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熙《吴季子挂剑赋》注释 余丙照 加注张秀东
以“我心许之,始终不渝3”为韵
注释:
1、顾元熙:字丽丙,号耕石,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三年乡试解元,嘉庆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嘉庆二十四年广东学政,嘉庆二十三年四川乡试主考。工书法,初近欧阳询,后法文征明。
2、吴季子挂剑:《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汉刘向《新序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也,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3、始终不渝:《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繄古之君子(【行批】从正意浑笼),立心4必诚,致行必果5。在久要6而不忘,岂前盟7之相左。纵责约已无他人,而食言8仍知不可。曾经一诺,俾死者可以复生9;倘吝千金,即斯人何以谅我10?注释:
4、立心:北宋张载《张子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行必果:《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6、久要:立历时久远的要约。《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邢昺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
7、前盟:以前所结之盟约也。《国语吴语》:“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
8、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於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9、一诺复生句:注者以为此季布因重诺,而得汉高祖之赦免也。
10、斯人何以谅我:注者以为亦指汉高祖赦季布事,此上下骈同典而成流水对也。宋赵蕃《秋怀十首》:“何以谅我心,诸兄交白头。”
昔季子(【行批】叙情)之出游也,携莲锷11,佩霜镡12。辞吴都而奉使,响徐土以遥临。触徐君之癖好,对吴客而情深。方顾盼于腰间,连环月吐;遂摩挲于掌上,一匣风吟。虽未明言其欲,已为逐逐13(【行批】带叙带做);慨为暗许尔时,相印心心14。
价藐兼金15,情豪投纻16(【行批】此从不即与曲折取势)。以彼邂逅而爱兹,胡弗提携而赠汝?盖以吴钩锦带,藉光上国之游;原非越锷霜锋,尚靳17取怀而予。有如此剑,生平之知己18无忘;曾几何时,日月之寝驰19如许。
注释:
11、莲锷:莲花形的凸纹,亦指锋利宝剑。五代齐己《古剑歌》:“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12、霜镡:镡,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部分,亦称剑鼻、剑口、剑首、剑环。宋韩琦《题览胜亭》:“清风谁会我,太息抚霜镡。”
13、逐逐:笃实也。又驰貌。《易颐卦》:“其欲逐逐。”
14、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15、兼金:价格倍于平常的好金。《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
16、投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
17、靳:吝惜。《后汉书崔石传》:“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18、知己:谓了解赏识自己。《战国策楚策四》:“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曹植《赠徐干》:“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19、日月寝驰:寝,逐渐之意。《渔夫歌》:“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中漪。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将奈何。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人事难知,幽明20路跂。迨还辕21之止止22,已新冢之累累。方思拂拭鹈膏23,为君起舞;岂料凄凉薤露24,弃我如遗25。公不予求,盖毋夺人之好26;吾子已诺,岂其至今违之。
注释:
20、幽明:指生与死,阴间与人间。元稹《江陵三梦》:“平生每相梦,不省两相知,况乃幽明隔,梦魂徒尔为。”《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唐无名氏《冥音录》:“幽明路异,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非偶然也。”
21、还辕:犹回车。《孔丛子记问》:“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结轨还辕,东乡将报。”
22、止止:犹止之。止于其上。《庄子人间世》:“瞻彼闋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郭象注:“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王先谦集解:“案下止字或'之’之误。”停止,止住。《法华经方便门》:“止止不须説,我法妙难思。”
23、鹈膏:鸊鷉的脂肪。古人用以涂刀剑,使不生锈。苏轼《谢曹子方惠新茶》:“囊简久藏科斗字,剑锋新莹鷿鹈膏。”
24、薤露: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晋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注者曰:崔正熊《古今注》出“田横门人”之说,着实令人生疑,战国宋玉既知言之,岂可出秦末汉初之田横耶?
