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评图】不同凡响的观念纪实摄影作品如何炼成

作品名称/静物  创作于2019 

作者姓名/ 梁向锋 

所获奖项/第27届国展(艺术类)入选作品

┄┄┄┄┄┄┄┄┄┄┄┄┄┄┄┄┄┄┄┄

创作者作品阐述Interpretation of Works

┄┄┄┄┄┄┄┄┄┄┄┄┄┄┄┄┄┄┄┄

01 运用自然光并慢速拍摄

【梁向锋/图文】从形式上来说, 拍摄的是生活中非常日常的一组静物。静物有水杯、茶壶、饭碗、汤碗、菜碟、酒瓶、花瓶、笔筒等瓷器,而每件静物上都印制了一幅图片,系作者曾经拍摄的8张“半截人”彭水林10年前的生活纪实图片。

彭水林是世界上截肢最高位仍存活的人,他另类且顽强乐观的生活曾经倍受各大媒体的关注。但几年来,随着热度逐渐散去,他从原来被人广泛的关注到现在几乎被人广泛的遗忘,从而逐渐成为人们一种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作者通过碎片化的“半截人”过往的8张图像记录,与日常生活的器皿结合起来,让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通过各种层次、程度的对比,从而成为一组观念性纪实作品。

02 纪实与现实的对比

作品中的图片和静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强烈的异样感,而且通过这种对比把“半截人”重新从被遗忘的角度变成一个被公众关注的角度,进而思考这个时代……这个转换的过程,来源于图片的纪实与器皿的现实结合的一种创意,把他放大,形成重新对这个人的关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其实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但通过这件作品,能够让其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里,去思考这个人,思考这个社会,进而思考我们自己。

03 异常与日常的对比

“半截人”另类生活的图片和日常的器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组极度异样的景观:熟悉里的陌生,陌生里的熟悉;日常里的异常,异常里的日常……人的残缺乃至社会的残缺,这何尝不是一种异常中的日常?但残缺中,通过这些日常的器皿,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生活的希望和发展的希望,异常在日常中坚强地生长!

04 微观与宏观的对比

这件作品是从极小的微观个体来呈现一个社会个体,呈现一个社会机制,呈现一个国家机制等等。静物看似很小,也看似很日常,但是通过放大之后形成的异样组合,将这个静物变成了纪念碑,变成了一个象征。

把一个静物变成纪念碑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通过这个组合式创作,通过拍摄一组茶杯、酒瓶等日常的东西和图片一起,放大到极致的拍摄,精致到极致的拍摄...将这种微观的个体或者卑微的生命重新透过日常的器皿去承载、传承,重新被发现,重新去思考。这个过程是一个思想、观念、技术的创新和合作,它是我们对于摄影的新的理解——摄影不单单当作一个记录,而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变成了一种介入社会的行动;它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在干预社会。所以,这件作品透过极微的创新、透过极微的表达把摄影的真正力量释放出来了,静物(润物)细无声。

 图为烧制在瓷器上的梁向锋纪实作品

┄┄┄┄┄┄┄┄┄┄┄┄┄┄┄┄

杨徽另眼评图Comment Pictures

┄┄┄┄┄┄┄┄┄┄┄┄┄┄┄┄

不同凡响的观念纪实摄影作品如何炼成

【摄影梁向锋 评图杨徽】梁向锋先生创作的这组作品,独特的影像表达、立体的观念解析,有新意且深意,显份量与价值。作品中的主角彭水林是世界上截肢最高位仍存活的人,他另类且顽强乐观的生活曾经倍受各大媒体的关注,这几年归于沉寂,梁向锋先生10年前拍摄过彭水林的生活纪实图片,今天他再度聚焦这一题材,通过敏锐的视角和具有探索意义的行为艺术,以跨界的观念创意型纪实型影像介入社会、介入人生,发出叩问,在观者心中激起共鸣,感受到发人深省的内在力量,这是难得的精品力作,应证了“摄影有机遇,但作品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这句箴言,这组作品当之无愧的拿到国展入选的珍贵门票。好的作品是能经得起细细品味并带给人启迪的。

