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晋中”之---宣梵寺
【宣梵寺】
--- (乳栿)梁头伸出作第二跳 ---
宣梵寺,一个既直白又悦耳的名字,位于现晋中太谷县侯城乡大佛山脚下的惠安村北,寺院座北向南,大部分院址已被民居蚕食,现仅存大殿一座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其中大殿为金代遗构,可惜顶部差不多已经全部塌毁,幸赖我国文保事业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还剩一间没有塌下来,而这个庙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塌毁的大殿大木构件虽大部分还在,但是都已腐朽不堪。至少半个世纪以来从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估计可能看也没人看过。然这座五开间、八架椽的大殿差不多是晋中最大的房子之一,大概仅次于平遥文庙大成殿。
宣梵寺大殿为五开间单檐悬山顶;前檐柱采用了晋中一带极其罕见的抹角方形砂石柱(使用石柱在晋东南极其普遍,而在晋中一带只有寿阳境内表现较多),柱础(包括内柱础)已埋入地表以下不可见,石柱高约三米,侧脚生起均很明显;柱头普柏枋单薄出头讹角,阑额不出头;前后檐均装五铺作无枊枓栱;明间补一朵真补间铺作,且栌枓座落在驼峰上;次间、尽间均是在栱眼壁版上影画补间铺作;柱心枋两重加压槽枋,其间以散斗间隔承托。
前后檐铺作基本相同,第一跳头的交互枓内装翼型栱,第二跳头以散斗加蝉肚纹替木托橑檐槫;铺作中只有耍头不同:前檐为卷云状,后檐为蚂蚱型。铺作第一跳并非骑槽檐栱,而是“骑槽状”压跳--- 压跳后尾卷杀成栱臂;第二跳是殿内乳栿出跳,这种形制有人认为是中唐之前的构造特征;耍头和衬方头都是另设,其后尾并不加工,原状安装,这种形制为晋中一带金、元时期较为典型的做法;衬方头不出头。还有一个小动作值得一提:素枋在屋废下的出头被砍成批竹形。
进深八架椽的大殿内不采用减(移)柱造,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直梁造;前后檐柱钝卷杀圆润,内柱头只用大枓托四椽栿,栿头设替木承中平槫,但是在顺身串上隐刻出令栱;梁栿均斫造为十分规整的矩形;所有平槫下均设串;只在平梁两端使用托脚木。不同的是只有后槽乳栿上使用溜肩驼峰;其余部位均使用方形抹角蜀柱以合踏固济;另外后槽乳栿、劄牵的后尾插入后槽柱时使用了“丁头压跳”,而前槽同部位没有;在两山面也使用与殿内完全相同的构造,没有宋金时期常见的山面简约。
另外,宣梵寺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不平常之处:屋顶的前后坡长度不同,前坡长而后坡短。大殿的进深是八椽,以脊槫为中心,前后各四椽,椽数是相同的,但是前槽剳牵明显比后槽剳牵长的多,这就造成了前后坡的长度不同,肉眼看上去也很明显。
在地理上的晋中区域内的实例很多,宋及之前未见,宋以后差不多历代都有,晚期的更多,而早期的如榆次庄子金界寺、汾阳虞城五岳庙,都是金代遗构。但是在这些实例中,造成屋顶前后坡长短不一的原因是,屋内的梁架前后槽的椽数就不同,都是前槽三椽,而后槽两椽,这个可以理解,像兴梵寺这样的案例尚属罕见。
但是通观大殿整个梁架,不仅构件砍造精致,而且构架规整和谐,完全没有元代的自由散漫做派,也不似明、清时期的呆板作风。
在现存宣梵寺大殿的后壁明间辟有小门一座,门额题为“宁静处”(下图),匾题上并没有落款,但是从小门本身的形制来看,可能是后代改造的。不过大殿后檐下的构造也出现相应的异常--- 第一重柱心枋在明间平柱头被造成了连身对隐(上图),与前檐明间相异。很可能其后壁原来就辟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殿很可能并非宣梵寺的正殿,至少说明后面还有中轴线建筑,这个殿只是“中殿”而已。但是由于宣梵寺基址已经非常模糊,无法看出来,现在的大殿后面是一小片空地。
另外,宣梵寺大殿内墙壁上还残存有明显的壁画痕迹,以及几件石刻,其中一件石刻为砂石质须弥座,造像的衣褶还留存在上面,看风格可能早于大殿时期;另一件石刻可能是供桌的底座,呈圭角状。其余几件石刻则可能是神坛的条石构件。
宣梵寺大殿前左右各有较完好的配殿三间,还有人占用,前檐装修都已改变,没有进去细看,从檐下的枓栱来看,当是明代遗构。
【青掍瓦】
在去年得到《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电子版之前,我看到的资料上既没有说宣梵寺是文保单位,也没说她是金代建筑。我只以为她是一座普通的明清小庙,虽然之前去大佛山天宁寺玩,几次路过惠安村,均粗心大意没有前往寻访。一直到2010年 7月前往寻访福缘寺三塔时才又想起了宣梵寺,遂前往。其实就是新出版的《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也是抄写的某个时期的旧材料,并未去实地调查,书中说“宣梵寺现存正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清代建筑。正殿......进深六椽,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纯粹瞎说。看来,不到现场光看所谓的“资料”不行。不过这本书还是有点价值的,至少地址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