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和镇江锅盖面一百年的常来常往
1937年5月,一名叫魏亚奇的25岁镇江青年,向当地的中国银行提交了“介绍信”和“应聘报名单”。由于中行招聘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提供和金融相关的专业,还要懂一定的外语者,要求有推荐人和保证人,对家庭条件也有所要求。
魏亚奇求职的这家中国银行,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声誉,早在1912年,即“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的次年12月,中国银行镇江分号就在临近长江码头的“西坞街”开业办公了。
中国银行能这么快在镇江开设分号,和镇江人善于理财,闻名遐迩,有“无镇不成庄”之誉有很大关系。镇江出过不少著名的金融界人士,如倪远甫、陈光甫、唐寿民等人,甚至大清银行董事长严炳生也是镇江人,镇江钱庄习业出身的李锡纯、陆小波、严惠宇等,皆是其中翘楚。
魏亚奇出身富裕,文凭是金陵大学经济系毕业,亲友都是金融圈的达人,家里为他找的保证人更是牛气冲天——家族在镇江的世交长辈徐静仁、陆小波、严惠宇三位镇江地方上的大佬。
但中国银行挑选人才一贯的考察全面,对学识、人品、性格等均有考量。面试后,考官给魏亚奇的评价是:态度近少爷,不兴奋,所学不彻底,惟人颇充实耳,打分为C。评价不高的理由,是他不太接地气。
1937年5月28日,镇江青年魏亚奇提报的介绍信、报名单、评语。
中国银行要求的工作作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才优先考虑。
这个工作作风,体现在“中国银行”和镇江锅盖面一百年的常来常往上……
如今,因为城市改造,西坞街已荡然无存。
01
中行镇江分号的业务拓展非常迅速。很快,1922年开始,镇江就发展为二等支行建制,有行员20余人,并在丹阳、仙女庙、宝应、阜宁四地设有代理店。
镇江西坞街上的中国银行镇江分号
中行早期的治理结构由政府主导,属于“吃国家粮”的机构,所以吸引了很多镇江当地才俊加入。这些熟稔镇江民风、务实肯干的年轻人,从此在中国银行的岗位上,历经动荡年代,走过百年峥嵘岁月。
他们周旋于洋行和公所之间,在镇江的钱庄、木材、江广、江绸、绸布“五大业”中游刃有余地发展业务,虽“吃金融饭”,但工作作风却很贴近群众。
西坞街位于当年中华路和西门大街的连接处,因为临近水陆码头,旅馆、浴室、茶坊、酒肆等业大兴,周边有中华园、万华楼、华阳楼、天乐园称四大名馆。其他如朝阳楼、华阳楼、顺兴楼、一枝春、大兴馆等,也都有名气。
银行业深谙四方生意,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的道理。生意需要餐饮来润滑人情世故,所以常相邀客户单位到酒店喝酒,互相协调,寻求合作。
随着中行镇江分号的名声日隆,中小储户日渐增多,营业所人来人往,一种镇江特色的饮食形态,渐渐在西坞街周边增多。
这种后来被称作“锅盖面”的镇江特色饮食,最初的名字叫作“火面”。
“火面店”的门面不需多大,店门口放大锅,大火烹烧,开锅速度很快。旧时,火面店多是回民所开,比如西坞街附近的法万顺牛肉店,是回族法老爸开的,自己买牛宰杀,供应生切牛肉丝,给顾客早晨下火面吃,其味鲜美,每碗需5至10个铜板,顾客趋之若鹜。
还有的火面店早、中、晚都供应,还能像今天的点外卖一样随叫随送,即使是10个铜板的小生意,服务也很周到,并代客烫青蒜、猪牛肉丝、鸡蛋、川芎菜等,所以生意很不错。
中行职员和洋行买办关系最铁,和本土商户却最为形影不离。经常相约在清晨或中午下班后,跑到附近的中华路狮子街口“杨大昌”火面店吃面,他们最爱他家的面汤带有牛肉味,边吃边聊。其实周围有很多更好的馆子,但他们发现这家面店价格便宜,贴近群众,更容易拉近和客户的距离。
“杨大昌”的主顾大多都是回民,回民喜欢自己斩了牛肉带到店里,下锅煮熟后搭面吃。因此杨大昌面店里的汤料鲜美,其他客人也来蹭汤喝。
很快,火面店的老板们就发现,普通者吃一碗面条,只舍得花铜板四五枚;中国银行的职员收入较高,舍得加肉食浇头,和以荤油,每碗面多花个百数十文,如果是带客人来吃面,就更爽气了。
老板们的发现是,中行职员给他们的带客率也很高,如果这些职员夸赞某家面店的面不错,一下子就能给这家面店带来更多粉丝流量。
就这样,中行和面店互相加了个“关注”,中行给面店输送的粉丝,大多是优质客户;面店提供餐饮服务,加上兼顾帮客人配浇头、烫青蒜等服务,利润更高。
在这里,中行也通过吃面条的方式,拉近了客户与银行的心理距离。
02
慢慢的,这些火面店就转型为“和面店”,从阳春面一样的“火面”,到浇头众多的“和面”,这是面店老板的一小步,却是镇江饮食史上的一大步。