25、弃予如遗:《诗小雅谷风》:“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26、夺人之好:语出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公何往乎(【行批】跌起挂剑),剑犹在此。泣数行兮泛澜,抚一树(【行批】此正写挂剑)兮独倚。解时而素练光浮,挂处而凉飙声起。未殉大王之葬,孤比雄风27;藉明公子之忱,皎若秋水28。盖全一面之交29者以是终,而慰九原30之葬者又以是始也。
注释:
27、雄风:威武出众的气概。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28、秋水:形容剑光冷峻明澈。前蜀韦庄《秦妇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剑横秋水,靴踏狻猊。”
29、一面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30、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烟霾蒿里31,苔閟泉宫32(【行批】此就挂剑暗构出情景)。纵横狐兔,零落梧枫。闪三尺之芒寒,漆灯33昼黯;点七星之影乱,磷火34宵红。神其监诸35,幸未失同楚履36;灵之来也37,依然遗似轩弓38。怅故人兮不见,指明月以长终39。
注释:
31、烟霾蒿里:霾通埋。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蒿里,见注24,另本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颜师古注:“蒿里,死人里。”晋陶潜《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32、泉宫:墓室。宋梅尧臣 《端明李侍郎挽歌》:“今日泉宫啟,师臣礼秩增。”宋沈遘《祭蜀国太夫人》:“宠灵光渥,毕于泉宫。”
33、漆灯:宋龙衮《江南野史》:“唐沈彬居有一大树,尝曰:'吾死可葬于是。’及葬,穴之,乃古冢。其间一古灯台,上有漆灯一盏,壙头铜牌篆文曰:'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爇,留待沈彬来。’”
34、燐火:俗称鬼火。旧传为人畜死后血所化,实为动物尸骨中分解出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其焰淡蓝绿色,光弱,浮游空中,唯暗中可见。北周庾信《拟连珠》:“营魂不反,燐火宵飞。”宋文莹《湘山野录》:“柳仲涂开因曰:'余顷守维扬郡,堂后菜圃,纔阴雨,则青燄夕起,触近则散,何邪?’寧曰:'此燐火也。’”
35、监诸:或为鉴诸,即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器具。《说文金部》:“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於月。”王筠句读:“诸是汉名,鑑乃古名。”注者以为,古人以水为镜,此句约略言神明鉴之意。
36、失楚履:贾谊《新书》卷七《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37、灵之来:屈原《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38、轩弓:注者以为即“轩辕之弓”,此鼎湖号弓典也。《史记封禅书》:“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黄帝弓,百姓抱弓须号泣。”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39、故人明月句:注者以为皆化自苏子。一则《行香子冬思》“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一则《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是则言有践40而弗违,志有伸41而不屈(【行批】仍将正意结束回合起处)。托高义兮苍茫,抒予怀兮盘郁。腾为虎气42,山中之群魅应警;借作鱼肠43,地下之不祥能祓。任尔化龙飞去,此别何如;怜余控马孤还,怀归岂不44。
客有穿云蜡屐45,冒雨提壶。登高台46兮凭览,问遗迹兮模糊。秋坟阗寂,宿草荒芜。恨古人吾未见,谁其丹青之弗渝47。【尾评】:“沈郁顿挫,缥缈鲜秀,锋颖如生,漥棱尽见。”
注释:
40、践言:实践诺言。《礼记曲礼》:“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41、伸志:谓心愿得到实现。明沈德符《野获编嘉靖两后丧礼》:“世宗初年,以议大礼得伸志于兴邸两亲,其后尊礼靡所不及。”
42、虎气:指宝剑的精气。杜甫《蕃剑》:“虎气必腾上,龙身寧久藏。”钱谦益笺注:“《殷芸小説》载《世説》云:“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惟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俄而飞上天。”
43、鱼肠:古宝剑名。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44、整骈注释见第一卷。
45、蜡屐:涂蜡的木屐。唐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46、高群:注者曰:群字当为舛讹之字。从后文之“秋坟阗寂”看,当时徐君之墓尚在,料便是今日徐州睢宁云龙山之季子挂剑台也。料作者当日寻徐君之墓,尝攀陟此山。云龙山虽不高,毕竟是山,当用高峙之类词语方是。后校为“高台、遗迹”!
47、丹青不渝: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三国魏阮籍《咏怀》:“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