01 以系统观念来经营摄影

摄影有思想,作品就有力量,观念对于作品的成功度和重要性已是共识,但仿佛悟到真谛的不多,有的摄影人往往只停留于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提炼,而不是出自于整体全局的思考与谋划的系统观念,梁向锋先生作品则是用系统观念运营作品,从主题思想,创作理念、拍摄过程、表达方式、传播媒介等观念先行,在物件与艺术作品、摄影与行为艺术、观念与客观纪实、以往与未来影响的权衡中有清晰的观念导向。

所以,才有作品解析的缜密与精彩,论道说艺,由表及里,有理有据,关联社会自然、宇宙苍生,法则规律,哲思道理丝丝入扣,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作品拍了什么,记录了什么,而是他发现了什么、拍成了什么和传达了什么,如果要说《不会诠释作品可能是你致命的伤》,那么会诠释作品可能是他修炼出的底蕴,自然离不开厚积薄发的集成。

02 以行为艺术来跨界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我们很多摄影人总习惯于聚焦摄影本体和拍摄本身的创新,或摄影语言的纯化,少有对跨界其他媒介与其他艺术的创新尝试,从而形成作品突破的制约瓶颈,而梁向锋先生表现出摄影家强烈的主观思想和自我格调,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摄影的再现现实手法。

譬如将原有的影像烤制在陶瓷上,而后将陶瓷拍成影像,新的作品就是艺术行为的记录与原有摄影作品的艺术形态的翻新,相片“物化“进行再创作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实现了对以往摄影作品的价值挖掘和重新审视,让图像拥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带入感,从而也完成了图片的美学风格的异化,语境的迁移,观念外化与传递,表达了他对于当下时代环境、社会人文生态与个体命运之间的深刻认识。

03 以特别细节来赋予价值

细节决定成败,不仅是对细节本身拍摄的掌控,而且是对细节之外意义的感知,梁向锋先生的每个细节经过策划和精心设计,不止是视觉表达的独特,更多是思想表达的独到,艺术媒介的融合与跨界,形与意结合,象征和暗喻等运用都颇为考究。

画面里的陶瓷、人物与场景的连结也颇有深意,这些的元素构成了独特的观念和情感符号,水杯上照片与平淡如水的意境组合,汤碗上照片与日夜煎熬情绪组合,碟子上的照片与团圆的场景组合,酒具上的照片与喜悦的氛围组合,包括自然弱光影调营造与长时曝光等细节都是为题材量身打造。这样的作品,经得起细细品,耐得了静静看,越品就越有与众不同的味道。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在摄影风格和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更能看出其独特的艺术思想与鲜明的艺术观念。

总之,这组作品不仅探讨摄影本身,而且通过摄影行为的艺术跨界,进而从摄影媒介语言的延延申去思考世界、观察世界、关照内心以及建构自我,在纪实摄影“个人化的观看、个人化的表达、社会化介入”的艺术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探索之路,期待未来的创作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梁向锋简历

┄┄┄┄┄┄┄┄┄┄┄┄┄┄┄┄┄

摄影师|PHOTOGRAPHER PROFILE

┄┄┄┄┄┄┄┄┄┄┄┄┄┄┄┄┄

梁向锋,1976年生于湖南永州。

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九届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先后担任摄影记者、美编、电视编导、HPA湖南摄影网创始人,总编辑、《影像时代》杂志社副总编辑。全省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星河展第八届广东青年摄影家作品展评委等。

作品先后获省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银奖。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复评(突发新闻类)银奖。第18届全国、市、区、党报新闻摄影一、二等奖等荣誉,并有多幅作品参展国家级、省级专业影展,除此以外,还创作出了众多颇具影响的影像作品,1000多幅摄影作品在各媒体发表,2010年被湖南省政府荣记三等功。

著作分别在《新闻天地》杂志发表《谁动了我的奶酪-浅析WEB20时代摄影记者的机遇与挑战》,《影像时代》发表杂志《以HPA发展看互联网+时代影像产业前景》,《中国摄影报》发表《试论青少年摄影教学与美育教育的关系》等。

》摄影评论家公众号

 Photography critic WeChat public number

独立评论,你的思想才是你的高度

常年征集:评图作品、评论议题、热点事件

编辑微信:LYCH_YH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