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配方、原理、演变、用法(附注意事项!)
今天
夏至过后,伏天就不远了,入伏不是固定的日期,但是我们可以打开黄历来算,“夏至三庚数头伏”,自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入伏了。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三伏贴。
严格来说,三伏贴的配方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辨证选方用药的。
当然,有一些固定的方子流传至今,有它的独到之处,下面这个方子可供参考借鉴:
白芥子、元胡索、生麻黄、法半夏各20克
莱菔子、甘遂、细辛、五味子各10克
共研成细粉,装瓶备用。
于夏季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用鲜姜汁调为糊状,摊在6厘米见方的胶布上。
敷贴天突、膻中、肺俞、膈俞、大椎、定喘穴。
这是河北一位老中医传授给我的。
可以驱寒温阳、降气化痰、益气养肺。
尤其对于冬季易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肺气肿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是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的一个奇效验方。
由于它降气化痰、疏利经络、协调脏腑功能平衡,因此其使用范围也被拓展了,现在普遍用于养生。
冬天没有咳喘的人,也贴三伏贴,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一到三伏天,北京各大医院门口就都是贴三伏贴的人。
据北京的老中医讲,最早贴三伏贴的是广安门医院,他们用的药是自己配制的。
现在,依然有很多医院和诊所三伏贴用的药都是从广安门医院购进。
三伏贴的原方,药性比较烈,很多人贴了,会起泡,产生不适。
现在很多人用的三伏贴都是改良过的方子,性质比较平和了。
再加上三伏贴由原来的治喘扩大为养生,所以敷贴的穴位也更多了,如膏肓、心俞等。
今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这期间都可以用三伏贴。
辛丑年三伏时间
三伏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大家去正规医院、诊所,或找放心的中医敷贴就是。
如果有呼吸系统问题,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需小,用药配伍宜更平和。
孩子的身体通透,肌肤娇嫩,否则,轻则过敏,重则皮肤灼伤。
冬病夏治是一个很好的养生理念,我也亲眼见到很多人尝到了三伏贴的甜头,每年都坚持贴三伏贴。
但近年来也看到少数人因贴服不当,出现皮肤灼伤的相关报道。
三伏期间的养生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更适合的个性化方法,比如三伏灸、饮熟水、外敷通阳包等。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也会聊聊其原理及适合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