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教师的多面人生
多面教师的多面人生
作者:李广生
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表现出双面性或多面性,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赋予了人多重身份、人在社会上要扮演多种角色、经历各种各样的情境。人的两面性或多面性既不是心理障碍也不是心理疾病,因此不要大惊小怪,也毋庸讳言。但要注意一点,它能够且极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是备受双面性和多面性困扰的群体。我们在描述教师的时候,总是习惯用“既……又……”这种句式,比如:教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习惯,既要立足眼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等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群体,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教师注定会成为双面人或多面人。
你会发现,在教室里和办公室里教师判若两人,在校长面前和家长面前教师判若两人,在“好学生”面前和“坏学生”面前教师判若两人,在课上和课下教师判若两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教师,或是到底哪一个才是教师真实的自己,甚至连教师自己都说不清。
我曾问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他的回答是,也喜欢也不喜欢;喜欢课间和他们一起游戏的老师,不喜欢课堂向他们发脾气的老师。在孩子眼中,同一个教师已经割裂成两个,一个是他们喜欢的,一个则是他们讨厌的。在教师自己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他们表现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有时候他们又表现出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几乎每个教师都有另一个身份——家长,来到学校他们是教师,回到家中他们是家长,面对别人的孩子他们是教师,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家长,召集家长会时他们以教师的身份面对家长,参加家长会时他们以家长的身份面对教师。这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他们会抱怨家长不负责任,作为家长他们会指责教师不负责任。他们反感教师给孩子布置大量重复性作业,但自己也会给学生布置大量重复性作业。他们心疼自己的孩子写作业写到半夜,但他们告诉自己的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苦读时”。他们担心成绩排名会给自己孩子造成伤害,但会用排名的方式激励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他们告诉学生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但告诉孩子长大后千万不要当教师……
这样一种双面或多面的人生给教师带来很多困惑,渐渐地,他们迷茫了,不仅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也迷失教育的方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成人还是成才,是成功还是成长,是成绩还不能用成绩衡量的素养?虽然他们会很快给出一个答案,但心里还会藏着另一个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自己真正信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了掩饰内心的迷茫,他们会像人们描述教师那样用“既……又……”这样的含糊不清句式表达: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既要成功又要成长,既要成绩又要素养。
比迷茫更可怕的是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他们习惯了在多面人生中转换角色,如行云流水一般毫不费力,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和不适,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谆谆教诲,告诉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要闷在家里,要和大自然有更多地接触。下课铃响了,他开始布置作业,并叮嘱学生,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写作业,不要四处乱跑。我和他探讨这个问题——到底是走出家门亲近自然还是呆在家里完成作业。他很奇怪我提出的问题,说这并不矛盾啊,教材这么写的他就要这么教,现实情况就这样所以他只能这样要求。教学是教学,生活是生活,不能混为一谈,他这样回答我。在我看来,他习惯了,习惯了把教育与人生割裂,并视为理应如此,同时他也把自己割裂了,也认为非常正常。这不仅可悲而且可怕。
具有多重身份、承担多重使命、肩负多重责任,亦师亦友,集严父与慈母于一身,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教育人生无法逃脱、不能逃避的宿命。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这样一种多面人生。因此,教师需要树立更加坚定的信念,也要更加执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面孔可以多变,有时候严厉,有时候和蔼,有时候表现出智者的深邃,有时候表现出仁者的宽厚,但是,心不能多变,信念不能摇摆,价值观不能含糊。教师必须是多面手,但教师也必须守住一颗心。在推广“生命课堂”时我曾鼓励教师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并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教学主张,执着的坚守、坚定的实践自己的教学主张,惟有如此教育人生才是值得热爱并为之倾心付出的人生。
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他们是一群用生命工作的人,而且肩负着培育人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所以他们的性格是否稳定、人格是否健全、态度是否积极、心理是否阳光,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展。病态的教师极有可能教出病态的学生,或是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往往是隐性的,不易觉察,但又往往是深刻的,也许会造成伴随终生的阴影。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正常人,这是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取得的共识。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教育本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新理念让教师无所适从,他们只能频繁的变化面孔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改革。学校的责任被无限放大,而所有的责任又都转嫁到教师身上,人们要求他们上的了讲堂、下的了课堂、写的了论文、出的了专著、能与专家对话、敢与家长谈判,导致他们在一个个身份间马不停蹄的转换。教师的管理与评价日益复杂化、功利化,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荣誉称号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均各自建立一套繁复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不得不变换多种姿态加以应付。既要看常态课,又要看公开课,教师不得不以一种姿态对待常态课,以另一种姿态对待公开课。既倡导教师淡泊名利做好老师,又激励教师成名成家做名师,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一方面告诉自己不要追逐名利,一方面鼓励自己追逐名利。教育让教师成为“多面手”也变成“多面人”,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报警的原因不仅仅是巨大的工作压力,还有变换莫测的不确定性和赤裸裸的功利性。
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方向,立德树人的目标丝毫不能动摇,教师则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恪守育人的使命。所以,不要用繁琐的评价和机械的管理折腾教师,更不要用功名利禄诱惑教师,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安心教书、潜心育人。教师是“多面手”,但不要把他们变成“多面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