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三长

1、王苹(1661~1720)字秋史,号蓼谷山人,自称七十二泉主人。清代济南历城人。祖籍临山卫(今属浙江),后迁居历城。因他写有诗句:“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的名句,时人称之为“王黄叶”。苹年轻时性情狂放,酷爱诗歌,“人以狂士目之”。少年时曾至山西,中进士前后两度至江浙,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诗篇。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被授任知县。王苹为人至孝,因母亲年老不愿远行,遂改任成山卫(今属山东荣成)教授(明、清州县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传授学业)。此间讲习诗文,与诸生研讨学问,赢得学生们的敬爱。因成山卫僻处海隅,不便奉养老母,一年后弃官还乡。著有《二十四泉草堂集》。
2、李栋,清朝作家,字吉士,一作吉四,一字松岚,江苏兴化人,一作高邮人。康熙四十一年(一七o二)中顺天乡榜,授内阁中书。工诗文,善篆隶,兼画山水,尤工小李将军法,名震江、淮间。著《自怡堂稿》、《楚游杂记》。
3、朱书(1654——1707),亦名世文,字字绿,号杜溪。世居宿松碎石乡朱家大屋。明末,朱父光陛为避兵乱,挈眷属,设馆授徒于宿松、太湖、潜山等县山区。1654年,朱书诞生于潜山县敢山冲,归葬于宿松县许岭镇滴露村彭田组梨花坞。与桐城派的主要代表戴名世、方苞,并称为清初三才子。朱书因籍贯宿松,去世早,且文集受《南山集》案影响一度被淹没,后人谈桐城派,一般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三人为代表人物;近代,逐渐凸出戴名世的地位。朱书晚年,因挚友方、戴力劝,才认真从事时文、科举。49岁,复至京师,应顺天乡试,50岁,连中甲乙两科,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试二甲四十名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声誉一时赫然公卿间。51岁时,被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和《渊鉴类涵》,写入殿纪事诗四十首,获御赐松花岗砚及鹿雉鱼等物,他在京三年 ,起早歇晚,积劳成疾,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在京师逝世,终年54岁,归葬于故乡杜溪。朱书一生,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著有《仙田诗在》、《朱杜溪稿》、《游历记》、《怡斋诗文集》、《松鳞堂偶抄》、《寒潭琐录》、《评点东莱博义》等。朱死后不久,受南山文字狱案株连,大部分文稿失传,现仅存《朱杜溪先生集》、《游历记存》、《评点东莱博义》等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