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真实李向阳:立军令状一年灭105个日伪军!皮定均加菜欢送

文/东东骑士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用手中一切武器同敌人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敌后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古语“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今天讲述的主人公正是一名少年英雄。
七七事变后,华北、华中、华南大块土地沦陷。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像钢刀一样直插敌人的心脏。敌后武工队(抗日游击队)同敌人进行游击战、运动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开展抗日武装活动如同人在狼窝、刀头舔血,这些敌后武工队队员个个都是有勇有谋的英雄。
抗日英雄郭兴
成为抗日英雄的郭兴,参军时年仅16岁,身高还没超过一支步枪。部队路过他家乡时,他找到队伍,说要上战场打鬼子,保家卫国。指导员见这个小伙子长得瘦小,怕他吃不消,拒绝了他参军的要求,安慰他说,“明年长高些了再来”。可是郭兴很倔,一定要跟着队伍打鬼子,“你们不要我,我也要跟着部队走”。这一跟,就整整跟了两个晚上,衣服裤子全部都破了,指导员只好将他送到我党领导的平水县抗日政府。
县长发现他识字,将他留了下来,让他在县里作登记员,同时还要帮助大家学习文化知识。郭兴逐渐成长为公安队队长,后来皮定均率部路过当地,正好遇见郭兴带公安队训练,皮定均跟他说:小鬼,跟着我到河南去,到哪儿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于是郭兴便跟着皮定均的队伍,到了河南涉县。
开国中将皮定均
战斗英雄郭兴
皮定均此时正奉命组建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到了当地,皮定均说:“这儿需要成立一支敌后武工队,你任队长。但是队员要你自己去找,没有枪,你自己想办法去缴获。”郭兴二话没说答应,但皮定均转念一想,担心这个任务对这样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来说,实在太过艰巨,于是从部队抽调了3人给郭兴,配备了1支汉阳造和1支短枪,共计5发子弹。郭兴后来回忆:那支步枪如果上起刺刀,比我还高,我只好把步枪的枪托锯短了,变成了半截步枪来用。
当然,皮司令选郭兴来当敌后武工队队长,不是那么好当的。他要求郭兴半年之内拉起一支百余人的连队,一年内击毙敌人105人(其中包括日军5人),交回100支步枪、2挺机关枪。郭兴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军中无戏言,郭兴的军令状就算立下了。到了夜晚,皮司令亲自开欢送会,还特意加了三个好菜:炒白菜、炒白萝卜、臭豆腐,给郭兴送行。
《平原游击队》的主角李向阳的原型之一,即抗日英雄郭兴
下山的路上,一名曾经当过班长的队员向郭兴介绍日军的炮楼、碉堡、洋路(铁路)等情况。那名班长将郭兴带到村里,可是直到6月底,郭兴还没有消灭一个日伪军。终于有一天,郭兴在铁路两旁伏击,终于等到了一群30多人的伪军。他突然跳到伪军面前,杀气腾腾地比出“八”的手势,表明了他的八路军身份。这群伪军深知八路军的厉害,生怕有埋伏,不敢轻举妄动。郭兴见状,跟这群伪军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厉声道:“你们不放下武器投降,你们全部都要完蛋,你们的家人也要叫你们汉奸,卖国贼!”在郭兴软硬兼施下,这群伪军全部投降,郭兴不费一枪一弹,获得第一次胜利,战利品丰厚。
传奇还在后面。转眼到了8月份,但郭兴还没击毙日军,因为日军大多时候躲在城里,不轻易出城,即便出城至少也是一个连的规模,郭兴没法动手。他算着日子,眼看军令状不能如期完成,这样等下去不是个办法。思来想去,他决定主动出击:敌人不来,我就去找他!怎么找?化装。
《平原游击队》剧照
说干就干,郭兴立即带几名队员去敌工部学习日语。郭兴语言天赋较好,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学会了常用日语,尤其和军事有关的语言。待时机成熟后,敌工部把郭兴化装成日军的排长,嘴上贴仁丹胡子,跨上了洋刀。因为郭兴人个子较矮,外形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日军。
缜密研究计划后,郭兴骑着马直奔永年县西城门,守城的日军见到“军官”来了,赶紧立正敬礼。这个日军敬礼的手还没有放下来,郭兴便立即开枪,打死了这名日军和另外2个伪军,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此时,城里听到枪声早就乱做一团,日伪军和百姓都在跑。郭兴朝着穿日军衣服的一通开枪,而敌人并没有注意到这名“日军军官”。郭兴趁机向城外撤退,出城门的时候,守城的日军还问他城里发生什么,郭兴不予理会,一头冲出城,当敌人发现他后出来追,哪还能追上!
战功赫赫的老英雄郭兴
据八路军情报,郭兴这次单刀入城,打死了3名敌人,打伤了9名敌人。晋察冀军区特意嘉奖武工队,皮定均说他们打得好。后来武工队立功越来越多,郭兴所在的武工队被晋察冀军区授予“郭兴模范武工队”称号,他本人被授予“杀敌英雄”称号。
(0)

相关推荐