进了一大步的“和面店”,继续在饮食界发挥着它的衍生价值——社交属性。
比如中行当年的重要客户——南、北货业,北货的南运除经常由民船装载外,每年一次回空南下的漕运粮船,也大批带来北方土产。粮船带货不用纳税,北货行就用饭局公关帮头和客商,请吃早茶肴蹄大面是最常饭局。
西坞街到打索街这一线的中华路,是民国镇江重要的药材行业集散地和批发市场。街上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家药材店铺,和采购商都是在饭局上谈好生意的。
药铺老板带客商吃早茶的行情,一般是“和面”一碗,搭配“两个汤包、一块肴肉”。午餐的行情,为了减低应酬成本,有时生意规模不大的药店午餐也邀请吃当地特产面条,只是中午的面条,浇头、配菜极为丰富。
吃过早茶或者“和面”的客商因为“不过意”,对于大家都有的一些药材往往照顾多购买。这也表明,在那个商埠镇江的时代,商人是如何想尽办法降低成本建立合作关系的。
随着这种应酬在熙来攘往的镇江每天上演,镇江的面条也越做越有特色,越来越有花样。
“镇江和面”在浇头讲究的基础上,在面上也下足了功夫,它将北方跳面的技巧融合到制面过程,揉好的面团进过毛竹杆的跳跃挤压,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一把特制好的大面刀切成宽、细两种面条。
在镇江,人们习惯称这种面条为“小刀面”,这样的面条,开始盛行于镇江市井。
进入新时代的镇江,城市金融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有缘的是,镇江这种特色面点也和中国银行开始了第二次“异业联盟”。
1980年,中国银行镇江支行从市人民银行分出重建,并于1980年元旦正式挂牌开业,接办原人民银行办理的外汇和外贸信贷业务,参加全国联行外汇往来。到了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银行镇江分行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行,总行大楼位于大市口的中山东路上。
无巧不成书的是,这座大楼后有条“古更楼巷”,可能是有银行处必定商贸欣荣吧,“古更楼巷”中开了多家面店,尤以“邵顺兴”等锅盖面老字号人气最旺。
这些面店早已掌握了“面锅里煮锅盖”的诀窍——“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条,控制对流的速度和路线,不论怎么煮,面条在锅中的位置可以保持基本不变,面条贴在锅盖下,水在其周边沸腾,水与锅盖之间没有空隙,煮熟的面条就特别筋道。
锅盖还很有说法,要用专门杉木做的锅盖,这种锅盖有一种特有的木香,也为面汤增加了另一重鲜味。
所以这些面店下的面,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镇江锅盖面”。
镇江城的锅盖面店老板都知道,想要面条生意好,一定要有绝活。有的会熬酱,有的浇头花式多。
有的老板把淮扬菜的功力,揉入到锅盖面的浇头制作上,镇江锅盖面的浇头有长鱼、腰花、肴肉、碎肉、肉圆、牛肉、鸡蛋、猪肝、干丝、素菜等,各式各样的浇头,烫在汤里,却香在碗里。
中国银行的小伙伴们,中午常去“古更楼巷”小坐,可以顺便畅想从西坞街到大市口中行百年变迁的往昔,吃着金融前辈一样的面条,回味那些脍炙人口的“三怪谣”民间故事,也是人生一件乐事了。
不少人到大市口的中国银行办事,中午顺路就在大楼后吃一碗锅盖面,就这样,锅盖面在市井民坊间口口相传,成为镇江市井生活一道的独有风景线。
多少风云俱往矣,搬到长江路上的中国银行镇江分行,和镇江锅盖面又有了“常来常往”的第三次合作。
镇江老百姓提起中国银行,大家普遍的印象是专业、服务好、亲民接地气。长江路上的中国银行旁,依旧有多家锅盖面围绕,算起来,这“金融老店”和“镇江锅盖面”,已有近一百多年的友好过往。
这里面蕴含着共同的道理:
一方面,跟随时代潮流,砥砺前行,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贴近客户,服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银行的闪亮之处,也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的精神:亲民者得天下!
一百年来,在镇江开设的“中国银行”,用“锅盖面”建构了镇江的业务圈,今年,更是冠名了“镇江锅盖面”大赛,两大文化IP碰撞交流出巨大的火花,“常来常往”的美好寓意,寄托在中行惠众的情怀之中。
分享: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
报名中国银行杯“镇江锅盖面”大赛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