,属外用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跌打损伤.颈椎病.椎 管狭窄.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高血压.肩周炎.面神经痉挛.月经不调 ...

  • 一种治疗癌症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和淋巴癌的外用膏药. 目前治疗癌症多为口服药物,有些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吃药治疗不方便,且疗效不佳. 本发 ...

  • 【软组织损伤 外用方6首】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虚弱,劳 ...

  • 中华膏药方剂(上)

    名称:辰砂茯神膏拼音:Chén Shā Fú Shén Gāo处方:酸枣仁(净.去壳).代赭石(烧.醋淬.研).乳香(炙.别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朱砂(研飞)半两,麝香(研)一钱.制法:上 ...

  • 中华膏药方剂(中)

    名称:柴胡石膏散拼音:Chái Hú Shí Gāo Sàn处方:赤芍药.柴胡(去苗).前胡(去苗).石膏(煅).乾葛,各五十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白皮,各三十七两半.荆芥穗(去土)三十七两.制法 ...

  • 中华膏药方剂(下)

    名称:暖脐膏处方:当归80g 白芷80g 乌药80g 小茴香80g 八角茴香80g 木香40g 香附80g 乳香20g 母丁香20g 没药20g 肉桂20g 沉香20g 麝香3g制法:上十三味,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