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恐惧的课堂

免于恐惧的课堂

作者:李广生

我国最古老的关于的教育的典籍《学记》中便有关于“严师”的论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但很多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把“严师”解释为“严厉的老师”,实际上这里的“严师”指的是“尊敬老师”,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所以才有后面的推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师”情结似乎来自于对“严师出高徒”的笃信。曾几何时,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希望遇上一位严厉的老师,但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现在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教师(假使能够选择的话),“严师”肯定不是首选,甚至还会刻意避开。“严师出高徒”难道过时了吗?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我们需要对“严”重新界定。“棍棒出孝子”和“严师出高徒”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家庭教育,后者是学校教育,如果把“严师”与“棍棒”等同的话,“严师”确实不值得提倡,不管能不能“出高徒”。家长对“严师”的逃避,并不是不希望孩子被严格要求,而是希望孩子免于恐惧。

有些人直到离开校园很久之后,教育带给他的恐惧依然盘旋在心头,如驱之不散的阴影,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有些人会痛恨学校和教师,因为幼年的那份恐惧让他们备受煎熬。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认为,“严师”之“严”必须要通过使学生产生怕的心理,即“恐惧”,才能得以落实。长期以来,制造恐惧已经成为一些教师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手段,更有甚者将其视为法宝。“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时至今日还有人把这当成宝贵的经验传授给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也还有教师将教学或管理的失败归结于孩子不怕自己。在教育内部还有一股呼吁惩戒的声音,但其中一部分人看好的并非是惩戒的教育价值,而是惩戒所能带来的恐惧的妙处。

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表现会让教师产生成就感,一旦孩子们安静下来,教师就会担心,以为自己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通过语言和神态把自己的不安传递给孩子,一般情况下这不安之中还包含着分量不轻的迁怒和指责。孩子因此也变得不安,一方面他们害怕迁怒和指责落到自己的头上,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被教师认可或遭到同伴嘲笑。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不允许自己安静,要求自己立即做出积极踊跃的表现,或是与环境一致的表现,比如沉默。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习惯,缺乏深入思考,喜欢随声附和。小学课堂上最常见的两种现象,一是集体的喧嚣,二是集体的沉默,其背后都有恐惧的影子。

我们常用“不能……”这种语言方式对孩子的言行和看不见的心理活动进行约束,由内到外的,孩子们被无数“不能”包围着,就像走在遍布高压线的房间里,恐惧悄然滋生。可以或应当被允许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角色而且不被干涉,孩子们是不明确知道的,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一切言行包括心理,都可能被干涉,都可能受到盘问、质疑和责难。这便加剧了他们的恐惧。假思考、假学习、假合作、假讨论、假积极等现象在课堂上出现,往往是恐惧导致的结果。因为担心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因为担心在众人面前受到责难,因为担心成绩落后而受到羞辱,孩子们会制造一些假象,用以蒙蔽别人,同时也蒙蔽自己。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在假象中生活的久了,不仅习惯了假象,还把假象误以为就是真实的自己。在小学,课堂是热热闹闹的,到了中学,似乎是一夜之间,课堂一片死寂,而一旦有人观摩课堂,又顿时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孩子,孩子自己心里也困惑,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权利和义务不确知,往往被责任所替代,因而成为不可推卸的压力。喜欢或不喜欢某一教学内容是孩子的自由,即便是不喜欢学习,也不可以成为遭到指责的理由,但事实上我们会把他们纳入到“问题生”的行列,而对他们采取措施进行“转化”。“转化”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教师口中,仔细想一想,这个词不是有些残酷吗,不是令人心生恐惧吗?孩子一旦知道自己是被转化的对象,心里会作何感受?他们理所应当得到帮助,获得帮助是他们的权利,因此变成压力,于是他们只有一个选择,成为别人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当他们确信自己成为不了那种人时则会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和责任,放下一切敬畏,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人。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是被惯出来的,而有些则是被管出来的。

有温度的课堂是免于让孩子受到恐惧侵扰的课堂。孩子们不会担心失败和错误,或是说失败和错误是孩子的权利,他们不用担心因此受到歧视和攻击;他们有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自由,虽然学习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但它们有权利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式履行义务,如果他们不愿意,可以不必因此而向别人解释,可以拒绝盘问,并且不应当被视为异类。课堂上,一位教师追问孩子:为什么别人都明白了,而不却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明白,到底哪不明白?一连串的追问让孩子惊恐不已,这已经不再是追问,而是质问。被逼无奈,孩子只好承认自己没有注意听讲。而据我观察,孩子一直在注意听讲。课下教师向我解释,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孩子。我不否认他的善意,但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感受,他可能没有思考。

用对前途命运的焦虑激励孩子学习,用不确定的“后果”对孩子进行管理,都是在制造恐惧,利用恐惧侵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哪些是孩子的权利,他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不用担心权利被剥夺;哪些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在履行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之后,有拒绝做其他任何事的自由;哪些是孩子自由,在不违反规则和妨碍他人的基础上,自由没有被侵犯的危险。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

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公民,今天的课堂就是明天的社会,有温度的课堂,免于恐惧的课堂,承担着造就公民和社会的责任。不是我危言耸听:今天我们在课堂是如何剥夺孩子的权利的,明天他们就会在社会上如何蔑视别人的权利,今天我们把恐惧留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明天他们就会用更大的恐惧回报社会。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