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把双刃剑 2024-05-05 08:16:23 学习是把双刃剑 作者:李广生这不是什么惊人的发现。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差不多所有的事物都具有相互对立的属性且相互依存、充满悖论,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学习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是人们热衷于学习的主要原因。但是,学习同样可以让人变得愚蠢,那些不仅仅出现在笑话里的、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书呆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我这里要说的是“双刃剑”并非从这个角度定义。学习的目的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有人想得到好工作,有人想考上好大学,有人想提高技能,有人想丰富学识,几乎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需求。需求越强烈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动力越强,这是人所共知的,当然也会出现反作用,类似于爱的越深越不敢大胆表白。这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但还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需求得到满足,哪怕是部分的满足之后,学习即宣告结束的这一现象更值得高度关注。这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学习是把双刃剑,既能使人爱上学习,也能使人厌恶学习;既能开启学习,也能终止学习。教师队伍中存在数量可观的一些人,他们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热爱者,虽然他们整日从事着与学习有关的工作。没有准确的数据,这是我多年观察的结果。他们可能是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但对学习而言却是个门外汉,而且不肯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学习进行研究。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材是难以克服的,简直就是没法教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他们看来学习的主要目的或是唯一重要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学生也是如此。疫情袭来,学校停课,急坏了家长和教师。他们为什么着急?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离开学校,确切地说离开了监管,学生就不学了,或是想学也不会学了。毕业年级压力很大,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联合起来督促学生,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习。我们不惜把最现代化的工具应用于最原始的管理,目的是达到传统课堂的效果。这确实很难,教师和学生都很累。这意味着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学生学会了很多知识,唯独没有学会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学会学习”挂在嘴边而并没有把它作为教的主要任务和学的重点目标。单纯地讨论学习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脱离具体内容的话,学习也会变成僵化的知识。遗憾的是它一旦与具体的知识相结合,又极容易被知识的光环掩盖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几乎成为一个悖论,困扰着很多人。疫情严峻,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行动,学校和教师更是马不停蹄。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我们之所以这样紧锣密鼓地部署,基本是建立在“课”与“学”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有课才有学,正因为我们形成了这种逻辑,所以才提出“停课不停学”。为什么“学会学习”只能被挂在嘴边呢?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普遍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二是我们习惯认为知识是教会的。知识本身确实是客观的,这是指知识的本体属性,或是说知识作为知识的意义。但是,知识一旦与学习者相遇,便具有了个人属性,或是说人格属性——它不仅是某个学科的知识,也是某个人的知识,因为学习者赋予了它某种人格意义。如果学习者不能赋予其意义,它便不能进入到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中,像个匆匆的过客,很快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定的知识并不存在,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都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个性化的知识。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个抽象的概念。对于熊孩子来说它意味着自己有一罐蜂蜜,再得到一罐蜂蜜,就是两罐蜂蜜;对于猪孩子来说,它意味着上午吃了一顿,下午再吃一顿,那就是吃了两顿。这是它们分别赋予的知识的意义。因为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被动摇(并不是知识本身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直接导致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发生改变——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为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却不能把自己赋予知识的意义传递给学生,即便传递也毫无价值。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解码新知识,并对它重新编码用新知识改造自己的原有知识——这是谁都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把食物嚼碎了喂到孩子口中,但无法替他消化吸收。学习到核心不是吞咽食物而是消化吸收,并把它们转化为营养和能量。知识是目标还是载体和工具,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得到重视。正如卡尔,罗歇在《学习的自由》这本书里所言:没有任何知识是确定的,只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其带来可靠的安全感的人,才算是受过教育的人。说到安全感,这又是学习的双刃剑效应。学习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但同样能给人带来被侵犯、被冒犯之感。这一点在教师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有些教师之所以拒绝新理念、新方法,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新理念的局限性或是对传统真的情有独钟,只是因为自己面临被否定的危险而做出的自保的反应。新知识经常不仅融合旧知识而且取代旧知识,这会让我们惶恐不安,干脆关上大门,把新知识拒之门外。托塔天王晁盖等众人投奔水泊梁山,寨主白衣秀才王伦却不肯收留,就是因为担心晁盖取代自己的寨主之位。新旧理念的冲突与此类似。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真正困扰自己的不是学科而是学习,但他们并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赞 (0) 相关推荐 321傅新蕾:学习者能动性”的终身学习意义 关键词:学习者能动性:终身学习:意义(过程:目标:策略:效果) 摘 要:"学习者能动性"具有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从中小学经历来看,基于统一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讲授和练习,重在帮助 ... 什么是建构主义?(之一) 建构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理论,对于理解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但是要准确把握它却不容易.在这里依托<现代学习和教学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一些梳理,感觉把建构主义的基本含 ... 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一) 理解,是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流行且重要的关键词.这个词的代表的是"为了理解的设计(课程.教学)""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为了理解而教"等 ... 你还敢以教师自居吗?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现在,"学习时代"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理解是相对于教学的,已经不是教书的时代,我们这些教了几十年书,深深迷恋三尺讲台,醉心于滔滔不绝高高在上的那种布道者 ...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用好“情绪记忆”,孩子学习能事半功倍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今天带着孩子出去玩回来之后,我脑袋里面还在想着之前我们之间的对话: '妈妈,我知道,一直往那边那个方向走然后转个弯就就对了.' '真的是这样走的耶, ... 押题!秒杀!模型!数学学习的三把双刃剑 本文收录于:公众号底部菜单 也不知写点什么(大家可以加我给点建议),今天又来给大家侃侃,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虽然这个公众号只有我一个作者) 今天要说的这三个"东西&q ... S50学习资料讲解 S50学习资料讲解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秘法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整理明朝山水画100幅供大家学习收藏 整理明朝山水画100幅供大家学习收藏 初中数学19类最值问题全覆盖,收藏学习! 春熙初中数学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本号致力于初中数学学习的钻研和探索.全面覆盖初中数学典型题集.解题模型.动点最值.思路方法.超级易错.几何辅助线.压轴破解等方面,欢迎关注! 1 ... 一则公报案例学习笔记:对修改股东出资期限应否适用资本多数决规则的思考|审判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第3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刊登了鸿大(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姚锦城公司决议纠纷上诉案,裁判要旨为:"公司股东滥用控股地位,以多数决方式通过修改出资 ... “经方就是好”、“高手在民间”,是中医学习之道 导读:提到中医的最大优势及特点,很多朋友首先想的是辨证论治,并把其奉为中医的瑰宝.然而事实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人倍加推崇的辨证论治,并不是真正的辨证论治,而是一种畸形的中医发展模式,因为目前的辨证论治, ... 孩子学习不积极没动力, 家长要时刻注意, 可能是缺乏“内驱力”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兴趣状态下,非常愿意学习,不用家长催促,孩子就有足够的内驱力,并且孩子也不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想要让孩子不再被家长催促着学习,要帮助孩子找到内驱力. 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