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出版社:几个琴音掉落,原来是《清如古琴》
古 琴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柔韧地流转了三千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亦是最早的弹拨乐器。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它最有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最具中国古代文人气质,亦最得中国古典美学意趣,高古、清逸、淡雅,更居“琴棋书画”之首。据载,古代圣贤在古琴斫制之中往往巧妙地融入哲学思想,一定角度和程度上体现、浓缩了传统的宇宙观、社会观、价值观。古琴以其质朴的造型、婉转而具穿透力的音色,堪称中国古老乐器中的精华,其本身也成为完美的艺术品。▲杨清如弟子方文伟自创曲《念奴娇·过洞庭》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飞船,就选用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制成金唱片,飞出了太阳系。
▲演奏古琴中的管平湖先生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录。这也给了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古琴近些年重新焕发生机的契机。
有关古琴的历史溯源、琴家传承、琴谱、演奏、制琴购琴等各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迅速在各地发展起来。清如古琴由琴家、古琴、琴曲组成的古琴文化,是古琴音乐保护的三个重点环节:
琴家杨清如蜀中之地,自古以来是古琴的重地,名家甚多。历代传承,至清末民初,重庆琴家迭出,各有盛名,如著名的杨氏世家,自祖父杨庭五、父亲杨少五至孙女杨清如,皆是古琴爱好者,不但家藏唐宋元明清以来数十张古琴,且家传琴技之外,或拜名师,或广交琴友,成为一代佳话。
▲摄于1946年天风琴社成立一周年。前排:左一杨少五、右一徐元白、右二杨少五夫人魏氏、右三杨清如(杨少五之女);二排:左二高罗佩、左三冯玉祥、左四于右任;后排:右 一杨次乾(杨少五长子)今天《清如古琴》书中所讲故事的主人翁就是20世纪的蜀派古琴名家杨清如。
▲1993年冬杨清如在重庆谢家湾方文伟家中留影杨清如植根蜀派,博采众长。杨清如出生于重庆,祖父辈都是重庆古琴名家,她在古琴艺术上的审美意趣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到蜀派的影响并体现出急浪奔雷、俊逸飙扬的蜀派琴风。杨家的地位显赫,让她能够广泛接触各地名家,博采众长。当时重庆天风琴社名家汇集,还有遇见影响她最大的老师何儒学,这些都为杨清如扩展艺术视野提供了机缘,融入渊懿沉着、古淡从容的演奏风格。
▲杨清如传书
清如古琴杨清如珍藏一张宋代仲尼式古琴,见证了至少七百余年的时光。此琴与她形影不离,陪伴终生。
规格:通长122厘米,隐间112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4厘米,厚3.5厘米年代:宋代琴式:仲尼式漆色:传统大漆髹黑断纹:通体牛毛断铭文:心清如水(巴渝方文伟为纪念恩师杨清如而题)佛山梁球修复(琴家梁球修复此琴后亲笔题记)琴材:面板桐木,底板梓木
清如传谱本书编者,也是杨清如唯一嫡传弟子方文伟,全面整理继承杨清如所传各类古谱和手抄谱。其中《访子期》《慨古吟》《渔樵问答》等手抄传谱是不可多得的古琴文化宝藏。杨清如传谱《访子期》,有刊印本,亦有其手抄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弦歌雅韵》,选自王迪整理的弦歌,其中就载有杨清如传谱《访子期》,归于抄本琴谱之类。王迪于1956年随查阜西古琴采访组辗转各地,杨清如《访子期》录音在其列,有明确记载。
杨清如手抄本《慨古吟》,曲词与其他地区传抄本略有不同,不同之处更显洒脱出尘之风骨。
杨清如所传《渔樵问答》弦歌,是她老师,四川国学专修馆雅乐教授常德何儒学很有心得的一曲。此本凡八段,注明为理琴轩钞本谱,有题注:“(此曲)流传甚广,人手一谱,互有异同。而以文合声,字谐调叶,要以此谱为胜。”
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巧,从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到现在“古琴”热,都体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古琴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乃至中国人的精神、气度、品格、行为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我们对古琴的认识,不仅是对一种古典乐器的传承,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与振兴。也希望越来越多像此书编者——方文伟先生一样,对古琴曲谱现有资料进行整理、记录,并以录音和录像的方式将当代名家的作品予以真实地记录,培养后继人才,注重推广与普及,才能让包含古琴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